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巧记法我们教材当中涉及的公式内容很多,如果只是死背公式或是死记公式,那么记一记就混淆了,对于这些公式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是真正理解了公式的含义,你再看见公式你会觉得公式很容易,如果不理解公式的含义,就去看公式会觉得很难。对于凡是有公式,下面又有例题的内容,建议大家不要先看公式,一定要先看下面的例题。因为例题中有具体的数字,很容易就能明白,这样看完例题以后再来看这种定性的结论你会很容易理解,所以看这些内容有先后顺序问题。尽管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把定性的内容先列出来,后列示例题,但是学习中一定要先看例题再来看这种定性的内容。 发出商品有多种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
2、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这四种方法,如果都记公式确实不好理解和掌握,建议从理解的角度来记公式,等你真正理解以后公式都不用记了,做题会觉得很容易。 在发出商品的计价方法中一共有四种方法,最爱考的就第一种先进先出法和第三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不存在公式问题,有公式的就是第三个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实际上它所计算的一个结果就是算一个平均单价,这个平均单价不能用三次货物的单价相加除以三,我们所说的加权平均就要考虑每个单价中这个数量是作为权重的,在做加权平均的时候可以这样来掌握,分子是总成本(期初的库存成本加上本期购入存货的成本),分母是总数量(期初的库存数量加上本期购货的数量),总成本
3、除以总数量就能得到平均单价。 材料成本差异率,实际上也是一个总除总的问题,分子是差异额的总差异,分母是总的计划成本。在材料差异核算这一部分对于差异率的计算,包括原材料按照计划的核算,很多学员学着学着就绕进去了,因为学员没有明白这个计划成本的根本所在。计划成本法下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多少钱购进的,账上都以计划成本来核算,原材料账户记载的是计划成本,另一个账户叫材料差异账户来记载这笔材料相应的差异,这两个几户相加或相减得到实际成本。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记载的是超支差异就相加,记载的是节约差异就相减。在计划成本基础上加上超支差异,就得到实际成本,或者是在计划成本基础之上减去节约差异也得到实际成本。材料
4、的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法下是通过两个账户反映出来的,因此就涉及到一个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问题。如果期初有计划成本有差异额,本期购入有计划成本有差异额这就好算了,用期初的差异额加上本期购入的差异额得到总的差异额,期初的计划成本加上本期购入的计划成本就得到总的计划成本,总的差异额有了总的计划成本也有了,用总的差异额除以总的计划成本再乘以 100就能算出差异率。 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都很容易,稍难一点的是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如果把教材中的相关例题反复做两遍这两种方法也都很容易掌握。 双倍余额递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掌握折旧的计算公式,双倍指的是折
5、旧率,例如:一项资产能使用 5 年,那平均每年就摊 1/5,那折旧率就是 1/5,双倍折旧率每年负担就是 2/5,余额递减是指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我们总是用一个基数乘一个折旧率,这个基数是递减的。在最后两年的时候把没有摊的折旧额扣除净残值以后除以 2 就可以了初级考试常用公式 50 套(很实用哦!)1、计算利息的公式(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 9 元,月息六厘写为 6,即每
6、千元存款一月利息 6 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1.5%0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 l 元 5 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h- p 年利率360日利率(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三)存期计算规定、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 360 天,每月均按 30 天计算、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
7、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二、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a 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二)计算利息的方法、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8、、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三、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一)活期储蓄、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整,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活期储蓄的本金和存期经常变动,因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
9、算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所有的计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企业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他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残值一般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 5%预计,(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一般建筑类使用 20 年,设备类使用 15 年。)。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除以 12=月折旧额3、当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应按以下公式计提:当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当期按应收帐款项计算应计提坏帐准备金额减(或者加)本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当期按应收帐款计算应提取的坏帐准备金额大于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
10、其差额提取坏帐准备的金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帐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帐款计算应提的坏帐准备的金额为 0,应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4、增值税计算过程:增值税就是指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核算方法:当期销售销项税额-当期购货进项税额(加上期留抵税额)=本月实际要缴纳的增值税。附注:1.税务部门的规定、调进项税转出、自营货物出口免抵退以上三类根据根据实际情况核算。2.根据当地税务机关征收情况控制税负率。税负率的核算: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除以销售收入(不含税)=税负率%。附注:由于企业内销业务多,自营出口少
11、,得不到退税只做免抵,核算税负率要把免抵额与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合计。)销项税额的核算:用价税合计销售收入除以 1.17 乘以1.17。(根据数学公式可正算倒算。)增值税的征收率一般为 17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一、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
12、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二、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三、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
13、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四、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 12 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 13 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6、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大致可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注明:现金流量
14、表平常报税务局不用,银行贷款用,所以编制现金流量必须根据本月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第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根据当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下面所要介绍的现金流量表是财政部统一设置的现金流量表。第一步:先确定 45 栏的数字,用本月的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初数。第二步:确定 36 栏数字,用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年末数-年初数(短期借款)如果归还 36 栏填归还数,如果增加 33 栏填增加。第三步:确定 39 栏的数字,根据当月损益表财务费用累计数。第四步:确定 43 栏数字,用 36 栏+39 栏。第五:确定 44 栏数字,因为本月未收到借款,只是收到现
15、金,所以就 43 栏的负数为准,如果收到恰恰相反。第六步: 24 栏,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年末数-年初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增加用增加的数为准。第七步:28 栏与 24 栏的数据相同。第八步:29 栏的数据与 28 栏的负数为准。第九步: 2 栏的数据用本月损益表的收入累计数(由于累计数是不含税的数,换算成含税的,收入除以 0.17)。第十步:16 栏用 45 栏+44 栏。初级会计实务学习中的四个小技巧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使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变得更加有难度,为了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笔者总结出了“账户联系法”、“趣味故事法”、“新旧准则对比法”和“案例分析法”,这些方法对理解和记忆所
16、学的知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介绍如下,也许对参加考试的同行们有点帮助。一、“账户联系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会计实务的精华在学习到第二章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时候,对会计实务中为什么要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这两个明细账户不是很理解。而且对把交易费用作为投资损益处理也不是很理解。在个人炒做股票的软件中总是把交易费用作为成本来处理的;而股票增殖的部分是在资产价值中反映的。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为什么不一样呢? 无奈之下,把初级会计实务P72 例 2-3 到例 2-5 的所有会计分录都登记了“T”形账户,并且结算出了各个账户的余额。结果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
17、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三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都是零。原因是它们都进行了必要的转帐业务。投资损益贷方发生额为 115 万元;借方余额 30 万元。115 万元30 万元=85 万元,就是本次交易性资产赚的全部利润。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发生额 2715 万元,贷方发生额 2630 万元,27152630=85 万元。这是本次交易性资产核算带来的现金净流量。到此为止我们终于明白,作为一个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要和企业所有资产的核算一样,既要实行“历史成本原则”,又要反映公允价值变动。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通过以上利用“账户联系法”进行学习,让我
18、们理解了会计实务的精华,那就是在坚持会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计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润是多少。 二、“趣味故事法”,能够帮助我们掌握账务处理的全貌在学习“坏账准备”这个账户的使用时,总是对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举棋不定,为了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账务处理的全貌,我们采用了“趣味故事法”,即编撰了一个故事的五个情节来理解和记忆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确定思路。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刘老板开办的方圆工厂聘用我们当会计,我们想说服刘老板计提坏账准备,我们应该如何给他解释坏账准备的金额确定方法呢?根据计算应该计提的金额是 1000 梢杂幸韵挛甯龉适虑榻冢汗适虑榻?、坏账准备账户已经有贷方余额 500 元,需要计提 5
19、00 元;故事情节 2、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 300 元,应该计提 1300 元;故事情节 3、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零,正好计提 1000 元;故事情节 4、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是贷方 1000 元,那么就不用做账务处理了;故事情节 5、坏账准备帐户是贷方余额 1200 元,多了 200 元,那么需要做借记坏账准备 200 元。通过这个有趣的情节设计小故事,让我们理请了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确定的基本思路,也使我们对这项会计业务的全貌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使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坏账准备账户的核算方法。在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中还可以编撰许多如此的小故事,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会计实务内容。 三、“新旧会计准则对比法”,定能帮助我们记忆会计实务的理论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