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的功能特性 口腔内消化 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 吸收 2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 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3 1消化道的基本功能和特性 一 消化方式二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三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四 胃肠激素 4 一 消化方式 1 机械性消化 经消化道肌肉的收缩运动 将食物磨碎 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和 并向前推进的过程 如 咀嚼 蠕动 分节运动等2 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5 二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肌肉的共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对化学 机械牵张和温度等刺激较为敏感 对
2、电 烧灼 切割等刺激不敏感紧张性收缩 消化道平滑肌微弱而持续的收缩状态自动节律性运动伸展性 6 三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1 副交感神经起源和分布头部 唾液腺 食道 胃 肝 胆 胰 小肠 升结肠尾端 盆神经 横结肠 降结肠 直肠作用 平滑肌收缩加强 括约肌放松 消化腺分泌增强 7 三 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2 交感神经起源和分布 起源于胸腰段脊髓 分布全部消化道作用 使消化道平滑肌抑制 括约肌收缩 多数消化液分泌减少 促唾液分泌增加 粘稠唾液 3 内在神经丛分布 食道中端 肛门止分类 肌间神经丛 肠肌神经丛或欧氏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麦氏神经丛 作用 接受消化道内机械和化学刺激 调节消化活动 8 四
3、胃肠激素 1 概念 胃肠道粘膜层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2 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腔内分泌 神经分泌3 胃肠激素的主要作用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营养作用 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 促进粘膜生长作用 9 2口腔内消化 一 唾液分泌二 咀嚼和吞咽 10 一 唾液分泌 一 唾液性质 成分和作用1 性质成分 无色无味近中性的低渗液体2 作用 消化作用 保持口腔清洁 二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神经反射性调节 11 二 咀嚼和吞咽 咀嚼吞咽 食物刺激舌根或咽部 延髓吞咽中枢喉头上举 防止食物入气管 咽后壁凸出 防止食物入鼻食道上端扩张 12 蠕动 食团后方环行肌收缩 食团前
4、方环行肌放松 纵行肌收缩 管腔扩大 依次向前方推进 13 3胃内消化 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和消化食物功能一 胃液分泌二 胃的运动 14 一 胃液分泌 一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性质 无色透明 呈酸性主要成分 盐酸 胃蛋白酶原 粘液 内因子 15 一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 1 盐酸 胃酸 由胃腺壁细胞分泌形式 游离酸 结合酸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 使之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适宜酸性环境 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 而易于水解消化 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盐酸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 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16 一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 2 胃蛋白酶原 由胃腺主细
5、胞分泌在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下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主要作用是水解蛋白为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 内因子 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 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 促进回肠粘膜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17 一 胃液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 4 粘液及胃的屏障 碱性粘液蛋白 由粘液细胞分泌作用 在粘膜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 称胃粘液屏障胃的屏障 胃粘膜屏障 胃粘膜上皮细胞腔面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 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 18 二 胃液分泌的调节 1 基础分泌2 消化期分泌 头期 胃期 肠期 3 胃液分泌的抑制 19 二 胃的运动 一 胃运动的形式1 容受性舒张 容纳和贮存食物 防止
6、胃内压升高2 紧张性收缩 保持一定胃内压是胃蠕动产生基础 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和 有利于胃排空 3 胃蠕动 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和 并可推动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20 二 胃的运动 二 胃排空1 概念 胃内容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 排空速度 与食物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糖 蛋白质 脂肪3 排空方式 阵发性 每次约排50ml4 排空的机理 动力 胃运动 决定因素 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21 二 胃的运动 三 呕吐中枢 延髓1 保护 防御性反射2 体内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22 4小肠内消化 一 胰液分泌二 胆汁的分泌和和排出三 小肠液的分泌四 小肠运动 23 一 胰液分泌 一 胰液的性质 成分
7、和作用1 水和NaHCO3NaHCO3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最适PH2 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3 胰脂肪酶 脂肪 甘油 脂肪酸4 胰蛋白酶 原 和糜蛋白酶 原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24 一 胰液分泌 二 胰液分泌的调节1 神经调节2 体液调节 促胰液素 促胰酶素 促胃液素 25 二 胆汁的分泌和和排出 一 胆汁的性质 成分和作用由肝细胞分泌 浓稠 味苦 有色肝脏 胆汁 肝管 胆总管 十二指肠胆管 胆囊成分 胆色素 胆固醇 胆酸 胆盐胆盐的作用 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降低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变为小分子 与水混合 促进脂肪乳化成微滴 增加脂肪酶作用面积 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
8、素吸收 26 二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二 胆囊功能 贮存并浓缩胆汁 调节胆道内压作用 三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1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兴奋使肝分泌胆汁增加 胆囊收缩排出胆质 2 体液调节 肠肝循环 促胰液素 促胃液素 促胰酶素 缩胆囊素 27 三 小肠液的分泌 弱碱性液体 分泌量大主要成分 肠激酶 肠淀粉酶 肠肽酶 肠脂肪酶 麦芽糖酶 蔗糖酶 乳糖酶作用 稀释消化产物 降低其渗透压以利于吸收 28 四 小肠运动 1 紧张性收缩 2 分节运动 以环形肌收缩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产生在食糜所在肠段主要作用 使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和 便于消化 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 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 节律性的舒缩挤压肠壁
9、 有利血液和淋巴回流 3 蠕动 是一种将食糜向大肠方向推进的运动 29 5大肠内消化 一 大肠的功能二 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一 大肠运动形式 二 排便反射 30 一 大肠的功能 1 大肠液的主要作用 保护粘膜和润滑粪便2 贮存食物残渣 吸收水分 形成粪便排出 吸收水分 大肠细菌寄生 形成微环境 生态平衡 细菌合成维生素B类和维生素 分解毒素物质 31 二 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一 大肠运动形式1 分节推进运动2 袋状往返运动3 蠕动 蠕动集团 二 排便反射 32 三大营养物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唾液淀粉酶 口腔及胃 胰淀粉酶 小肠 双糖酶 小肠 33 三大营养物的消化 脂肪脂肪微滴甘油 脂肪
10、酸 胆盐 小肠 小肠 胰 肠脂肪酶 34 三大营养物的消化 蛋白质月示胨氨基酸 胃蛋白酶 胃 胰 糜蛋白酶 小肠 胰蛋白酶 小肠 多肽 肠肽酶 小肠 35 6吸收 一 吸收的部位和机制二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36 一 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1 机制主动转运被动转运2 吸收的部位 口腔 食管 某些药物 胃 乙醇 少量水分 某些药物 大肠 水分 无机盐 小肠 主要吸收部位 37 一 吸收的部位和机制 3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中食物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小肠较长 粘膜 环状襞 绒毛 微绒毛 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8 二 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 物质形式 二 途径1 血液2 淋巴液 三 部位大都在小肠上段 维生素B12 胆盐在回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