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4560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同步测试 (新版)沪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6.1 力 一、单选题1.国庆 60 周年阅兵式上,海军陆战方队通过天安门城楼,其中有水陆两栖坦克使水陆两栖坦克前进的三种方式中,涉及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重要知识的是( ) A. 只有履带的划水前进 B. 只有螺旋浆推进 C. 只有推进器喷水前进 D.三种方式都涉及2.下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是( )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人对跳板的压力C. 手对弓的拉力 D.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3.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 ) 2A.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C. 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D.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

2、前运动4.宇宙飞船在月球表面上空要沿如图所示的直线匀速飞行,则在飞行过程中宇宙飞船上的火箭应向哪个方向喷气( )A. 竖直向下喷气 B. 沿直线向后喷气C. 与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上喷气 D. 与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下喷气5.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给单摆小球施加一个力,小球将做圆周运动,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 当小球离开手指后,手指对小球施加的力继续对小球做功D. 小球在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6.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

3、而石头没有受力 B. 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C. 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D. 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7.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力的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A. B. C. D. 8.清明节会船是我市民间传统习俗王刚参加了在溱湖湿地公园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浆 B. 龙舟 C

4、. 王刚的手臂 D. 湖水二、填空题9.我国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你看到那些物理现象,运用了那些物理知识,请列举一二 物理现象:_;物理知识:_10.踢球时,脚对球施加有力的作用,同时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个事例说明_。 11.如图所示是游客在公园里划船时的照片,游客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和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 。假如你是游客,在划船过程中发生船顺时针旋转,那你应该在船的_ (填“左”、“右”)侧向外侧划水。12.(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受到_ 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_ 三、解答题413.利

5、用空的塑料饮料瓶(如矿泉水瓶、不添加其它器材辅助)能做哪些物理实验?(至少写 3 个)要求简明操作步骤、所根据的物理原理序号 简明操作步骤 物理原理123四、实验探究题14.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 F1去推动钢尺上 a 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 F1去推动钢尺上的 b 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 F1去推动钢尺上的 a 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 F2 , 去推动钢尺上 a 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_。 (

6、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4)由_和_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 A. 控制变量法 B. 物理模型法C. 转换法五、综合题515.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工作过程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的同时,瓶飞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

7、利用我们所学过的_ 知识来解释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_能转化来的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_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 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瓶塞塞入深度 浅 深 更深高度/m 2 5 12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实验小

8、组经过讨论思考发现,瓶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加深,其实是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_力,从而增大了瓶塞与瓶口的摩擦力,使瓶塞不易压出,实现了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请你帮助实验小组再想一个增大摩擦力的方法_ 61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

9、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 ,方向_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应用的实例_ (举一例) 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坦克用履带划水前进、用螺旋桨推进、用推进器喷水前进,三种形式都是给水一个

10、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坦克一个向前的推力,使坦克前进故选 D【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据此分析判断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手对弹簧的拉力,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 A 错误;B、人对跳板的压力,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 B 错误;C、手对弓的拉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 C 错误;D、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故选:D【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掷出去的粉笔头之所以落回地面,是因为

11、粉笔头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粉笔头落回地面,故 A 不符合题意;B、重物的压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B 不合题意C、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火车对铁轨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了火车受到的铁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车速,故 C 不合题意D、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也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人向前运动,它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分析】(1)掷出去的粉笔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会落回地面;(2)海绵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这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3)磁悬浮列车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12、,减小了铁轨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车速;(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人反而向前运动84.【答案】A 【解析】【解答】探测器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已知受到的月球的万有引力竖直向下,则受到的气体的反冲力竖直向上,因此,探测器竖直向下喷气,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探测器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时,受到月球竖直向下的万有引力及沿气体喷气方向相反的反冲力,在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下运动,再由探测器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反冲力的方向,进而判断喷气方向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小球原来是静止的,给单

13、摆小球施加一个力,小球将做圆周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所以A 正确;B、小球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小球一定是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 B 正确;C、当小球离开手指后,由于惯性小球继续运动,此时手指对小球施加的力对小球不做功,所以 C 错误;D、因为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在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所以 D 正确故选 C【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非平衡力作用(3)小球离开手指后,小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此时手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不符合

14、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4)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在转动的过程中只受到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6.【答案】C 【解析】【解答】解: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不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而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它们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故选 C【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7.【答案】C 【解析】【解答】解:(1)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本书,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力的作用,因此错误,正确9(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

15、是受力物体,因此正确,错误(3)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所以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错误,正确故选 C【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8.【答案】D 【解析】【解答】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王刚等队员的手臂对船桨施加了力,船桨对水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对船桨有作用力,正是由于水对船桨的力才使龙舟前行;所以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受力物体是龙舟;故 A、B、C 错误,D 正确; 应选 D【分析】力是物

16、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逐个分析此题中所涉及到的物体各自的受力情况,然后找到对龙舟施力的物体;就可找到答案二、填空题9.【答案】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物理现象: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现象:火箭由静止变为运动;物理知识:火箭发射时迅速飞离地面飞向天空,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上升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物理现象: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物理知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此题属于开放型题目,答案不唯一,火箭升空现象中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识,有力的作用相互性、能的转化

17、等问题,有能源利用问题,结合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答10.【答案】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解答】人踢足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脚,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1011.【答案】水;相互的;右 【解析】【解答】: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人和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船顺时针旋转,应该在船的右侧向后划水。【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18、12.【答案】重;地球;石块 【解析】【解答】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在不计空气阻力作用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石块受到了重力作用,故受力物体是石块故答案为:重、地球、石块【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三、解答题13.【答案】解:序号 简明操作步骤 物理原理1 将空的塑料饮料瓶扔出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 将空的塑料饮料瓶扔出 物体有惯性3 将空的塑料饮料瓶捏瘪 力可以使物体形变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析】【分析】利用空的饮料瓶来设计实验,从器材的角度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与力学有关的实验,如力的作用效果、浮力的研究、液体压强的研究、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验等,一些声学、光学、甚至电学的实验也可以通过饮料瓶来进行,只要把握住知识要点,大胆设计即可四、实验探究题14.【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