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昌平一中高一语文必修第四模块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乘(chng)凉 扁(pin) 舟 紊(wn)乱 祈(q )祷B脉脉(m) 忏(chng)悔 辖(xi) 制 惩(ch ng)罚C榫(sn)头 忖 (cn)度 鞭挞(t) 参(c n)差D吮(yn)吸 蜿(w n)蜒 埋(mi)怨 踌躇(ch)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渺茫 杜撰 陨落 俯首帖耳B缔造 婉转 盘踞 没精打采C赋予 怪诞 戳穿 天庭饱满D慰藉 熏陶 桅竿 利益优关3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全是树
2、,而杨柳最多。B杨柳的弯弯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D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这是一篇现代抒情散文,作者是朱自清。B布封,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是自然史 。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茶馆 龙须沟等。D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向西越过桐庐县城,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西山
3、下,是一片桑麻地,隐而复现,。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相对着和一条长蛇似的官道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出没盘曲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盘曲出没A. B. C. D.2二、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每空 1 分,共 8 分)6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7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共 5 分)端 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
4、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8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 分)_ _ 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分)_ 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共 7 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
5、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忧愁的样子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当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斟酒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歌声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2 分)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 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6、17 题。 (共 10 分)一只贝贾平凹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吃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流着这色彩和线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漂亮的贝壳!但是,这只贝没有被
7、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他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
8、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他,但没有找到。413在文中找出两处直接描写一只贝丑陋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1) (2) 14作者极力描绘这只贝的不漂亮的目的是:(不超过 15 个字) (2 分)15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16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敬的贝?(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17作者借这只贝来赞美什么?(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六、语言表达(共 10 分)18仿写下面的语句。 (2 分)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花瓣飘落水上,她那温情的微笑轻轻地触动了我。答: 19按要求把
9、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话。 (4 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不少于 80 字。20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组委会招募志愿者,条件是:愿意为奥运会服务;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专长。请你以应征者的身份写一份自荐材料,不超过 100 字。 (4 分)5七、作文(50 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一位古人,看到庭院内越来越多的短墙,不禁伤感:“墙往往而是,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大家庭就这么散了。 ” 一位诗人,面对一座断壁说:“你的一生,接受了那么多单梯的凭靠;现在你快倒了,你想过那些靠着你的梯子吗?” 一个囚徒,望着监狱的高墙,泪流
10、满面:“这墙让我失去了自由,此地决不可再来。 ” 一名学子,望着清华大学的围墙感动不已:“尽管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这墙没有变,一百年来,它挡住了太多的喧嚣,将我们包裹其中,给我们一种可贵的安全。 ” 墙,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无不与一面墙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请围绕“墙”这一意象,展开合理联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鼓励有创意的思想;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700 字。 61C A 乘( chng)凉,祈(q) 祷;B 忏(ch n)悔,惩(chng) 罚;D 吮(shn) 吸, 埋(mn)怨。2D(应为桅杆,利益攸关)3C
11、A 高高低低都是树;B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D 苟非吾之所有。4A 写景散文。5B 中的“青峦”对应“ 这” ;点出“官道”的形状、地点;点明位置。6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裕的美人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7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8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分)9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
12、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 “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 分)10D 遗响:余音,指箫声。 (2 分)11A 名词作状语;其他为名词作动词。 (2 分)12略(3 分)13 (1)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 (2)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 (2 分)14突出他的内在美和内在价值。 (2 分)15外表丑陋,不招人喜欢,失去了做贝的荣誉。 (2 分)16默默忍受折磨,用血和肉磨制出闪亮的珍珠。 (2 分)17赞美看似平凡,却有着金子般心灵的人。 (2 分)18像巨石投进深潭,像警钟响在静夜,老师那低沉的话语深深地震撼了我。 (2 分)19略(4 分)20略(4 分)21略(5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