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接地方法,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及人员能安全使用电力资源,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使用人员发生电击危险及无源或有源器件损坏。接地是常用的一种保护措施。 对仪器设备、用电工具而言,如果将其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这时金属外壳就接近零电位。即使在故障情下,如发生设备因绝缘破坏造成碰壳短路,由于金属外壳已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则金属外壳与大地的电位差变低,若人接触,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也小,提高了间接触 电的安全性。,设备接地方法,对低压配电系统而言,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从电气 安全角度来看,所以通电设备的接地都必须牢固。当接地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压可使所有用电在设备及时的切断动作电源,从而起到人员、设备安
2、全保证。由于仪器设备及用电工具的金属外壳可以直接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这2种接地组合即称为配电系统接地保护方式。 一、接地方式的基本组成 接地方式的组成部分可分为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两部分。,设备接地方法,1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 (1)接地体:与大地紧密接触并与大地形成电气连接的一个或一组导体。 (2)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正常时不带电,故障时可能带电,通常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3)主接地端子:各种接地(如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端子和等电位连接线的端子的组合。如成排排列,则称为主接地端子排。,设备接地方法,(4)保护线:将上述外露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板、接地体以及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任何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对于连接多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导体称为保护干线。 (5)接地线:将主接地端子板或将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到接地体的保护线。对于连接多个接地端子板的接地线称为接地干线。 (6)等电位连接:指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的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设备接地方法,2配电系统的接地部分 (1)相线(L)。输送电能的导体,正常情况 下不接地。 (2)中性线(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并能起输送电能作用的导体。 (3)保护中性线(PEN)。兼有保护线和中性线作用的导体。 (4)电源接地点。将电源可以接地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点)进行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