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验证性实验教程,课程简介,经济学验证性实验教程的体系构成主要是按照“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分别设计若干实验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关实验项目开展随堂实验和课后实验,以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相关知识的理解。,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管理,计算机技能,数学,外语,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由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和综合经济分析实验课程三大类构成。1西方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
2、之间的数量关系实验、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城镇的验证、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中国的验证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在中国的验证等五个实验教学内容。2政治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货币流通规律实验、资本有机构成实验和资本周转速度计算实验等三个实验教学内容。,3产业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分析实验、投入产出实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实验、市场进入实验、垄断下的价格歧视实验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实验等六个实验教学内容。4是区域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关系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的验证性实验和“威廉姆森趋同假说”的验证性实验等三个实验教学内容。5制度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市场均衡价格形成实
3、验、政府干预价格实验、交易制度比较实验、搭便车实验、外部性实验等五个实验教学内容。,6行为经济学,主要设计了回避损失实验、参照依赖实验、捐赠效应实验等三个实验教学内容。7计量经济学,主要设计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预测实验、双对数模型的估计实验、虚拟变量模型的估计实验、异方差的检验与处理实验、自相关的检验与处理实验、滞后变量模型实验等六个实验教学内容。8国际经济学实验,主要设计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实验和战略性贸易保护实验等两个实验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法,课程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 ) 期末考试(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题型:,第一部分 西方经济学实验,实验一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一、实
4、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验证奥肯定律的基本操作方法,增强对“西方经济学”中奥肯定律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课后实验,2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师或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学生分成2人一组,共同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阅读西方经济学教材里的有关奥肯定律的相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完成。、2. 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师或专业实验室。3. 工具准备: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 1.我国19782007年GDP增长率的数据。2.我国197
5、8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五、实验要求1. 根据1978200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将失业率的变化数据计算出来。2. 在对GDP增长率和失业率变化进行回归前,先求出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六、实验过程第一步:选取实验指标。第二步:收集实验数据 。第三步:运用 Eviews软件作出失业率变化X与GDP增长率Y之间相关图 。第四步:运用 Eviews软件计算失业率变化X与GDP增长率Y之间相关系数。 第五步:运用 Eviews软件计算失业率变化X与GDP增长率Y之间样本回归方程。,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失业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八、学生实验操作 根据资料,进行奥肯定律在广
6、西的验证 。,实验二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如何将奥肯定律原来分析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生产要素即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奥肯定律的认识。,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是课后实验,2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学生分成2人一组,共同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阅读西方经济学教材里的有关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完成。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3.验工具准备: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1.我国19782007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
7、业就业量的数据。2.我国19782007年GDP的数据。3.我国19782007年我国零售价格总指数的数据。,五、实验要求1. 在进行回归之前求出三大产业的就业量分别与GDP和零售价格总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2. 比较相关系数的大小,然后再选择进行回归。,六、实验过程第一步:模型设定。第二步:数据收集 。第三步:运用 Eviews软件对19782007年我国的就业量、产出量和物价总水平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第四步:根据19782007年我国的就业量、产出量和物价总水平的统计数据,就第二、三产业而言运用Eviews软件对于第一步设定的六种模型形式分别进行回归 。,第五步:根
8、据19782007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量L1、产出量和物价总水平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对于上述设定的六种模型形式分别进行回归 。,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的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 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表15的资料,进行广西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验证实验。,实验三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城镇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验证的基本方法,增强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认识,加深对“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用数据对经济现象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是
9、课后实验,2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学生分2人一组,共同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阅读西方经济学教材里的有关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完成。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工具准备: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1.我国19962007年城镇CPI上涨率的数据。2.我国1996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五、实验要求1.选择不同的回归模型对城镇CPI上涨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回归。2.对不同的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优模型。,六、实验过程第一步:选取指标。 第二步:收
10、集数据。第三步:应用Eviews软件作出样本19962007年我国城镇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第四步:采用19962007年的时序数据对城镇 CPI上涨率(Y)和城镇登记失业率(X)进行OLS回归。,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或其他衡量总量经济的变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表18下列资料,进行菲利普斯曲线在广西城镇的验证。,实验四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中国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中国的验证的基本方法,增强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认识,加深对“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知识的理解。,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是课后实验,2学时。
11、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学生分2人一组,共同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阅读西方经济学教材里的有关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完成。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工具准备: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1.我国19802008年GDP的数据。2.我国1980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五、实验要求1. 根据GDP的数据计算出GDP增长率的数据。2. 根据所列出的公式计算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资本投资率的数据。3. 回归前,求出GDP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资本投资率之间的相关系数
12、。,六、实验过程第一步:指标的选取。第二步:收集数据。第三步:运用Eviews软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成正比,与该国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成反比。 经济增长事实上依靠投资率(或资本投资率)及资本边际生产率(或资本产出率)。 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表111的资料,进行哈罗德多马模型在广西的验证。,实验五 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在中国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在中国的验证的基本方法,增强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认识,提高用数据对经济现象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是课后实验,2学
13、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学生分2人一组,共同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阅读西方经济学教材里关于索洛模型的相关章节,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实验能顺利进行。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是专业实验室。3.工具准备: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1.我国19802007年GDP的数据。2.我国19802007年就业人数的数据。3.我国1980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数据。,五、实验要求1. 为了让模型更加清楚和简单,时间19802007用128代替。2.利用回归模型的结果和公式计算出劳动投入贡献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六
14、、实验过程第一步:理论模型的建立和指标的计算公式。第二步:指标的选取。 第三步:收集数据。 第四步: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 第五步:利用第四步的回归结果和公式进行计算生产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程度。,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经济的增长是由技术进步、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带来的。 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表114给出的资料,进行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在广西的验证 。,第二部分 政治经济学实验,实验六 货币流通规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增强对货币流通规律内容的认识,加深对影响货币流通的各因素与货币需要量之间的关系相
15、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实际经济中的纸币贬值原理。,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进行,1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3.实验组织安排: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安排其分别按所给出的资料负责计算本组所代表的社会的货币需要量,并填写相关实验用表,并进行讨论。,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学生要学习并掌握价值形式及货币的产生、职能的发展,学习并了解货币流动规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3.工具准备:实验所需的数据登记表、原始数据汇总表及关系表。,四、实验资料1第一小组资料:2005年整个社会待售的商品数量是200个单位,商品的价格水平为20个单位,无赊
16、销赊购的情况发生,实验教师提示给出该年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2次,请问该年该社会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第二小组资料:2006年社会待售商品的数量出现上升,增加到400个单位,商品价格水平也有所上升,上升到25个单位,仍无赊销赊购的情况发生,实验教师提示给出该年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2次,请问此年该社会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3第三小组资料:2008年社会待售商品数量为600个单位,商品价格水平为30个单位,此时,已经出现了赊销赊购,当年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为300个单位,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个单位,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为100个单位,实验教师提示给出该年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
17、2次,请问2008年该社会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4第四小组资料:2009年社会待售商品数量为600个单位,商品价格水平为30个单位,当年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为300个单位,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个单位,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为100个单位,实验教师提示给出该年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请问2009年该社会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5实验使用表格见表21、表22和表23。,五、实验要求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学生必须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本实验。1各小组登记相关表格计算出流通需要的货币量。2按照分组对引起流通中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六、实验过程第一步:按教师的指定,每个小组要将本小组
18、负责的社会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赊销赊购的情况、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等数据在表21中登记,计算出社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数据,一并登记入表21。,第二步:按教师的指定,第1组和第2组学生将数据进行对比,填写表22,并分析出两种情形下货币流通量差异的原因。按教师的指定,第3组和第4组学生将数据进行对比,填写表22,并分析出两情形下货币流通量差异的原因。,第三步:将对比的结果以表23的形式表现出来。第四步:实验教师选取其中一种情形,给出政府实际货币的发行量,请学生们讨论货币贬值的情况。,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下列资料,请
19、学生自己进行货币流通规律实验。设一定时期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1 0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100亿元,到期应支付的总额为150亿元,相互抵消的总额3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6次。(1)上述条件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2)其他条件不变,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变为160亿元,该时期货币需求量为多少?(3)其他条件不变,相互抵消的总额变为60亿元,该时期的货币需求量为多少?,实验七 资本有机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在掌握资本有机构成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影响企业剩余价值大小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理解,了解当今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
20、:随堂进行,1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3实验组织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学生要先学习和了解资本有机构成基本理论,掌握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3.工具准备:原始数据登记表及相关关系图。,四、实验资料1第一种情况:某企业不变资本C为60个单位,剩余价值率m=1,资本有机构成CV分别为6 ,5,4,3,2。2第二种情况:某企业资本总量为100个单位,资本有机构成既定为41,此时,该企业将资本全部用于投入生产,但在剩余价值率m不同的情况下分别组织生产,m分别为1,2,3,4,5。3实验使用图表见表24、表25、
21、图21和图22。,五、实验要求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学生必须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本实验。1计算出在不同情况下的剩余价值。2绘制剩余价值与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相关关系。,六、实验过程第一步:实验教师给出两种情况。请学生将第一种情况下的资本总量、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资本有机构成CV、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等数据在表24中登记填写,然后,计算出在上述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情况下企业所获得剩余价值。用投影呈现给学生。请学生将第二种情况下的资本总量、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资本有机构成C:V、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等数据在表25中登记填写,然后,计算出在上述不同的m情况下,企业所获得的
22、剩余价值。用投影呈现给学生。,第二步:请学生根据表24中的数据在图21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进行描绘,并观察分析。请学生根据25中的数据在图22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进行描绘,并观察分析。第三步:在实验教师启发下,学生分析讨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加工生产成新产品,而它的价值则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并未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只是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新产品中再现,所以称之为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用V表示。企业雇佣劳动力后,劳
23、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二)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比率叫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时,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则为:mmv。剩余价值率表示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程度,具体说,表示资本所有者对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下列资料,请学生自己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实验。假设社会中只有三个部门分别是机械、纺织、食品,资本总额分别为100个单位,剩余价值率为100%,各部门的资本构成见表26。 (1)请计算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分别是多少?(2)根据利润率的情况,分析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实验八
24、资本周转速度计算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资本周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对于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理解,增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对整个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作用的认识,提高对于资本周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进行,1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多媒体教室。3.实验组织安排: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每小组分别按所给出的资料负责计算企业的预付总资本平均的周转次数,并填写相关实验用表,进行相关讨论。,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根据实验内容学生要掌握资本周转速度基本原理。2场地准备: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3工具准备:原始数据登记表、数据汇
25、总表、影响因素表。,四、实验资料1第一组学生资料如下:2000年整个预付总资本1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80万元(机器30万元,5年周转1次;厂房50万元,25年周转1次);流动资本20万元,每年周转5次。2第二组学生资料如下:2001年整个预付总资本1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50万元(机器25万元,5年周转1次;厂房25万元,25年周转1次);流动资本50万元,每年周转5次。,3第三组学生资料如下:2002年整个预付总资本1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80万元(机器30万元,5年周转1次;厂房50万元,25年周转1次);流动资本20万元,每年周转3次。4第四组学生资料如下:2003年整个预付总资本10
26、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80万元(机器30万元,5年周转1次;厂房50万元,25年周转1次);流动资本20万元,每年周转10次。 5实验使用表格见表27、表28和表29。,五、实验要求根据上述实验资料,学生必须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本实验。1各小组计算出资本周转速度。2分析出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如何影响。,六、实验过程第一步:实验教师向出每小组学生提出相应的资本情况。包括整个预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分配、具体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情况。第二步:各小组学生成员负责计算出各自情况下,企业的预付总资本平均的周转次数。,第三步:每组学生完成计算后负责将其数据登记在指定的计算机表格中,实验
27、每个小组要将本小组负责的整个预付总资本、固定资本、机器、厂房、流动资本及计算出的资本周转次数在表27中进行登记。第四步:教师将所有结果汇总在表28中。,第五步:前两组的学生和后两组的学生分别仔细观察不同的计算结果,并指出其规律,填写表29。第六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就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什么样的影响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资本价值要不断增殖,就必须周而复始地反复循环。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还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
28、同。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下列资料,请学生自己进行资本周转速度计算实验。某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和流动资本的价值分别为30 000元、60 000元、10 000元、50 000元,一年内周转的次数分别为1/4、1/10、3/10、4。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多少?,第三部分 产业经济学实验,实验九 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加强对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的认识、熟悉和掌握,提高用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9、的能力。,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本实验可作为专门实验课,2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对学生分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便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学生要阅读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相关基础知识,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要求。2场地准备:本实验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3工具准备:联网计算机,以方便学生查询数据。,四、实验资料 1. 19812000年期间中国的有关统计指标数据,包括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就业人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等指标数据。2. 20012007年期间广西轻工业增加值、重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数据。,五、实验要求
30、1.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实验小组将本小组的实验分析结果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要求学生实验报告撰写的重,是19812000年期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化过程的分析。2.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尽量运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六、实验过程本实验的具体内容设计为:计算中国在19812000年期间(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取样本地区和样本时期)的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计算20012007年期间广西工业的霍夫曼比例指标,对这些指标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用以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霍夫曼定理。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实验结果分析。,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三次产业比重演变规律包
31、括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出结构的演化规律,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形结构转变;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增大,产业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鼓形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二)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八、学生实验操作利用下表34所给资料,遵照实验安排,由学生自主进行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分析实验。,实验十 投入产出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包括两方面内容: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实验、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
32、数分析实验。通过前者,加深对投入产出模型中各因素相互关系的了解,熟悉、掌握各相关因素的计算方法;通过后者,学会利用感应度、影响力系数进行产业关联的实证分析。,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本实验可作为专门实验课,3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对学生分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便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学生要阅读投入产出模型、感应度、影响力系数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要求。2场地准备。本实验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选择较宽敞明亮、带有黑板的实验室,并配备已联网的计算机以方便学生查询数据。3.工具准备。Matlab软
33、件。,四、实验资料第一,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实验包括:中国2002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42部门)、房地产价格指数、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分类指数、CPI中交通类指数。第二,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实验,由指导老师准备计算所需要的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数据。,五、实验要求1.需要对投入产出表进行调整。2.本实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为减少失误,建议每个小组的学生均进行各自独立计算,然后对各自结果相互进行验证3.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实验小组将本小组的实验分析、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
34、师。指导老师以此作为该小组实验效果评价的依据。,六、实验过程(一)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实验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二)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实验过程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可以为一国制定经济计划、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经济预测提供数量依据。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实验十一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熟悉和掌握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35、关系理论,能够利用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本实验可作为专门实验课,1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对学生分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便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学生要学习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要求。2场地准备:本实验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选择较宽敞明亮、带有黑板的实验室,并配备已联网的计算机,方便学生进行统计、计量分析以及查询数据。3. 工具准备:SPSS或Eviews软件。要求学生提前熟悉软件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能利用软件来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36、。,四、实验资料 1994、1996和1998年三个年份中国37个工业产业(见表39所示)的销售额、销售利润率以及各产业最大的8家企业的销售额与销售利润率等数据。,五、实验要求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实验小组将本小组的实验分析、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以此作为该小组实验效果评价的依据。对于自主选择实验样本地区的学生,需要单独递交实验报告。,六、实验过程第一步:计算。利用集中度比率等公式,计算1994、1996和1998年中国各工业产业的集中度平均值(CR8)、利润率平均值,并将结果用表格形式表示,见表39所示。第二步:数据分析。第三步:问题讨论。,七、实验应
37、用理论提示 卖方市场集中度越高,大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就越强,产业利润率也越高。也就是说,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八、学生实验操作利用表311所给资料,遵照实验安排,由学生自主进行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实验。,实验十二 市场进入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进入壁垒的影响和作用,熟悉并掌握有关市场进入壁垒的理论。,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2、实验地点安排。教室或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将学生以每个小组2人为单位进行组织安排,每个小组内的2个学生各自代表厂商与消费者(学生自主划分),而且都可以独立决策和参加交易。,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
38、学生要学习市场进入壁垒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让参加人员全面理解实验规则、流程和要求,实验组织者可以为此做一两次示范。2场地准备:本实验可以在一般教室进行。,四、实验资料根据实验参与人数打印需求信息表(表313)、供给信息表(表314)、市场交易表(表315)、收益记录表(表316)和交易结果记录(表317)若干份。,五、实验要求1实验要处理好主持实验者与实验者、实验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实验信息的无偏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基于上述要求,本实验中指导老师必须向厂商组与消费者组强调:企业信息与消费者信息都是非公开信息,并要求参与者之间不能相互交谈以防止串谋。2.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实验小组将本
39、小组的实验分析、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以此作为该小组实验效果评价的依据。,六、实验过程 第一步:分发信息表。 第二步:企业进入并报价。 第三步:交易。 第四步:个人收益计算。 第五步:实验记录与信息统计。 第六步: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是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厂商是否进入某一特定市场,主要是看这个厂商是否能获得在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具有某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树立竞争优势,确保自己能获得超过进入成本的利润回报,那么企业将会决定进入;反之则反之。,八、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重复进行上述实验。
40、由于厂商与消费者的交易决策行为都是理性、随机的,因此每次实验的结果都会不相同。不论实验结果如何,最终都能有效说明市场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决策的影响。,实验十三 垄断下的价格歧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和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行为及其绩效,进一步理解不同的市场制度具有不同的定价机制,厂商会获得不同的市场绩效。,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2.实验地点安排。教室或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假设市场为一个由很多消费者与只有一个厂商所构成的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厂商不存在固定成本。分别由学生代表厂商和消费者进行交易。,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学生要学习垄断厂
41、商定价、价格歧视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要让参加人员全面理解实验规则、流程和要求,实验组织者可以为此做一两次示范。2场地准备:本实验可以在一般教室进行。,四、实验资料由指导教师设计制作实验说明书和实验操作指南,根据实验参与人数打印需求信息表(表318)、供给信息表(即成本信息表,表319)、市场交易表(表320)、收益记录表(表321)和交易结果记录(表322)若干份。,五、实验要求1本实验要处理好主持实验者与实验者、实验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实验信息的无偏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基于上述要求,本实验中指导老师必须向厂商组与消费者组强调:企业信息与消费者信息都是非公开信息,并要求参与者之间不
42、能相互交谈以防止串谋。2. 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参加实验的同学将实验思考、讨论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以此作为该学生实验效果评价的依据。,六、实验过程第一步:分发信息表并作适当说明。 第二步:交易。 第三步:计算收益。 第四步:交易记录与信息统计。 第五步:结果思考及讨论。,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同一个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销售量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八、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重复进行上述实验。由于厂商与消费者的交易决策行为都是理性、随机的,因此每次实验的结果都
43、会不相同。不论实验结果如何,最终都能有效说明市场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决策的影响。,实验十四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透彻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内涵以及应用意义。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实验或课后实验,课后实验约1学时。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对学生分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便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三、实验准备 1.知识准备。学生要阅读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要求。 2场地准备。选择较宽敞明亮、带有黑板的实验室,并配备已联网的计算机,方便学生进行统计、计量分析以及查询数据。3工
44、具准备。SPSS或Eviews软件。要求学生提前熟悉软件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利用软件来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四、实验资料19792004年中国的GDP、就业人数以及资本存量。,五、实验要求1.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验的重点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尽量用更多方法、从更多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扩展分析,而不局限于教材所列分析与讨论的内容。2. 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参加实验的同学将实验思考、讨论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以此作为该学生实验效果评价的依据。,六、实验过程 第一步:资本、劳动产出弹性估算及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第二步:
45、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一般运用索洛残差法。其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数法。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八、学生实验操作利用下表326所给资料,遵照实验安排,由学生自主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实验。,第四部分 区域经济学实验,实验十五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关系验证,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增强对城市化水平的感性认识,了解城市化率的计算方法,理解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进行。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
46、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学生懂得城市化率的计算,了解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的知识。2实验场地准备:本实验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 。3.工具准备:联网的计算机,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 119902007年中国的人均GDP219902007年中国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数据 3相关系数界值表,五、实验要求根据上述给出的资料,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实验:1确定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城镇化率,是采用城镇人口还是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2根据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计算出城镇化率。3本实验不对人均GDP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模型
47、进行探讨,仅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性。因而只计算相关系数并对其显著性进行检验。,六、实验过程第一步:将人均GDP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汇总到表44。 第二步:根据上面表中的数据绘制散点图,见图41。 第三步:计算相关系数。,七、实验应用理论提示(一)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标准 (三)经济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八、学生实验操作根据表45数据计算广西19782007年的城市化率,并利用上述数据绘制人均GDP与广西城市化率的散点图。根据所学知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验证。,实验十六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验证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加深对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解,提高应用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安排1实验时间安排:随堂进行。2实验地点安排:专业实验室。3实验组织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三、实验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会计算三次产业的比重。2场地准备:专业实验室。3工具准备:联网的计算机, Eviews软件。,四、实验资料以人均GDP作为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以三次产业的就业者所占的比例作为反映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11978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 219782007年中国人均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