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12293267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5793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钢筋混凝土楼 屋 盖 本章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楼 屋 盖类型及各自的受力特点和构造 要求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板 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 理解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式楼梯 现浇梁式楼梯的构造要求 了解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布置 预制梁板的形式 连接及构造要求 本章提要 楼 屋 盖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结构中 混凝土楼 屋 盖的自重和造价均占有较大比例 钢筋混凝土楼盖按施工方法分类 可分为现浇式 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现浇楼盖刚度大 整体性好 抗震抗冲击性能好 防水性好 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 其缺点是费工 费模板 施工工期长 装配式楼盖施工进度快 节省模板 工业化程度高 但整体性较差

2、且易裂缝 主要用于多层房屋 如多层住宅 装配整体式楼盖兼有现浇式和装配式的某些优缺点 主要用于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楼盖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 双向板肋形楼盖 井式楼盖 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 如图7 1所示 图7 1楼盖的结构形式 a 单向板肋形楼盖 b 双向板肋形楼盖 c 井式楼盖 d 密肋楼盖 e 无梁楼盖 本章内容 7 1现浇肋形楼盖7 2装配式楼盖7 3钢筋混凝土楼梯 7 1现浇肋形楼盖 肋形楼盖由板 次梁 主梁组成 三者整体相连 通常为多跨连续的超静定结构 每一区格的板一般四边均有支承 板上的荷载通过双向受弯传到四边支承的构件上 但当区格板的长边l1与短边l2之比较大

3、时 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到支承构件上 而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较小 可忽略不计 7 1 1受力特点 混凝土规范 规定 当l2 l1 2 0时应按单向板计算 当2 0 l2 l1 3 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当l 2 l1 3 0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双向板沿长边传递的荷载及板在长跨方向的弯曲均较大而不能忽略 在设计中考虑板双向受弯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示意图如图7 2 单向板肋形楼盖构造简单 施工方便 双向板肋形楼盖较单向板受力好 板的刚度好 但构造较复杂 施工不够方便 图7 2单向板与双向板 单向板肋形楼盖中 次梁的间距决定板的跨度 主梁的间距决定次梁的跨度 柱或墙的间距决定主梁的跨度 在实际工程

4、中 单向板 次梁 主梁的常用跨度为 单向板1 7 2 5m 一般不宜超过3m 次梁4 6m 主梁5 8m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通常有以下三种 7 1 2单向板肋形楼盖 7 1 2 1结构平面布置 1 主梁横向布置 次梁纵向布置 如图7 3 a 所示 其优点是主梁和柱可形成横向框架 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大 各榀横向框架间由纵向的次梁相连 整体性较好 此外 由于次梁沿外纵墙方向布置 使外纵墙上窗户高度可开得大些 对室内采光有利 2 主梁纵向布置 次梁横向布置 如图7 3 b 所示 其优点是减小了主梁的截面高度 增加了室内净高 适用于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得多的情况 3 只布置次梁 不布置主

5、梁 如图7 3 c 所示 仅适用于有中间走道的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房屋 图7 3梁的布置 a 主梁沿横向布置 b 主梁沿纵向布置 c 不设主梁 图7 3梁的布置 a 主梁沿横向布置 b 主梁沿纵向布置 c 不设主梁 1 板厚 为保证刚度 单向板板厚一般取l0 35 l0 40 悬臂板可取l0 10 l0 12 l0为板的计算跨度 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120mm 2 板中受力钢筋 板中受力钢筋有板面承受负弯矩的板面负筋和板底承受正弯矩的受力钢筋 常用直径为6 12mm 为方便施工 选择板内正 负钢筋时 一般宜使它们的间距相同而直径不同 但直径不宜多于两种 7 1 2 2板的构造 连续单

6、向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 见图7 4 弯起式配筋锚固较好 整体性强 用钢量少 但施工较复杂 工程中应用较少 分离式配筋锚固稍差 耗钢量略高 但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方便 是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配筋方式 连续单向板内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一般可按图7 4确定 图中a的取值 当相邻跨度之差不超过20 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当q g 3时 a ln 4 当q g 3时 a ln 3 其中ln为板的净跨 q g分别为板上均布活荷载和均布恒荷载 3 板中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 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分布钢筋 放在受力筋的内侧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 且

7、每m宽度内不少于3根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直径不宜小于6mm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 主梁梁肋附近的板面上 由于力总是按最短距离传递 所以荷载大部分传给主梁 因此存在一定负弯矩 为此在主梁上部的板面应配置附加短钢筋 其直径不宜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200mm 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 3 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1 4 如图7 5所示 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 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 由于支座处的嵌固作用将产生负弯矩 所以 沿承重砌体墙应配置不少于 8 200的附加负筋 伸出墙边长度 l0 7 如图7 6所示

8、板角附加短钢筋 两边嵌入砌体墙内的板角部分 应在板面双向配置不少于 8 200的附加短钢筋 每一方向伸出墙边长度 l0 4 如图7 6所示 图7 4连续单向板的配筋方式 a 一端弯起式 b 两端弯起式 c 分离式 图7 4连续单向板的配筋方式 a 一端弯起式 b 两端弯起式 c 分离式 图7 5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 图7 6墙边和角部附加负筋 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 15 1 20 梁宽为梁高的1 3 1 2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为0 6 1 5 次梁的一般构造要求与第3章受弯构件的配筋构造相同 次梁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连续式 当次梁的跨度相等或相邻跨跨度相差不超过20 且活荷载与恒荷载

9、之比q g 3时 梁中纵向钢筋沿梁长的弯起和截断可参照图7 7 7 1 2 3次梁的构造 图7 7次梁的钢筋布置 a 有弯起钢筋 b 无弯起钢筋 主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 8 1 12 梁宽为梁高的1 3 1 2 主梁的一般构造要求与次梁相同 主梁支座截面的钢筋位置如图7 8所示 主梁内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的位置 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 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有可能在主梁上产生斜裂缝而引起局部破坏 所以 在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 7 1 2 4主梁的构造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 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 箍筋 吊筋 承担 附加横向钢筋宜优先采用箍筋 附加

10、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 2h1 3b的范围内 如图7 9所示 图7 8主梁支座截面的钢筋位置 图7 9附加横向钢筋布置 1 双向板沿两个方向弯曲和传递荷载 即两个方向共同受力 所以两个方向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2 图7 10为双向板破坏时板底面及板顶面的裂缝分布图 加载后在板底中部出现第一批裂缝 随荷载加大 裂缝逐渐沿45 角向板的四角扩展 直至板底部钢筋屈服而裂缝显著增大 当板即将破坏时 板顶面四角产生环状裂缝 这些裂缝的出现促进了板底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最后板告破坏 7 1 3双向板肋形楼盖 7 1 3 1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3 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 四角有翘起的趋势 所以板传给四边支座的压力沿

11、板长方向不是均匀的 中部大 两端小 大致按正弦曲线分布 4 细而密的配筋较粗而疏的配筋有利 图7 10双向板的裂缝分布 a 正方形板板底裂缝 b 矩形板板底裂缝 c 矩形板板面裂缝 双向板的板厚不宜小于80mm 为满足板的刚度要求 简支板板厚应 l01 45 连续板应 l01 50 l01为短边的计算跨度 双向板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 双向板按跨中正弯矩求得的钢筋数量为板的中央处的数量 靠近板的两边 其弯矩减小 钢筋数量也可逐渐减少 为方便施工 可将板在l01和l02方向各划分为两个宽为l01 4 l01为短跨 的边缘板带和一个中间板带 见图7 11所示 7 1 3 2双向板的构造 双

12、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 间距和弯起点 切断点的位置 以及沿墙边 墙角处的构造钢筋要求 均与单向板的有关规定相同 图7 11板带的划分 双向板沿两个方向传递给支承梁的荷载可采用近似方法确定 即从每一区格板的四角作45 分角线 把整块板分为四小块 每块面积上的荷载就近传至其支承梁上 如图7 12所示 沿短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三角形荷载 沿长跨方向的支承梁承受板面传来的梯形荷载 7 1 3 3双向板支承梁的受力特点 图7 12双向板支承梁承受的荷载 7 2装配式楼盖 1 横墙承重 住宅 宿舍等建筑因其开间不大 横墙间距较小 可采用横墙承重 将楼板直接搁置在横墙上 如图7 13所示 这类布置方案

13、楼盖横向刚度较大 7 2 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2 纵墙承重 教学楼 办公楼 食堂等建筑因内部空间要求较大 横墙间距较大 一般可采用纵墙承重 将楼板直接搁置在纵向承重墙上或将楼板铺设在梁上 如图7 14所示 这类布置方案结构平面布置灵活 3 纵横墙承重 如图7 15所示 楼板一部分搁置在横墙上 一部分搁置在大梁上 而大梁则搁置在纵墙上 这类布置方案称为纵横墙承重方案 4 内框架承重 如图7 16所示 楼板沿纵向搁置在大梁上 大梁一端搁置在纵墙上 另一端则与柱整体相连 形成内框架 这类布置方案常用于仓库 商店等要求有较开阔平面的建筑 图7 13横墙承重 图7 14纵墙承重 图7 15纵横墙承重 图

14、7 16内框架承重 常用的预制板有实心板 空心板 槽形板 T形板 夹心板等 如图7 17所示 一般均为本地区通用定型构件 由预制构件厂供应 实心板上下表面平整 制作简单 适用于荷载及跨度较小的走廊板 楼梯平台板 地沟盖板等 空心板较实心板的自重轻 节省材料 且刚度大 隔音 隔热效果亦好 但其板面不能任意开洞 空心板的空洞可为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椭圆形等 如图7 18所示 7 2 2预制板的形式 槽形板有肋向下的正槽形板和肋向上的倒槽形板 如图7 19所示 正槽形板可以较好利用板面混凝土受压 但不能提供平整的天棚 倒槽形板则与之相反 槽形板的板面开洞较自由 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较广 但其隔音 隔热

15、效果较差 夹心板通常做成自防水保温屋面板 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填充泡沫混凝土等保温材料 将承重 保温 防水三者结合在一起 图7 17常用的预制板类型 图7 18空心板的类型 图7 19槽形板的类型 一般混合结构房屋中的楼盖梁往往是简支梁或带悬挑的简支梁 也常采用连续梁 梁的截面形式见图7 20 7 2 3预制梁 图7 20梁的截面形式 装配式楼盖的连接包括板与板之间 板与墙 梁 之间以及梁与墙之间的连接 1 板与板的连接 板与板的连接 一般应采用不低于 C15的细石混凝土或M15的水泥砂浆灌缝 见图7 21 a 当楼板有振动荷载或不允许开裂以及对楼盖整体性要求较高时 可在板缝内加短钢筋 见图7 2

16、1 b 7 2 4装配式楼盖的连接 2 板与墙或板与梁的连接 板与支承墙或支承梁的连接可采用在支座上坐浆10 20mm厚 且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在混凝土梁上不应小于60 80mm 如图7 22所示 空心板两端的孔洞应用混凝土块或砖块堵实 避免在灌缝或浇筑混凝土面层时漏浆 板与非支承墙的连接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 见图7 23 a 当板长 5m时 应配置锚拉筋 以加强其与墙的连接 见图723 b 若横墙上有圈梁 则可将灌缝部分与圈梁连成整体 其整体性更好 见图7 23 c 3 梁与墙的连接 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 应满足梁内受力纵筋在支座处的锚固要求及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要

17、求 预制梁的支承处应坐浆 必要时可在梁端设拉结钢筋 4 对于抗震设防区的多层砌体房屋 当圈梁设在板底时 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与梁 墙或圈梁拉结 参见图7 24 图7 21预制板灌缝及面层 a 预制板灌缝 b 预制板面层 图7 22板与支承墙 梁 的连接 图7 23板与非支承墙的连接 a 板与非支承墙连接 b 板长 5m配锚拉筋 c 板长 5m配圈梁 图7 24板底有圈梁时板端头连接 7 3钢筋混凝土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可分为现浇整体式和装配式两类 现浇整体式楼梯的结构设计较灵活 整体性好 装配式楼梯的制造工业化程度高 施工速度快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其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可分为板式楼梯 梁式楼梯

18、及一些特种楼梯 如螺旋板式楼梯和悬挑板式楼梯 如图7 25所示 7 3 1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 板式楼梯由踏步板 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一般用于跨度在3m以内的小跨度楼梯较为经济 板式楼梯的下表面平整 施工支模方便 外观也较轻巧 但斜板较厚 为楼段板水平长度的1 25 1 30 当跨度较大时 材料用量较多 梁式楼梯由在斜板两侧或中间设置的斜梁 踏步板 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用于梯段较长时较为经济 但梁式楼梯的支模及施工均较板式楼梯复杂 且外观也显得笨重 螺旋板式楼梯及悬挑板式楼梯 其造型美观 建筑效果较好 常用于公共建筑中 但其受力较复杂 计算困难 材料用量大 造价高 装配式楼梯由预制的踏步板 斜

19、梁 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 能起到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造价的作用 图7 25现浇楼梯形式 a 板式楼梯 b 梁式楼梯 c 螺旋板式楼梯 d 悬挑板式楼梯 1 斜板 板式楼梯斜板承受均布面荷载作用 两端支承在平台梁上 平台板承受均布面荷载作用 两端支承在平台梁或墙上 平台梁承受楼梯斜板和平台板传来的均布线荷载作用 并传至墙体 由墙体再传给建筑物的基础 斜板的厚度h 1 25 1 30 l0 一般可取h 100 120mm 斜板内分布钢筋应在受力钢筋的内侧 可采用 6或 8 并在每踏步下设置不少于1根 见图7 26 7 3 2现浇式楼梯的构造 2 平台板与平台梁 平台板一般为一块单向板

20、 见图7 27 因板支座的转动会受到一定约束 所以一般将板下部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一半或在板面支座处另加短钢筋 其伸出支承边缘长度为ln 4 如图7 28所示 平台梁除承受平台板传来的荷载外 主要承受斜板传来的均布荷载 图7 29 其构造同一般受弯构件 图7 26板式楼梯的配筋 图7 27平台板的两种支承方式 图7 28平台板配筋 图7 29板式楼梯平台梁计算简图 1 踏步板 梁式楼梯的踏步板两端支承在斜梁上 按两端简支的单向板计算 踏步板厚度一般不小于30 40mm 踏步板每一踏步一般需配置不少于2 6的受力钢筋 沿斜向应布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 6分布钢筋 梁式楼梯的踏步板还应配置负弯矩钢

21、筋 即每两根受力钢筋中应有一根在伸入支座后 再弯向上部 见图7 30 7 3 3现浇梁式楼梯的构造 2 斜梁 图7 31为边斜梁的配筋构造 3 平台板与平台梁 梁式楼梯平台板的构造与板式楼梯相同 梁式楼梯的平台梁承受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和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及平台梁自重 平台梁一般按简支梁计算 其计算简图如图7 32 平台梁的高度应能保证斜梁的主筋能放在平台梁的主筋之上 即在平台梁与斜梁的相交处 平台梁的底面应低于斜梁的底面 或与斜梁底面齐平 图7 30梁式楼梯的踏步板 图7 31斜梁的配筋 图7 32梁式楼梯平台梁的计算简图 a 有双边梁时 b 有单边梁时 常用的装配式楼梯有悬臂式楼梯 板式楼

22、梯 小型分件装配式楼梯等 装配式楼梯一般各地均编有通用图 可根据制作 运输 吊装等条件选用 1 悬臂式楼梯 悬臂式楼梯是将单块预制踏步板的一端砌固在砖墙内 如图7 33所示 居住建筑伸入墙内宜 180mm 公共建筑宜 240mm 图7 34为悬臂式楼梯踏步板的配筋示例 7 3 4装配式楼梯的构造 2 装配式板式楼梯 装配式板式楼梯是由预制踏步板和预制平台梁组装而成 为运输方便 可将预制踏步板分成小块 如图7 35所示 踏步板在平台梁上至少应搭入80mm 且两者应采用焊接连接 3 小型分件装配式楼梯 小型分件装配式楼梯是将踏步板 斜梁 平台板 平台梁分别预制 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 如图7 36所示 图7 37为小型分件装配式楼梯的斜梁配筋图示例 4 大型整体预制楼梯 大型整体预制楼梯是将楼梯段和楼梯平台分别做成整块的大型构件 然后在现场进行安装就位而成 预制整体梯段可以是板式 也可以是梁式 大型整体预制楼梯的构件大 安装速度快 图7 38为梁式整体预制楼梯 图7 33悬臂式楼梯 图7 34悬臂式楼梯踏步板配筋示例 图7 35装配式板式楼梯示例 图7 36小型分件装配式楼梯 图7 37装配式楼梯斜梁配筋图 图7 38梁式整体预制楼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