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翠色 古代青瓷器瓷器的烧造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 瓷器与陶器性质大不相同 是以瓷土 高岭土 和石英 长石等为原料 塑造或模制成型 施釉后 在1200 以上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其胎质细密 叩之声音清彻 不吸水或很少吸水 陶器与瓷器有什么区别 1 原料不同 陶 粘土瓷 瓷土 2 烧制温度不同 陶 1000度以下瓷 1200度以上 3 质地不同 陶 质地疏松瓷 质地细腻 4 用釉不同 陶 无釉或低温釉瓷 高温琉璃釉 早在商代 已经创制出了原始青瓷 到东汉时期 在浙江地区 烧制成功真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施于瓷器上的青釉 是含有铁质的矽酸盐 在窑内烧制时 经过还原火使器物表层呈现光亮的不同程度的青色 所以称为青瓷 宋代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名窑遍及南北各地 各有自己独特的成就 其中最重要的是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和定窑 多是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 元明清时期 制瓷业的中心转入江西景德镇 作为官府瓷器作坊 成功地创制出卵白釉 青白釉和釉里红 蓝釉等各种色釉瓷器 以及青花 斗彩 五彩 粉彩等彩绘瓷 青花是以氧化钴为原料在坯胎上绘成图像 施加透明釉后 在约1300 高温下以还原焰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在洁白的胎质上绘出的青色图像 具有一种素洁 高贵而又绚烂的艺术效果 五彩 斗彩及珐琅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