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12283302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为夺得灾后玉米高产,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尤为关键。通过精细的田间管理,以减少空秆和果穗虚尖(秃穗),提高玉米单产,具体田管措施如下:一、清沟排水。玉米既怕干旱但又不耐渍。玉米苗期长时渍水不仅会烂根、烂叶,而且还会引起病害,特别是在授粉期,则会影响授粉。因此,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渍水,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二、移稠补稀、及时扶苗。灾后及时去除弱、病、劣、白苗,有缺苗断垄的地块,用预备苗移栽补苗或移稠补稀。对于水泡、倒伏的玉米秧苗,应结合进行扶苗、洗叶。三、中耕除草。玉米苗期雨水较多会造成各种杂草旺长,退水后地面泛白时应抓紧进行中耕除草,破除板结。苗期中耕宜浅

2、,一般进行 2-3 次。四、早追提苗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作物,由于洪涝灾害,土壤养分严重流失,苗势较弱,所以要在玉米 5-6 叶期,每亩追施提苗肥尿素 5-10 公斤,大喇叭口期看玉米长势,每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玉米穗期适时补充适量的微肥,一般每亩用 0.2%的硫酸锌进行全株喷施,隔 5 至 7 天喷 1 次,连喷 2 次。五、防治病虫害。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害如茎腐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虫害。对于出现病害的玉米田,要每 10 天喷药 1 次,共施 2-3 次药,药剂有敌菌灵、代森锌、多菌灵。防治玉米螟,一般要进入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在上中部喷施 4

3、0%水胺硫磷乳油 1000-1200 倍液,以杀死低龄幼虫。六、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在雄穗抽出 10 厘米左右,花粉还未散发之前,用手紧握雄穗将其向上拔除。注意不要将叶子拔掉或弄伤。去雄植株不得超过全田总株数的 50%,植株稀少的地块不要超过 35%。玉米在开花授粉期间,对花粉不足和花期不相遇的地块,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要边采边授,增强授精机会。 水稻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

4、数。看苗灌水 大苗插秧后可以将水灌深一些,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灌浅水 l 寸左右。 追返青肥 当新根长出 23 寸时,可追施返青肥, 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追肥时浅灌水 l 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 2 千克左右。 防治潜叶蝇危害 随水稻插秧,潜叶蝇也从秧田转移到大田。可喷施“乐果” ,效果很好。 二、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管理任务:要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到最高分蘖期控水、控肥,达到正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 早施分蘖肥 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

5、每亩施用尿素 2.5 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 5 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浅水勤灌、适当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 1 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防除杂草和病虫害 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大量的繁重劳动。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

6、检查,及时防治。 三、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 巧施拔节长穗肥 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一般施用尿素 2.55 千克左右。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 15 一 18 天巧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 l 一 2 千克。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灌好“养胎” 水,适时落干晒田 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

7、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 23 寸。 防治病虫害 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四、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 合理灌溉、适时排水 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 l 一 2 天,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 34 天, 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 710 天把水放干。 适时收获 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 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