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56662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 世纪将是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词】:创新意识 发展智力 发现问题 积极探求【正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世纪将是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教 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还应加强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认应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

2、励学生勇于创新。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枯 燥。为此,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才能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由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要认真对待学生提 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事物,创造 性地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六年制第十一册的圆的周长时,老师问学生“怎样 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学生通过预习会回答“用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 周,便可知道一元币的周长。”教师在肯定此方法后又提出:“怎样量 水缸缸边的圆形的周长?”可能学生会说:“用皮尺绕水缸边沿一周, 即可量出缸沿的周长

3、。”教师继续提出:“用绳子绑住粉笔旋转一周, 形成的轨迹也是圆,又是怎样量出圆的周长 ?这个问题,既不能在直 尺上滚动,也不能用皮尺量,怎么办?”教师把疑点这么一摆,激起 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带着好奇心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二、以训练思维为重点,教给创新方法。1、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 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创新。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开发、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诱发学生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并大胆的尝试,以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之 目的。如在教学“一个钢铁厂计划每天生产 800钢材,20天可以完成, 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问

4、每天增产百分之几?” 一般解法:(实 际工效-计划工效)+计划工效,算式是800X20 + (20-4 ) -800 + 800;工程问题方法,总是为“ 1”,计划工效为1/20,实际工效为 1/20-4 ,算式是:(1/20-4-1/20) +1/20。列方程解:设原计划工效 为“1”,增加工效为X,实际工效为(1+X),算式是:(1+X) X (20-4)=1 X20;简捷解法是:如果计划工效为“ 1”,那么4天完成“1X4”, 把工作量“4”摊在“20-4”天里完成就是问题的解,算式是:4+(20-4)。 通过以上的不同解法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 维角度不同,列出的算

5、式则各不相同。2、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 重要。”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更新观念,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 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只有“疑”才有 “思只有“思”才能有创新。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当授完新知识后,老师问:学 习了新知识后,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或需要提什么问题吗?被老师一问,学生又陷入沉思,并举手提许多问题。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急 需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查资料,查一查十 万个为什么,便可知道为什么?只有通过学生的质疑,才能激发自行 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乐趣。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

6、教给学生创 新方法的主阵地。教师要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学 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 展。三、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师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演示。 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 并且操作要 到位,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在书本后面剪下来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 操作

7、,并同桌讨论以下问题:从上面实验操作可以看出,两个完全一 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什么 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 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通过操作, 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边总结边板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 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 三角形底和高相等,而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II II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 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 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

8、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 满的成功。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魅 力,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四、设计开放性题,提高创新意识旧教材中的习题,绝大部分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形式严格的 封闭型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引起知识结构同 化而设计的,容易使学产生以死记硬套代替主动参与, 以机械方法代 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而适当引入开放性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 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一)条件开放:(条件多余或条件不足)如:邙维煜中学的游泳池长是 50米,宽是25米,深是2米,现 在水池的水深1 5米,水价是每立方米1 3元,这水池要交水费多少 元

9、?又如: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补充条件),妈妈和小明各 几岁?(二)问题开放:(它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如:甲队有12人,乙队有4人,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生1: 甲乙两队一共有多少人?生 2:甲队比乙队多几人?生3:乙队比甲 少几人?生4:乙队再添几人就和甲队同样多?生 5:甲队是乙队的 几倍?生6:乙队是甲队的几分之几(三)解题策略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 以用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答案也 是不唯一的。)如:选购移动电话,(a)月租50元,通话费0 3元/分钟。(b) 免月租费,通话费0?哪6元/分钟。(a)与(b)比较,请你测算一

10、 下,什么样的顾客能得到实惠?如果老师每月能承受话费80元左右,应选择哪一种,请同学们给老师最佳的选择。又如:第九册43页第九题,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 40元、60元两 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 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售出都是整十数)。设计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用已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 的开放题。把生活知识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而开放性题又有一定的深度, 具有挑战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 能力。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也是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总之,创新是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师在教学中一 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当的材料,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去讨论、去思考,让他们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