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镀镍技术条件1. 镀镍层厚度:0.050mm±0.005,材料:化学镀镍区域材料为低合金钢。2. 工艺流程:(1)应力消除(如有必要)(2)除油(3) 掩蔽(见图纸要求)(4) 吹砂处理 (建议做,对最终的镀层质量影响较大)(6) 电解净化(如有必要)(7)表面活化 (8)镀镍(供应商应该提供镀镍工艺,以及槽液成分,并获得批准)(9)除氢:要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并将氢排空,应在喷镀后四小时内按照下列条件进行:钢: 180-200°C,2 小时,空冷(10)热处理 (如有必要)若在喷镀后四小时内实施了热处理,则不要求进行脱氢10.1 时效处理(硬度最大化)钢: 390-410
2、°C,4 小时,空冷10.2 扩散(与基材冶金结合)钢: 温度高于 550°C,保温时间大于 2 小时,真空处理,空气冷却如果为调质钢,扩散温度应至少为 30°C,低于钢的回火温度。备注:如果厂家化学镀镍后的镀层性能满足性能测试实验(见 3 条) ,化学镀镍的工序和槽液允许按厂家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红色字体部分不强制做。3.首件质检 (FPQ)3.1 目视检查在 100%的镀层表面上进行。喷镀表面应光滑、连续、均匀,无结疤、砂眼、剥落部位和任何其它不利于其使用的缺陷。斑点类的缺陷在最差部位被镀面积 5 个/dm2 内,可以接受。允许使用食道镜检查内腔。预先存在的基
3、材不规则造成的镀镍缺陷不能成为镀镍不合格的缘由。3.2 气孔检验对于目视检查出的缺陷影响部位,使用下列方法进行气孔检验:钢 铁锈法(ASTM B 733 § 9.6.1)铝合金 茜素(ASTM B 733 § 9.6.4)不允许存在贯穿镀层的气孔。3.3 表面光洁度镀层表面光洁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3.4 厚度镀层厚度应符合工件图纸的要求。供应商应对工件及试样的厚度进行测量和确认,并将方法提交给公司待批准。如果使用磁法涡流,则应在脱氢前测量。由于该方法会受到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因此还有必要预先设定试样上的测量装置,试样上的镀层厚度使用破坏性方法确定(即按照要求进行显微检查
4、) 。3.5 附着力测试镀层附着力须通过弯曲试验(ASTM B 571)确定;将钢瓶(钢瓶直径为样本厚度的4倍)上的镀镍样本弯曲180度后,镀层不得出现脱皮,也不得出现脱落。镀层允许出现与弯曲轴平行的裂缝。3.6 化学分析允许使用以下技术,对镀层进行化学分析,并提交化学分析报告:- 能量色散谱法(EDS)或波长色散谱法(WDS) (用于显微样本,至少读取3次,光栅覆盖80%镀层厚度) ;- X射线荧光光谱法。如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则须提交公司批准。3.7 显微检查经过最终热处理(如有要求)之后,显微试样须取自对于镀层质量较为重要的工件位置和样品。镀层厚度须符合工件图或规范。如采用了喷砂处理,则界
5、面污染程度须小于10%。如采用了时效热处理,则微观硬度须大于850HV0.5。如采用了扩散热处理,则扩散区域在镀层与基材接触面处须可见。3.8 腐蚀测试仅在抗腐蚀镀层经最终热处理后按规范ASTM B 117进行该测试。在盐雾中的暴露时间超过100小时后,基材上的镀层样本不得有损坏。3.9 氧化测试仅在抗氧化镀层经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该测试。在温度为700度的空气炉中放置700小时后,镀层不得有脱落。4. 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根据工件型号确定生产批次的产量大小;除非另有规定,一个生产批次即是指在同一洗液中镀层的全部工件。要进行的检查如下:- 目视检查 (4.1.1) ;- 气孔率试验 (4.1.2) ;- 粗糙度测量 (4.1.3) ;- 厚度测量 (4.1.4) ;- 弯曲试验 (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