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胶模与双色模伍子荣整理一:双色模具与包胶模具的区别:A双色模具: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B包胶模具(二次成型):两种塑胶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所以,一般这种模塑工艺通常由 2 套模具完成,而不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二:包胶模具:A第一种注入材料称为基材或者基底材料,我们俗称为骨架或本体。硬胶可为ABS、 PA6/PA66-GF,PP,PC,PC+ABS 等。B第二种注入材料称为覆盖
2、材料,我们俗称为包胶材料。通常使用的覆盖材料为弹性树脂。软胶常用人工橡胶、TPU、TPR,TPE,软 PVC 等胶料。包胶模具注意事项1,不同材质的硬胶间的包胶,需满足如下条件:a:2 种材料要有成型温差(溶点) ,至少 30 度以上;基体材料成型温度要高于覆盖材料;b:硬胶覆盖材料的包胶(分色)区域尽可能的小,避免较大的材料自身体积收缩和收缩原 因造成的开裂风险;c:硬胶覆盖材料的收缩率要小,采用非结晶性或半结晶性塑材,收缩率通常在 0.40.6%.2, 主体与包覆材料选用基材(本体/骨架) 覆盖材料(包胶材料) 备注PA6-GF 通用所有常用弹性树脂,优选 TPE TPE 耐磨PA66-G
3、F 通用所有常用弹性树脂,优选 TPE TPE 耐磨ABS 通用所有常用弹性树脂,优选 TPE TPE 耐磨PC+ABS/PC 通用所有常用弹性树脂,优选 TPE TPE 耐磨PP TPR/TPE/PVC金属压铸件 TPE/PVC /TPU/PPS/PA6-GF 需考虑设计/功能/工况PA6-GF/PA66-GF/PC ABS(不建议大的面积采用) 1:小面积的 LOGO 区域(100mm*20mm)之内是可行的;2:大的包胶区域要综合考量结构,曲率(落差) ;包胶结构设计规范:1:基体分型面上均要有拉胶槽:2:基体压胶槽宽度为 1.2 或 1.8mm。封胶是平面的,选 1.2mm,封胶工艺复
4、杂处选 1.8mm, 3:包胶区域拐角位或细长部位需做有台阶的拉胶孔;包胶区域周边基体上有拉胶槽或间隔性拉胶槽,槽深 1.0mm 宽 1.0mm。拉钉孔尽量多做(2030mm 间距),且尽量靠近边缘或拐角,角落等位置。拉钉孔与骨架上的筋板位边距应大于1mm,防止包胶料溢胶到筋位空隙处,形成漏胶或披锋.4:深于 5mm 以上的孔或槽包胶,在包胶结束端应有反扣设计,避免包胶粘定模型头。5:类似结构 R 与 X 的封胶间隙必须在于 1.0mm 以上。否则会出现封胶问题,出现毛边(下图)。常用的几种形式(可实现的工艺)OK的筋条设计红色筋条和柱子设计会造成包胶溢胶(胶料进入包胶模的避空的间隙中)骨架上
5、的设计,需开孔进浇和拉胶.三:双色模具:A:双色模具的应用:1 产品功能的要求:电源开关,手机按键2改善手感:一些手持产品,如电动工具,牙刷柄,保温杯3增加美感,如观件的 Logo,即漂亮又不会被摩掉4产品局部区域需要电镀B:双色模具结构:1 型芯旋转式结构2 型芯(型腔)后退式结构3 翘翘板式结构4脱模板旋转式结构5型芯滑动式结构C:双色成型模具设计注意事项1两种材料可以相容,假设两种材料不相容,必须在第一种型腔做倒扣,以扣住第二种材料,否则将自动脱落。为使两种塑胶“粘”得更紧,需做一些筋条增强粘合性。模具表面粗糙度,表面越光滑, “粘”的更紧。2第一次注射材料的熔点必须高于第二种材料的熔点。3注意在第二次注塑时,塑胶的流动是否会冲动第一次已经成型好的产品,使其胶位变形4入水位置选择A:对说有 Logo 的产品,入水要选择 Logo 开口的一侧,以利二次料的填充B:一次料如果是点浇口,要做波仔,避免因一次进胶点残留而碰穿二次料C:入水方式的选择第一次产品宜选择潜伏式进胶,保证产品与流道可以自动切断。无法采用潜伏式时,可考虑三板模或热流道模5预压,双色成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