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张茗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脉络。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3研读语言,体味少年归有光的喜与悲。 【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素材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代文人喜好为书斋命名,引出归有光的“项脊轩” ;解读 “项脊轩”名字的由来,探寻作者的精神风貌,感受他怡然自得的读书生活。 二、鉴赏文本 (一)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提纲挈领的句子。 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把握好节奏,并画出难点。 1首先看看文中提纲挈领的句
2、子是哪一句? 明确:“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2这句话的喜与悲,实际涵盖了哪些段落的内容呢? 点拨:(1)第三段结尾处的“”省略号。(2) 第四段开头部分的“余既为此志”。 可见,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项脊轩志其实是归有光两个时期所写。前三段写于 19 岁,少年时期;后一部分写于 32 岁或更晚的时候。今天我们着重鉴赏前一部分文字,感受一下归有光笔下的少年情怀 1 3请一位学生朗诵少年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志 ,其他学生,倾听的过程中再次明确前三段内容你还有哪些字词上的疑问。 (教师点拨、正音,适当补充几个疑难字词:垣墙周庭:垣墙,活用为动词。先大母:去世的祖母。大母过余日:过,探望。束发:指代男子十五岁左右。 ) (二)讨论活动。活动设计:分组讨论,概括总结,探寻作者“喜从何而来”“悲由何而出” 。 (学生讨论分析、概括总结,生成板书;教师相机评价、点拨、追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