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雨说》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84608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雨说》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雨说》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雨说教学反思雨说的叙述主角是 “雨”,它象征着一位 为大地带来春天、 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今天,小 编为大家带来了语文雨说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 欢!教学的切入口非常灵巧。利用 “唤 醒了什么 ”和 “说了什么 ”这两个 问题把学生一下子 带进了诗歌的 教学氛围中,直达 诗歌主题。纵观整节课缺点也是很明 显的。这主要是 对诗歌的讲解还不够深入,一些板 块的讲解还没有充分展开。例如:在 “品雨 ”这 个环节没有深入 讲解 “雨 为什么要教儿童 们 勇敢 地笑 ? ”“为什么要儿童 们笑 ?在”“赏雨”这个板块中,对“尝试背诵最欣赏的一、两 节诗歌,并 说说欣赏的理由 ”这 个问题的 处理

2、时,对学生所欣 赏的诗句没有加以深入的分析。在“看雨 ”和“听雨 ”的两个 环节中,对“看看这雨 ,她唤醒了谁 ?”和 “听听 这雨,她 说了什么 ?”这两个 问题也没有深入的 讲解“为什么要唤醒这些事物 ”、 “为什么要 说这些话 ”。1、把握 诗歌内容,整体 领悟诗意是诗歌教学的重要 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整体把握 其实是对诗歌的解 读,要认真阅读,理解 诗歌的写作思路,在此基 础上,鼓励学生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 验读 出自己的感受。与文本 对话,理解感受 诗歌丰富的意境,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 诗歌的意境之美。2、朱光潜先生 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我 们最好从 读诗入手

3、。品 词、析句、培养语感,对于诗 歌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在反复吟 诵、反复推敲中感受 词语的丰富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 审美情趣。学生 真正体味 语言文学的魅力,就从 诗歌开始。3、通过诗歌的学 习,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 辉,通过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现,从雨的角 度来看,学生体会到善良的内心、博大的胸襟, 给别人带来快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从 “少年儿童 ”的角 度来看, 则会看到,人的一生不 论遇到何种坎坷,都要勇敢、乐观的生活。通 过多角度的体会, 对于学生 来说,无疑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老 师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做到 “润 物细无声 ”,避 免空洞的 说教 .在品味

4、 诗歌感情的过程中 ,自然引 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 值和积极的人生 态度。4、诗歌的教学,也是 训练朗诵的最佳 时机,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适 时地对朗诵加以评点,加以指 导, 让学生学会朗 读,喜欢朗读。 书读百遍,其自 见,更何况是有感情地朗 读,品味式地朗 读呢。要多 读诗, 读好诗。1、诗歌教学中,要 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感官,就应让学生用自己心中的美来印证诗歌的内在美,而不是教师的说教 “美 ”,。形象化的手法,更适合初中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第一 块环节 “组织 学生探究朗 读这首诗的语速、语调,让学生体会 诗歌的音律美 ”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 诗歌教学中可 继续使用。2、进一步明确了主

5、动发现 的过程,其 实是学生挑 战权威的确立自我的一个 过程,也是个性展示的一个 过 程。(1) 学生学 习自主的表 现不是指 导者要求出来的,而是通 过指导者精心 设计的情景调动出来的,没有 情景就 难有学生学 习自主的可能, 难有个性 发现的可能。教 师的功能,我以为就是不断从教材中挖掘能激 发学生参与的情趣欲望的情景素材,不断 让学生去 发现感受作品里无限的 风光。(2) 教“育即是生活 ”(杜威 ),让教育生活化, 课堂设计的成功之 处在于营造情景,加以适当的指点, 让学生自主走向成功,感悟美的存在。 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比 给他们这首诗的全部更关 键。(3) 情景的 创设 ,其实就是打破主体内在的 认知与外在客 观之间的平衡 ,从而激 发其内在的欲望和需要 ,使被 动的施与成 为主动获取。 第二块环节 “发挥 想象,体会 诗歌的意境美 ” 可以设置一个新的教学情境 :如可先 让学生根据 诗的内容想 象一幅画面,然后教 师通过用画面与本 诗意境反差 较大的投影片展示,反 弹琵琶, 创设一种情景,从而达 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