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教学反思作为我校语文组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实验课,我讲授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 18 课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课后结合董主任的讲评,反思如下: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欣赏颐和园的美,感受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 “世界遗产 ”的兴趣。与此同时学会默读课文,学习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 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 学习并体会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同时我又抓住 “仰
2、望 俯视 东眺 ” 这一写作顺序,使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思路清晰。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根据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 1、明确目标,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扫描;3、自学合作,层层推进;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5、交流资料,拓展延伸。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安排了出示本单元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再展示本课的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由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提纲一,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 再出示自学提纲二, 指导学生用读一读、 议一议的方法分组进行自主、 合作学习。在分组
3、自学过程中, 分别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纲引领学习。 细读课文时, 注重引导学生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从重点词句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同,作者描写的方法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两个拓展练习, 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 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力, 积累优美词语。 在教师总结全文后,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再次感知文章的优美语言与写作顺序时,运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形成情感共鸣。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符合整体构建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知识树的展示仅限于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而不是课上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层层理解动态生成的。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通过小组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讨论, 自由发挥, 自由想象, 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 使语文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课堂上,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仅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 还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 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去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独在专家的引领下, 一节课下来,留给自己的是太多的思考, 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在同行的帮助下,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