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欧本特视光视觉训练手册集合不足概述视觉训练(Vision therapy , vision training , orthptics )的定义视觉训练(vision training),也称为视觉治疗(vision therapy),是使用光学、心理物 理学等方法,产生对双眼视觉系统(包括调节系统,眼球运动系统及其二者的关联系统) 一定的认知负荷(通常这一负荷高于日常所需),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适应能力,达 到改善及治愈双眼视觉疾病的目的。现代视觉训练的历史与分歧 视觉训练起源于视轴训练(orthoptics),视轴矫正训练由从事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首先提出,但由于训练本身耗时较长,且效益相
2、对较低,这些眼科医师就培训了一些视轴 矫正师专门进行手术前后检查及非手术训练。视轴矫正训练在上世纪中叶达到全盛时期, 此后渐渐被眼科界边缘化,传统意义上的助手型视轴矫正师逐渐减少,而一些视光师将 视轴矫正训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发展,将其适应症扩大,并以双眼视觉训练的概念提 出,因此诞生了一个传统而又新兴的专业一一视觉训练,并成为许多视光学院的必修课 程。为什么在眼科界被边缘化的视觉训练会在视光界蓬勃发展?问题的答案是在美国, 眼科学界与视光学界对视觉训练的认识针锋相对,孰是孰非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并且 争论的背后涉及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术之争,还有市场之争,利益之争,倾听双方面的 声音对我们发展
3、视觉训练将会有所帮助。爱欧本特视光21视光学界的声音(appendix 1)美国视觉训练权威Press撰文指出:“如果视觉训练有效,为什么眼科医生会放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他们对视觉训练不了解。Kramer的论文精辟的指出了这个问题:当眼科医师撰文讨论视觉训练问题时,他们的观点并不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工作, 而是基于他们助手的工作一一视轴矫正师的工作,他们极少接触到视觉训练领域的进展,因此眼科医师认识中的视觉训练已经落后于当今视觉训练的发展。无论我们用多么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回应眼科界对视觉训练的质疑,对视觉训练的 恶意诽谤却从未终止过。如此下去,眼科界与视光界永远无法填平横贯在视觉训练认
4、识 上的鸿沟。当眼科医生门用苛刻的眼光去质疑视觉训练效果时,是不是也应该用同样的 眼光去评价他们自己的工作的?科学家 Bauer的一段评论准确的指出了这一问题:几年 前,当我作为科学研究项目的评审专家时,眼科医生说视光师学识不深,他们推崇的视 觉训练没有严密科学实验的支持。眼科医生说的不错,从我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上看,一 些关于视觉训练的项目的确存在着缺陷, 但我要对眼科医生们说,你们犯了同样的错误, 你们的研究没有将手术治疗方法与视觉训练方法对比,因此也不能说明手术比训练更有 效,住在透明房子里的医生们最好不要乱扔石头虽然眼科医生质疑我们对视觉训练发展所作的贡献,虽然他们对这一领域无所建树,但
5、是事实却是公众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关注,白宫为此专门发表声明,将 8月定为“视觉 与学习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视觉治疗是庸医的骗术,那么为什么它会有广阔的市场 生存空间?视光师并不是第一个尝试解决学习困难问题的人,心理学家,心理医师,教 育学家都在尝试解决,为什么他们没有形成广阔的市场?这恐怕不是能用霍索恩效应(Hawthome effect工人、学生等因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而增加产量或提高成绩)来解释 生。事实是,我们视光师发现在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的确存在双眼视问题,这些问题影 响了学习的效果,我们用训练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了孩子的学习状况,这就是为 什么公众接受了我们的视觉训练。眼科学界的
6、声音(appendix 2)斜视权威Helveston撰文评价视觉训练时说:“只有在传统的光学手段和手术治疗无 效或病人拒绝采用这些手段时,视觉训练才会有用武之地。眼睛可训练的余地很小,品 状体的调节能力,视网膜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眼外肌的运动协调能力均是如此。以眼 外肌为例:除外病理状态,眼外肌在日常生活中仅发挥其全部能力的一小部分,就足以 完成所有复杂的眼动任务了。多数斜视(非麻痹性斜视)的眼外肌没有功能问题,只是 在协调上出了问题,麻痹性斜视或限制性斜视的眼外肌收缩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由于 Hering s定律的作用,训练这些麻痹的肌肉会使斜视角更大, 所以视觉训练在这里没有 用武之地。
7、从历史角度说,是眼科医生培养了视轴矫正师。视矫正师进行的视觉训练是在眼科 医生监督下,在有限领域内进行的,视轴矫正师的任务有三:(1)训练病人代偿隐斜;(2)训练病人提高对间歇性斜视的控制能力;(3)恒定性斜视的术前术后测量。当时视觉训 练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仅训练有或曾经有过正常双眼视的病人。理想的视觉训练对象应 该是这样的病例:有潜在正常的运动和感觉融合、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双眼视力、身体 健康、愿意手术、良好的依从性及主观症状是由双眼视问题引起。Roper-Hall回顾75年视觉训练历史时指出:早期视觉训练强调扩大融合和训练病人控制斜视角,以后又热衷 于脱抑制训练(Anti - suppre
8、ssion treatment) , 20世纪60年代脱抑制训练达到全盛时 期。70年代,由于电生理检查、光学检查手段快速发展,视觉训练渐渐淡出主流。目前, 脱抑制训练仅用于有正常视网膜对应,有正常融合功能,眼位间歇性偏斜的病人。视光师扩大了视觉训练的应用范围,Ciuffreda 宣称:视光学的视觉训练是一组高度特异性,连续性的感觉运动刺激,通过视觉行为矫正来达到治疗非斜视性双眼视觉疾病(调节、集合异常)的目的,此类疾病发病率很高,调节异常达到 16.8%,集合异 常位25%,应用视光学的视觉训练可以治愈这些问题, 调节异常治愈率为80%100% 集合异常治愈率70%100%-我不禁要问:(1
9、)、非斜视性双眼视觉疾病的发病率真的有那么高吗?或者这仅是一系列煽动性 (Provocative )检查和一系列诱导性(Leading)问题后的结果?(2)、视觉训练的治愈率真的有那么高吗?如果有,究竟是什么被“治愈” 了?(3)、病人为这一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付出上千美金的花费值得吗?以下四点说明了眼科界对视觉训练的态度第一、眼科医生并有放弃视觉训练,只是有限的使用,而不像视光师溢用视觉训练, 因为目前看,视觉训练仅对集合不足有效,而不是像某些人宣传的那样处处有 效。第二、诊疗技术的提高,光学手段的丰富,给了眼科医生更多的选择,相比之下视觉 训练已不再有什么优势。第三、因为眼科医生拒绝病人不合理
10、的、“边缘化”的要求,加之市场大量的宣传称“视觉训练是边缘学科,能解决传统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使得视觉训练大行其道。第四、视觉训练适应症的症状模糊,这为视光师提供过度医疗服务提供了机会。对比双方的争论,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有争论存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一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能说明视觉训练在处理各种双眼视疾病时是否有效,是否 比其他方法更有效。目前双方仅存的共识就是视觉训练对集合不足有效,但如何训练,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案,Von nooden的观点更富有中庸之道,在认识视觉训练时,既不要做虚无主义者(nihilism ),否定视觉训练的所有价值,只追求斜视治疗的美 容效果
11、,也不要做狂热的宗教主义者(religious zeal) ,不惜任何代价,用视觉训练去消灭每个病人的知觉异常,建立正常的双眼视(appendix 3)。本手册选用的诊断标准、训练程序均来自美国国家眼科眼研究所(National Eye的训练手Institue NEI) 赞助项目 Convergenece insufficiency Treatment Trial(CTII)册,并得到了项目负责人的允许,在此表示中心感谢。视疲劳屈光源性?眼外肌源性?症状不消失遮盖单眼.症状消失屈光性视疲劳?检查调节近点老视?矫正屈光不正调节木足?调节合并集合不足?集合不足的诊断标准1、CI症状的主观评分序号阅
12、读或近距离工作时你是否感觉有从未极少有时经常总是1眼睛疲劳2眼部不适3头痛4困倦感5注意力不集中6阅读时记不住阅读的内容7复视现象(双影像)8阅读文字移动、跳跃,游弋、波动9阅读速度慢10眼痛11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总是感觉眼酸12眼周牵拉紧张感13文字时而模糊时而清楚14阅读窜行15反复阅读同一行文字各栏得分x 0x 1 =x 2 =x 3 =x 4 =总得分方16分为阳性结果2、CI的客观检查 视力:远近矫正视力0.8看近隐 斜角(DN)大于看远隐斜角(DF)至少4a正融像性集合(PFV不足,采用如下2个标准:(1) Sheards 标准:PFVk 2DN最小PFV#裂点5集合近点(NPQ
13、6cm立体视 500”训练顺序(vision therapy sequence)集合不足(CI)的训练分三个阶段,共12周。、阶段 1 (phase 1 )第12周绳球操 1 B Brock String, Level 1)纯球操 2 (Brock String, Level 2)字母表操 1 (Letter Chart Accommodative Rock level)第34周集合训练卡片1 (Barrel Card) 集合训练卡片 2 (Life Saver Carel)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 1 (Computer Orthoptics HTS level 1)调节训练 1:松散透镜操(Lo
14、ose lens Accommodative Rock level 1)二、阶段 2 (Phase 2)第56周离心圆卡片(Eccentric circle )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 2 (Computer Orthoptics HTS level 2 )字母表操 2 (Letter Accommodative Rock Level 2第78周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 2 (Computer Orthoptics HTS level 2 )调节训练 2:松散透镜操(Loose lens Accommodative Rock level 2)三、阶段3第9-10周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 3 (Computer
15、 Orthoptics HTS level 3 )离心圆卡片(Eccentric circle )双眼调节速度(Binocular Accommodative facility)第10-12周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 3 (Computer Orthoptics HTS level 3 )离心圆卡片(Eccentric circle ) 双眼调节速度(BinocularAccommodative facility)训练计划阶段一大体集合(Gross Convergence)训练项目训练目标完成日期绳球操 1(Brock String, level 1)近点小球达到2.5cm绳球操 2(Brock S
16、tring, level 2)集合近点达到2.5cm集合训练卡片1(Barral Card)3秒钟内融合每个视标,并保持融合5秒,不同视标间交替注视达到 10次。正融像性集合(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训练项目训练目标完成日期立体画卡(绳圈/小丑)Vectograms(quoits/clown) BaseOut30 Base Out计算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Computer Orthoptics(RDS)RDS 大视标:45 Base Out集合训练卡片2(Life Saver Card)清晰看到4行视标,维持融合5秒单眼调节(Monocular Accommoda
17、tion)训练项目训练目标完成日期调节训练 1;松散透镜操(Loos lens AccommodativRock)+1.50/-3.00D 维持清晰,10周/分调节训练 2;字母表操(Letter Chart Accommodation)交替阅读近字母表(距离和年相适应)和远 字母表(距离3米)时视标清晰。阶段二平滑快变融像性集合(Ramp Fusional Vergence)训练项目训练目标完成日期立体画卡(绳圈/小丑)Vectograms(quoits/clown) BaseOut25a Base Out, 12A Base In(字母 L)。计算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Computer O
18、rthoptics(RDS)RDS 大视标:45a Base Out , 12A Base In裂隙尺(Aperture rule )3(f BaseOut(12片),1夕 Basein (6号卡片)离心圆周卡(Eccentric circle )30a Base Out , 15A Base In单眼调节(Monocular Accommodation)训练项目训练项目训练项目调节训练 1;松散透镜操(Loos lens AccommodativRock)+2.50/-6.00D 维持清晰,10周/分调节训练 2;字母表操(Letter Chart Accommodation)交替阅读近字母
19、表(距离和年相适应)和远字母表 (距离3狗时视标清 能完成10周/分。阶段三跳跃快变融像性集合 (Jump Fusional Vergence)训练项目训练项目训练项目立体画卡(绳圈/小丑)Vectograms (quoits/clown) BaseOut在25 BO/12 BI用欧变化时保持融合,10周/分。计算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Computer Orthoptics(RDS)在45a BO/15a BI跳跃变化时保持融合。裂隙尺(Aperture rule )使用8ABO/f BI翻转棱镜,交替阅读8号集合 训练卡(28 16 BO和号分开训练卡(2 14aBI),能保持视标清晰、融合
20、,完成10周/分。离心圆周卡(Eccentric circle )使用交叉融合两卡分离到12cm;使用非交叉融合两卡分离到6cm,两者交替时:两卡分离6cm,能重复20次。松散棱镜速度训练(Loose Prism Facility )阅读40cm0.6(20/30)视标,使用/不使用25 BO(集合训练),使用/不使用12八BI (分开训练),在保持清晰双眼单视情况下完成至少10周/分。双眼调节(Bionocular Accommodation Facility)双眼调节速度训练(Bionocular Accommodatidnacility )阅读 40cm 0.6(20/30) 视标,使用
21、 2.00D翻转透镜,在保持清晰双眼单视情况下完 成至少13周/分。集合不足的训练:阶段1本阶段主要训练大体集合(Gross Convergence )X 正融像性集合(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 ) 单眼调节(Monocular Accommodation)大体集合(Gross Convergence)一、绳球操 1 (Brock String, level 1)1、目的(1 )训练病人对双眼集合、分开运动的感觉 能力。(2)提高病人自主集合运动的能力(运动的 幅度及速度)。(3)恢复病人正常的集合近点。2、使用设备(1 )球纯(Brock String)(2) -
22、 2.00D 翻转透镜(flip lens -2.00D )3、设备设定(1 )使用红绿两球,绳长1 m;(2)纯一端固定,病人持另一端,将其拉紧, 纯末端至于鼻尖之上。(3 )绿球距离病人30cm,红球距离病人60cm4、训练步骤(1 )要求病人注视绿球,此时由于生理复视的 作用,病人应看到一个绿球,两个红球, 两条绳相交于绿球。(2)要求病人注视红球,同样由于生理复视的作用,病人应看到一个红球,两个绿 球,两条绳相交与红球。(3)向病人说明生理复视是保持训练有效的重要知觉反馈因素,当病人使用双眼注视,且注视点位于小球上时,小球前后的线缆将呈现“ x”状,x的交叉点与 小球重合。如果病人反映
23、将注视点保持在小球之上, 但是x的交叉点位于小球 之后,则说明病人的注视点过远,应提醒病人将 x的交叉点与小球重合。(4)如果病人感觉将x合交叉点与小球重合很困难,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暗示病人感觉小球在接近自己(近感辐辕)。 要求病人用手指触及小球,手眼协调可以帮助病人保持双眼单视。 使用2.00D翻转透镜刺激调节性集合。(5 ) 一旦获得了看近和看远的融合能力后, 这时要求病人注视近处的绿球5秒后再 注视远处的红球5秒。(6)重复3次后,将近处的绿球移近5cm而远处的绿千保持在6 0 cm处。(7 )要求注视远处的红球5秒后再注视近处的绿球5秒,重复1 0次。(8 )继续移近绿球(每次5 c
24、m),重复步骤7 ,直到绿球位于鼻尖前2 . 5 cm5、训练终点(1 )病人可以持续注视鼻前2 . 5 cm处的绿球。(2)病人可以明显感觉出双眼集合、分开时的不同。二、绳球操(Brock String, level 2) 1、目的(1)进一步训练病人对双眼集合、分开运动的感觉能力。(2)进一步提高病人自主集合运动的能力(运动的幅度及速度)。(3)加快恢复病人正常的集合近点。2、使用设备(1 )球名电(Brock String )(2) 2.00D翻转透镜3、设备设定(1 )使用红绿两球,绳长1 m(2)纯一端固定,病人持另一端,将其拉紧,绳末端至于鼻尖之上。(3)绿球距离病人2.5cm,红
25、球距离病人1 m=4、训练步骤(1 )要求病人注视红(1 m),此时由于生理复视的作用,病人应看到一个红球,两个 绿球,两条绳相交于红球。(2)要求病人缓慢的移动注视点,直到绿球(2.5cm)(3 )当病人注视点可以稳定于绿球上时, 要求病人再将注视点 缓慢的移回到红球(1m), 如此重复20次。(4)移除红球和绿球,要求病人双眼从 1m处逐渐集合至2.5cm处,并且能感觉出不 同位置时“ x”形状的线绳。5、训练终点(1 )病人可以轻松持续注视鼻前 2.5cm处的绿球。(2)病人可以明显感觉出双眼集合、分开时的不同。、集合训练卡片(Barral Card) 1、目的(1)训练病人对双眼集合、
26、分开运动的感觉能力。(2)提高病人自主集合运动的能力(运动的幅度及速度)。(3)恢复病人正常的集合近点。2、使用设备(1 )集合训练卡片(Barral Card)(2) 2.00D翻转透镜3、设备设定(1 )病人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卡片一端的下缘(2)卡片另一端抵病人鼻尖,病人下颌略抬起,使卡上的小视标距离眼最近。4、训练步骤(1)要求病人注视卡上最远的大视标,此时病人感觉到视标为红绿相混合。(2 )病人报告中视标和小视标红绿各两个。(3)要求病人注视中视标5秒,再注视小视标5秒,当病人注视一个视标时,其余两 个均为红绿两个。(4)不同视标间交替注视各10次。(5)如果病人感觉困难,可以尝试如
27、下方法: 暗示病人感觉视标在接近自己(近感辐辕)。 将训练卡片稍稍移远。 使用 2.00D翻转透镜刺激调节性集合。 将卡片长度减半,减少隔离效应。5、训练终点(1)病人可以在3秒内将融合每个视标,并保持融合 5秒。(2 )病人可以在不同视标间交替注视各 10次。(3)病人可以明显感觉出双眼集合、分开时的不同。正融像性集合(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一、立体画片(绳圈 /小丑)(quoits/clown Vectograms)1、目的 提高病人正融像性集合的幅度2、使用设备(1 )立体画片(绳圈/小丑)(2 )双光源读片架和偏振镜3、设备设定病人戴偏振镜,坐于双光源读
28、片架前,将立体画片插入读片架的卡槽内,将游标读数 置于0。4、训练步骤第一步:建立融合(1)要求病人描述所见,如果融合建立,病人应报告立体画片中的某些部位凸起。(2 )立体画片左边的L和R应对齐,并且均位于黑框内。(3)如果病人不能观察到此现象,应诱导其观察到此现象。第二步:建立知觉反馈线索(1)模糊A、逐渐增加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渐 渐模糊B、降低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渐渐 清晰。(2)复视A、逐渐增加集合需求,直至破坏融合,询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变为 两个。B、降低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重新感到清晰的双眼单视。(3)近大远小(SILO Small In Large Out
29、) A、要求病人忽略立体画片左侧方框内的 L和R,集中经理注视画片内容。B、逐渐增加集合需求,要求病人随时报告看到 是单一清晰的图案,这时病人应该 感到随着集合的增加,画片图案已逐渐变小, 并且逐渐移近。C、逐渐降低集合的降低,画片图案已逐渐变大,并且逐渐移 远。D、如果病人不能感觉到以上变化,应加以诱导,如问“你是否觉得图案变 大或变 小,移远或移近?”(4 )、凸起/定位当病人建立良好的SILO感觉后,逐渐增加集合需求,并要求病人指出图案上凸起 的部分。模糊,复视,SILO,凸起将作为重要的知觉反馈线索贯穿训练始终。 第三步:集合训练(1)使用纯圈卡,将游标移至 3aBO处,询问病人是否有
30、清晰的双眼单视。(2 )如果有,再询问病人是否感觉到 SILO和凸起(3)如果有,再将游标逐渐缓慢移至 6aBO,重复询问以上2个问题,如果回答是,继 续增加集合需求,直到30aBQ(4)如果病人感觉困难,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暗示病人感觉视标在接近自己(近感辐辕) 退回到上一个集合需要量,重新建立融合。(5)病人达到30力。后,换小丑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 30ABO。5、训练终点30aBOX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三、集合训练卡片2(Life Saver Card)1、目的(1)提高病人自主集合运动的能力。(2)此项训练较为困难,应给于病人更多的鼓励。2、使用设备(1)不透明的集合训练卡
31、片 2(Life Saver Card)(2)削尖的铅笔3、训练步骤集合训练(1 )训练卡片置于鼻前40cm处。(2 )将铅笔尖置于训练卡片上,第一行两个相邻圆环之间。(3 )要求病人始终盯住铅笔尖。(4)缓慢的将铅笔尖从训练卡片上移开,向病人眼前移动。(5)随着笔尖的靠近,病人应该感觉到笔尖两侧的彩色圆环渐渐模糊,有可能有分裂 感。(6)笔尖进一步靠近,病人可能感到两个圆环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圆环,此圆环位于 笔尖下。(7)适当调整笔尖的前后位置,直到融合圆环清晰,忽略其他圆环。(8)融合圆环看上去像是从卡片表面凸起,图案亦有部分凸起(图示为)第一行,(9 )保持5秒。(10)将铅笔尖移走,努
32、力保持融合圆环单一、清晰。(11)保持10秒。(12)放松双眼,休息片刻。(13)在没有铅笔尖的帮助下,得到清晰的融合圆环,如果感到困难,仍可以借助铅笔 尖的帮助。(14)移到下一行圆环,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最后一行。(15)如果病人感觉困难,可以尝试如下方法:暗示病人感觉在看很近的物体,尽最大努力“对眼”。保持铅笔尖稳定,稍稍调整训练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融合圆环。4.训练终点(1)病人完成4行训练视标,每行均可以看到 凸起的融合圆环,并保持5秒。(2)病人可以在没有铅笔尖的帮助下完成所有训练任务。集合不足的训练:阶段 2训练内容第一部分 平滑快变融像性集合(Ramp Fusional V
33、ergence ) 立体画面 偿电圈 /、丑) Vectograms(quoits/clown)base out/base in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Computer Orthoptics(RDS) 裂隙尺(Aperture rule) 离心圆卡片(Eccentric circle)第二部分 单眼调节(Monocular Accommodation) 调节训练 1:松散透镜(Loose Accommodative Rock) 调节训练 2:字母表(Letter Chart Accommodative Rock)第一部分:融合训练一、立体画片(绳圈/小丑)1、目的(1)提高病人正融像性集合
34、的幅度 。(2)提高病人负融像性集合的幅度。2、使用设备(1)立体画片(绳圈/小丑)(2)双光源读片架和偏振镜3、设备设定病人戴偏振镜,坐于双光源读片架前,将立体画片插入读片架的卡槽内,将游标读数置于004、训练步骤第一步;建立融合(1)要求病人描述所见,如果融合建立,病人应报告立体画片中的某些部位凸起。(2 )立体画片左边的L和R应对齐,并且均位于黑框内。(3)如果病人不能观察到此现象,应诱导其观察到此现象。第二步:建立知觉反馈线索(1)模糊A、逐渐增加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渐渐 模糊。B、降低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渐渐清 晰。(2)复视A、逐渐增加集合需求,直至破坏融合,询
35、问病人是否感到视标变为 两个。B、降低集合需求,询问病人是否重新感到清晰的双眼单视。(3 )近大远小或远小近大(SILO Small In Large Out or SOLI Small Out Large In )A、要求病人忽略立体画片左侧方框内的 L和R,集合精力注视画片内容。B、逐渐增加集合需求,要求病人随时报告看到是单一清晰的图案,这时病人应该感到随着集合的增加,画片图案已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移近。C、逐渐降低集合需求,要求病人随时报告看到是单一清晰的图案,这时病人应该感到随着集合的降低,画片图案已逐渐变大,并且逐渐移远。D可能有些病人感觉近小远大。 E、如果病人不能感觉到以上变化,应
36、加以诱导,如问“你是否觉得图案变大或变 小,移远或移近?”(4 )凸起/定位当病人建立良好的SILO感觉后,逐渐增加集合需求,并要求病人指出图案上凸起的部分。模糊,复视,SILO,凸起将作为重要的知觉反馈线索贯穿训练始终。第三步:集合分开训练集合(1)使用纯圈卡,将游标移至3加0处,询问病人是否有清晰的双眼单视。(2)如果有,再询问病人是否感觉到SILO和凸起,并用笔尖指到视标,确认(3)如果有,再将游标逐渐缓慢移至 6七0,重复询问以上2个问题,如果回答是,继续增加集合需求,直到25aBQ(4)如果病人感觉困难,可以尝试如下方法:暗示病人感觉视标在接近自己(近感辐辕)。退回到上一个集合需求量
37、,重新建立融合。分开(1)使用纯圈卡,将游标移至字母一侧。(2)分开训练与集合训练步骤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形成的知觉图形较远,病人较难用笔尖定位。(3)当游标移至6-8 aBI左右时,知觉图形的位置将位于立体画片的后方较远的位置, 有些病人可能无法用笔尖定位。(4)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可以使用透明的手持读片架。(5 )将红色笔尖用胶带固定于墙面上,病人距离墙面1米左右。(6)将立体画片固定在手持读片架上,病人持读片架,距离40cmi(7)要求病人透过立体画片注视墙上的红笔尖,并感觉绳圈的位置,此时病人应感觉知觉图形位于墙面红笔尖处。(8)如果病人仍然感觉融合困难,可以稍稍走近或离远墙面,直到能够融
38、合。(9)每次游标移动三个刻度(三个字母),保持融合,直到字母“ L”5、训练终点25ABO12ABI (字母L)二、计算机视觉训练程序(随机点) 三、裂隙尺1、目的(1)增加病人集合、分开融合运动的幅度2、使用设备(1 )裂隙尺(2)细铅笔尖3、设备设定(1)按照裂隙挡板上的数字和训练卡片上的数字将挡板和训练卡片分别固定在裂 隙尺的相应位置。(2)裂隙尺一端应置于病人鼻尖处。4、训练步骤集合训练(1 )从1号卡片开始。(2 )交替遮盖病人左眼和右眼,病人应报告左眼所见视标和右眼所见视标有所不同。(3)撤去遮盖,询问病人双眼所见。(4)病人可能报告复视,或者单眼抑制,或者将双眼视标融合为一个单
39、一图案。(5 )向病人说明训练视标是获得单一清晰的图案。(6)如果病人不能融合,可以尝试如下方法暗示病人感觉视标在接近自己(近感辐辕)。将训练卡片稍稍移远。(7)若仍有困难,可以尝试使用细笔尖帮助,将细笔尖置于裂隙挡板后,要求病人注视笔尖,病人会报告看到一个笔尖和一个图案,一旦病人获得融合,即可将 笔尖撤走,经过若干次训练,病人就会在没有笔尖的帮助下融合左右图案。(8 )若病人报告获得了融合,询问病人图案的清晰程度,图片上抑制控制线是否均 出现,是否感到图案有深度感。(9)要求病人保持融合,数到 5,将视线从训练卡片上移开片刻,再重新注视训练 训练卡片,尽可能快地获得融合。(10) 每张训练卡
40、重复上述过程 5次,更换训练卡片,调整单一裂隙挡板的位置,重复上述全部步骤(39),直到12号卡片。分开训练分开训练步骤与集合训练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1)使用双裂隙挡板和画片。(2)使用细笔尖帮助定位时,细笔尖应位于训练画片之后。5、训练终点(1 )集合:保持视标清晰单一,达到 12号卡片(30A BO。(2)分开:保持视标清晰单一,达到 6号卡片(15BO。四、离心圆(Eccentric Circles )1、目的(1)增加病人集合、分开融合运动的幅度。2、使用设备(1 ) Keystone不透明离心圆卡片。(2 ) Keystone透明离心圆卡片。(3)细笔尖。3、设备设定(1)病人
41、手持卡片,或者将卡片固定在有光源的适宜读片架上。(2 )卡片距离病人40cmi(3 )两张卡片标有“ A”的一侧重合。4、训练步骤集合训练(1 )要求病人双眼同时注视两张卡片。(2)暗示病人感觉视标在接近自己,或者感觉在“对眼”。(3)如果病人感到困难,可以用细笔尖加以帮助。(4)告诉病人一旦获得融合,病人将看到三个圆。(5)要求病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中间的圆上,尽力忽略旁边的两个圆(6)询问病人所见,此时病人应该看到两个圆,一个较大,一个较小。大圆有凸起感, 距离病人较近。另外,病人将看到清晰的“ clear ”字样,如果病人没有看到以上 信息,可以稍事放松或者保持融合 5秒,以期获得清晰的“
42、clear ”字样。要向病 人特别强调,深度觉是训练效果的重要反馈线索。(7)要求病人保持融合5秒,将视线从训练卡片上移开片刻,再重新注视训练卡片, 尽可能快地获得融合。重复10次,将两张卡片分开1cm,继续上述步骤训练,直 到两张卡片分开达到12cmi分开训练(1)分开训练步骤与集合训练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知觉图形将位于卡片之后。(2)对于部分个体,能感觉到一个不透明卡片后存在一个“可见”图形十分困难,因 此对于此部分病人可以采用透明的离心圆卡片加以训练。(3)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训练伊始通常十分困难,明确标出知觉图形所出现的位置 会对病人有所帮助,病人可以面对墙,用胶带在视线水平的墙面
43、上固定一个红笔 尖,病人距离墙面1米左右,距卡片2.5米。(4)病人注视墙面上的红笔尖,感觉卡片上圆的变化。病人应该能看到三个圆。如果 不能,可以请病人稍走近或稍走远,直到看到三个圆。将注意力集中在中间的那 个圆上,忽略旁边两个圆。一旦病人能获得融合,训练步骤与集合训练相同。(5)从生理角度上讲,融像性分开运动的幅度要比融像性集合运动的幅度小,因此分开训练时,两卡片分离能达到6cm即可。(6)融像性运动的最终训练目标是在保持“ clear ”字样清晰的情况下,获得交叉融合 (Chiastopic Fusion),维持5秒,变为交叉融合再维持 5秒。(7)要求病人作以上往复训练若干分钟。5、训练
44、终点(1)集合:工作距离为40cm时,保持视标清晰单一,交叉融合幅度达到 3043。(既两卡 分离12cm)。(2)分开:工作距离为40cm时,保持视标清晰单一,非交叉融合幅度达到15BI (既两卡分离6cm)第二部分单眼调节(Monocular Accommodation)一、单一透镜操1、目的(1 )恢复病人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2 )恢复病人正常的单眼调节速度。2、使用设备(1) 调节视标卡,视标大小20/30(2) 末经切割的塑料透镜片+2.00D-6.00D,梯度为0.50(3) 眼罩。3、设备设定(4) )遮病人左眼。(5) 调节视标卡置于病人眼前 40cm.(6) )病人双手各持
45、一个镜片。(7) 起点+0.50D 和-0.50D4、训练步骤(1 )要求病人注视调节视标卡,保持视标清晰,在眼前交替放置正镜和负镜。(2)当正负透镜交替时,要给予病人足够的时间来保持视标的清晰。(3)训练目标是不考虑时间因素,病人可以在保持视标清晰的情况下交替正负镜10次。(4) 每次增加 0.50D,直至I+2.00D/-6.00D。(5) 如果病人感觉困难,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当使用负镜时,暗示病人感觉在看很近的物体,需要用力“对眼” ;使用正镜 时暗示病人感觉在看很远的物体,需要放松双眼。 降低集合需求,即当使用负镜时,可以将视标卡稍移远,直到病人感觉清晰, 再移回40cm处,当使用正镜时,可以将视标卡稍稍移近,直到病人感觉清 晰,再移回40cm处。 可以降低透镜的度数。(6) 遮右眼,重复上述步骤,训练左眼。(7) 一旦病人获得了 +1.50D/-3.00D的交替能力后,要开始速度训练,目标是要在 一分钟重复10次。5、训练终点(1) +2.00D/-6.00D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