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埋地管道的腐蚀干扰和排除方法埋地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在开阔地区不论电力等级的高低,埋地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都是塔杆的高度,但是在受限地区距离就会随着电力等级的变化而改变。当电力等级大于 3kV 时, 受限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是 1.5 米;电力等级在 6kV到 10kV 之间时,受限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是 2 米;当电力等级在35kV 到 66kV 之间时,在首先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是 4 米;当电力等级在 110kV 到 220kV 之间时,首先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是 5 米;当电力等级在 330kV 时,受限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是 6 米;当电力等级达到 500kV 时,受限地区的
2、最小水平是 7.5 米。埋地管道与直埋电缆最小间距:不同的埋地管道与直埋电缆之间的最小间距是不同的。热力管道与直埋电缆的平行距离是 2 米,交叉距离 0.5 米,特殊情况下距离可以减少到一半;油气管道与直埋电缆之间最小的平行间距是 1 米,交叉间距为 0.5米(有隔板隔离或者电缆表面有套管时,可以减少到 0.25 米) ;其他管道与直埋电缆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一般是 0.5 米,交叉距离为0.5 米(有隔板隔离或者电缆表面有套管时,可以减少到 0.25 米) 。需要安置在水下的管道与电缆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该小于 50 米,如果周围环境因素受限时应做到不小于 15 米。在受电气化机车杂散电流干扰区
3、域,第一步是确定直流电车系统变电站的分布,测量管道穿越、靠近铁轨处管、地电位。如果电位值比-0.55V CSE 正,可以怀疑有杂散电流干扰,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判断杂散电流的存在。也可以通过测量管道两侧电位的方式确定是否有电流从管道流过。即将参比电极位于管道左侧测一次电位,再把参比电极放在管道右侧测一次电位,如果测量出的数据差距比较大,就有可能是杂散电流从电位较为负的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电位较为正的一侧流出。在杂散电流流出的区域,安排排流或强制排流系统。直接排流系统:用电缆将管道与铁轨连接起来,使电流通过电缆而不是土壤返回到铁轨上去;如果电气机车有几个变电站供电,简单的排流系统有时会吸收电流,此时,应在排流线路中安装二极管,保证电流只向铁轨流动。安装排流系统时,要与机车系统业主以及附近其他埋地设施的业主协商一致。强制排流系统:如果简单的排流系统不能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在该区域安装恒电位仪阴保站,保证管道始终处于保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