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25256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厦门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 2B 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2、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第卷 (本卷共计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H )=11013 molL1 ,该溶液可能是二氧化硫水溶液 氯化铵水溶液 硝酸钠水溶液 氢氧化钠水溶液A B C D2可以证明可逆反应 N2 + 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一个 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断裂v(NH 3)=0.4 molL-1min-1 v(H2)=

3、0.6molL-1min-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NH 3、N 2、H 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质量保持不变;A B C D3. 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右,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 2+11O2=4B2O3 +2V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 a 为电池正极 - 2 -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为阴离子透过性膜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极 a 附近区域 pH 减小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 2 +22OH-22e- = V2O5 + 2B2O3 + 11H2O4常温时,发生反应:AsO 33-(aq)+I2

4、(aq)+2OH-(aq) AsO43-(aq)+2I-(aq)+H2O(l) H。溶液中 c(AsO43-)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 v 逆 小于 t2时 v 逆B.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2v 生成 (I-)=v 生成 (AsO33-)C. 升高温度,c(AsO 33-) 浓度增大,则H0D. 增大 c(O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其电池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5、:Zn-2e -+2OH-= Zn(OH)2B. 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附近溶液碱性增强C. 充电时每转移 3mol 电子,阴极有 1.5molZn 生成D.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 42- + 3e- + 4H2O = Fe(OH)3 + 5OH-6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反应:C(s)1/2O 2(g)CO(g) H 1反应:C(s)H 2O(g)CO(g)H 2(g) H 2反应:CO(g)2H 2(g)CH 3OH(g) H 390.1 kJmol 1反应:2CH 3OH(g)CH 3OCH3(g)H 2O(g) H 4,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反应:3CH 3OH(

6、g)CH 3CH=CH2(g)3H 2O(g) H 531.0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使用催化剂,H 3减小B. 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3 -C. H 1H 2 T2D.CO(g)+CH3OH(g) CH4(g) +CO2(g) H= +157 kJ/mol8用电解法可制取有广泛用途的 Na2FeO4:Fe+2H 2O+ 2NaOH Na2FeO4+3H2,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 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是电源的正极B.电解一段时间后,c

7、(OH -)降低的区域在阴极室C. 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 Fe+8OH-6e-=FeO42-+4H2OD. 如图 2,N 点 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9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 X、Y、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 2、c 3(均不为零) ,达到平衡时,X、Y、Z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 、0.3 molL1 、0.08 mol L 1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1c 213B. 平衡时 Y 和 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23C. X、Y 的转化率之比为 1:3- 4 -D. c1的取值范围为 0.04

8、 molL1 c 10.14 molL 110常温下 2 mL 1 molL-1 NaHCO3溶液,pH 约为 8,向其中滴加几滴饱和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aHCO3溶液中,HCO 3-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B. NaHCO3溶液中,c(Na +) c(HCO3-) c(OH-) c(H+)C. 最终所得的混合溶液中,c(Na +) + c(H+) = c(HCO3-) + 2c(CO32-)+ c(OH-)D. 滴加饱和 CaCl2溶液促进了 HCO3-的电离1125时,有下列四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mol/L 的氨水pH=11

9、的氨水 0.1mol/L 的盐酸 pH=3 的盐酸A稀释到原来的 100 倍后,pH 与相同B等体积混合、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都成酸性C中分别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 的值变小)(423NHcOD将 20mL 的溶液与 10mL 的溶液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 c(NH4+)c(Cl-) c(NH3H2O) c(OH-)c(H+)12某酸的酸式盐 NaHY 在水溶液中,HY 的电离度小于 HY 的水解程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H 2Y 在电离时为:H 2Y+H2O HY +H3O+B常温下,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c(Y2 ) c(HY )

10、c(OH ) c(H+)C常温下,酸式盐 NaHY 的水溶液呈酸性DHY 的 水 解 方 程 式 为 : HY + H2O H3O+Y2-13. 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型体:FeO 42- 、HFeO 4-、H 2FeO4、H 3FeO4+ 。 25 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 -A. 向 pH=5 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HFeO4 +OH FeO 42 +H2OB. 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 pH9C. 已知 H3FeO4+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 1=2.510-2,K 2=4.810-4,K 3=5.

11、010-8,当pH= 4 时,溶液中 c(HFeO4 )/ c(H2FeO4)= 1.2D. pH=2 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型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H 2FeO4) c(H3FeO4+) c(HFeO4 )14. HA 为一元弱酸。已知溶液中 HA、A -的物质的量分数 随溶液 pH 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向 10 mL0.1mol/LHA 溶液中,滴加 0.1mol/LNaOH 溶液 x m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pH=9 时,c(A -)=c(HA) B. x=0 时,1”或“ c(HSO 3 ) c(SO 32-) c(H )= c(OH )c c(Na )+ c(H )= c(

12、SO 32-)+ c(HSO 3 )+ c(OH )(3)SO 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可制取硫酸,其中 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n(SO3 ):n(HSO3)99:1 1:1 1:99pH 8.2 7.2 6.2- 9 -2SO2(g)+O 2(g) 2SO3(g) 若在 T1、0.1MPa 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 SO2和 O2(其中 n(SO 2):n(O 2)=2:1) ,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间如图二所示图中 A 点时,SO 2的转化率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 T2时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 点的正反应速率 vc(正)与 A 点的逆反应速率 vA (逆)的

13、大小关系为 vc(正) v A (逆) (填“” 、“”或“=” )图中 B 点的压强平衡常数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9.(11 分) I.(1) “大象的牙膏”是著名化学实验之一,其实验方法是将浓缩的过氧化氢溶液与肥皂液混合,再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即可观察到泡沫状物质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已知:2H 2O2(l)=2H2O(l)+O2(g) H=196kJ/mol,活化能 Ea=76kJ/mol,若用 I 催化时活化能 Ea=57kJ/mol。在 H2O2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发生 I 与 IO 之间的转化,请依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甲:_;反应乙:_。反应甲为吸热反应,且甲的反应速率小于乙的反应速率,在下图中画出在 H2O2溶液中加入 KI 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II. (2)Fe2+与 Ag+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室温时,初始浓度为 0.1 mol/LFe(NO3)2溶液中 c(Fe3+)随 c(Ag+)的变化如图一所示:- 10 -图一 图二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Fe(NO3)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 据 A 点数据,计算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用图二的装置,证明上述反应的可逆性。闭合电键 K,立即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石墨为电池的_极,通过列式计算说明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