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23086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琵琶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是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讲课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反复诵读,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情感。 2、共同分析运用多种手法(重点是比喻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高超技法;并通过分析乐曲旋律的变化,感受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字词的疏通上应该没有大问题,字词内容的梳理完全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听高山流水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形成感性的认识,另外,让学生在反复和诵读中相互交流中也很好地弥补了鉴赏的不足。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熔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应该重点思考

2、的问题。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必须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第一个目标主要是通过分析琵琶女和白居易这两个失意人的人生经历来达成,我在课堂上呈现了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引导学生分析了三、四两段能够体现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段落。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了“天涯沦落人”的悲剧情感。而第二个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共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齐心协力找出使用比喻手法的八个经典句子,并根据注释感受期间音乐的旋律变化。之前已分析过琵琶女的颠沛人生,对抑扬起伏的音乐旋律的变化的对应关系也就了然于胸了。这个课设计的美中不足是容量偏大,课讲不完。若要快速讲完,学生们就得做好预习工作

3、。否则出现的另一结果是课讲完了,学生的音乐、对文本的感悟并没有绝对的同步。附: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情感。2、共同分析运用多种手法(重点是比喻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高超技法;并通过分析乐曲旋律的变化,感受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教学重难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最大的优势是学生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概括能力不够高,学生对琵琶的了解不多,想象和联想能力还不太强。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诗是唐诗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尤其是对琵琶

4、声的音乐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意境,特别是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一箭双雕。学习课时:三课时,此为第二课时。学具准备:语文课本 导学案 同步练习册 2学习过程: 一、 导入语: 播放名曲高山流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 (生各抒已见)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但唐代

5、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堪称“千古第一音乐诗” 。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 。好,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这首诗的序言。二、体悟感情(1)诵读小序:思考小序交代了什么事?转换语: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由此可知,这篇叙事诗的目的不在于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在于抒心中的感情,浇心中的块垒。(2)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小组讨论: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三、四

6、两段和导学案上所提供的白居易生平经历,想一想诗人与琵琶女身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附诗人人生经历)白居易:6 岁学作诗,9 岁熟悉声韵,29 岁进士及第,32 拔萃登科,35 岁授翰林学士,36 岁授左拾遗,44 岁上书批评朝政,被贬为江州司马。明确:彼此都自京都 沦 落江州(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彼此都 怀才不遇(名属教坊第一部,曲 罢曾教善才服 才华横溢)。彼此都遭遇不幸(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但“商人重利轻别离”,只能 “梦啼妆泪红阑干” 因直言进谏 “谪居卧病浔阳城”)。小结: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悬殊,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更是素昧平生,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

7、失意者的感受是相通的。失意者天涯沦落、同病相怜,故诗人在听曲之后,产生了共鸣,咏叹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题。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三、分析鉴赏琵琶女的演奏。转换语:唐宣宗李忱曾写诗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高度赞美了白居易的代表作品长恨歌和琵琶行。毋庸置疑,本文的音乐描写就如诗中所言,早已妇孺皆知、千古绝唱。关于音乐,文章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江头送客忽闻琵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此处是侧面烘托音乐之美;第三次是在最后一部分“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侧面烘托琵琶声悲伤凄切,表现了音乐给作者的震动。这两处描

8、写都是略写,趋于简单。在这三处描写中,以第二处描写最为经典。大家请看大屏幕。第二次演奏:江上聆听琵琶曲(全班齐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3(1)、请找出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并思考这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2)、从琵琶曲旋律变化的描写中你能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变化的轨迹吗?请从诗文中找出证据说明之。明确:(1)、八个比喻句及其描摹的音乐特征经典诗句 音乐特点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促小弦

9、切切如私语 柔美细腻大珠小珠落玉盘 圆润清脆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畅 比喻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抑郁银瓶乍破水浆迸 高亢激越铁骑突出刀枪鸣 雄壮气势四弦一声如裂帛 短促急迫转换语: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乎情。“不得志”是琵琶女琵琶声中倾诉的主题,那么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你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和生活变化轨迹了吗?好,有请第一组代表发言。(2)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情感变化的对应关系:1、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低沉抑郁)2、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她对往昔年轻岁月的美好回忆 (急切愉悦)3、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幽愁暗恨)4、渴望爱情抚慰,但薄情丈夫却重利轻别离

10、 (高亢激越)5、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愤激抗争)小结:这节诗歌中,诗人大量运用了比喻等艺术手法,以声喻声,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诗与音乐达到和谐灵动的境界,使我们领略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同时通过乐曲的变化,表现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真真如诗人所言:“我闻琵琶已叹息。”四、背诵琵琶曲部分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诗人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

11、都无法抹去。“天涯沦落”道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六、课后作业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2 题。闻筝【明】 康海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4秋风孤鹤唳,落日白泉洄。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不知弦上曲,情切为谁哀。【注】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他本抱负宏大,不幸因罪落职,遂狂荡不羁,郁愤终生。(1)诗的颔联蕴含丰富,请简要赏析。(2)诗的后两联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西邻女弹奏的?请概括分析。答案示例:(1 )颔联是表现西邻女演奏筝曲的:天上白鹤长鸣,地下水流回旋,充塞其间的又是落日的余晖、习习的秋风。颔联用比喻、通感手法,从视觉、听觉、触觉诸方面,描绘了西邻女所蕴含的那种孤高、凄清、深沉的音乐境界。(2)颈联选择 “人”的反应和 “物”的表现用侧面描写和夸张手法表现西邻女弹奏的神妙:座客们引颈谛听,天上的行云也要下来看个究竟。尾联用疑问句,既正面写出了筝曲的凄切哀伤,也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坎坷命运的哀伤及对社会的隐忧。板书: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重要手法:比喻、衬托琵琶声中诉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