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试卷一六年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 年公布的 ,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2 .速度素质有、和。3 .身体训练包括 和。4 .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 和。5 .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 , 二是。6 .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 和 两种。7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把体育课分为 、和 三种类型。8 .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 和 为依据。9 .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在 和 上。10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x”表示。每小题 1分,共10分)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为了
2、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5(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6(持续法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末。()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体育教学方法:2(教材比重:3(练习密度:4(定量评价:5(体育课的结构: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我
3、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依据什么提出的,如何贯彻这一原则,3(简述少年儿童实施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4(简述体育锻炼的原理及应遵循的原则,5(制定学校年度竞赛日程计划应注意什么问题,6(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四、论述题:(共15分)论为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的计划与安排是控制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五、应用题:(共10分)一堂中学体育课(45分钟)的教材内容为支撑跳跃 (新授)、篮球(复习), 请为其准备部分选编一则活动性游戏。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2.反应速度、动
4、作速度、移动速度3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4校内竞赛、校外竞赛5经验选材、科学预测选材6定性评价、定量评价7.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8体育教学目标、任务9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X2? 3X4? 5? 6 X 7 X 8? 9 X 10 X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2、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3、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4、是评价者将课中测试的数据及各定性指标按一定标准量化后所做出的评价。5、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分配 等;四(简答题:每小题
5、5分,共30分1、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保卫者服务(1分)上述目标可通过完成如下任务实现:(1)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的“三基”(1分);(2)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 (1分);(3)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1分);(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意志品质(1分)2、依据是认识事物的规律(1分);贯彻该原则应注意:(1)尽可能利用多种直观方式、扩大直观的效果 (1 分);(2)加强运动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分);(3)加强启发式教学(1分);(4)正确处理直观、思维与实践三者的关系(1分)3、(1)注意骨
6、骼、肌肉的发展特点;(2)力量训练要大小肌肉群、局部和整体肌肉全面发展(3)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静力性练习(4)注意循序渐进,长期进行(5)注意练习后肌肉的放松(注:每一要点1分)4原理:(1)新陈代谢理论(0.5分);(2)动态平衡理论(0.5分);(3)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理论;(0.5分);原则:(1)自觉性原则(0.5分);(2)经常性原则(0.5分);(3)全面性原则(0.5分);(4)针对性原则(0.5分);(5)适量性原则(0.5分);(6)渐进性原则(1分)5(1)优先安排重要的竞赛,固定时间,便于做好充分准备(1分)(2)竞赛的时间、次数不宜过分集中,应据季节和气候特点
7、,充分利用节假日合理安排(2分)(3)竞赛计划中各项竞赛的排列顺序,以日期先后为准排列(1分)(4)每项竞赛的具体规定,应另定竞赛规程发给有关单位(1分)6(1)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点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练习任务的需要(1分);(2)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基本会做的(1分);(3)每个练习站既可采用单一的重复练习也可采用连续的重复练习(1分);(4)各练习站的练习顺序应尽可能使难易练习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进行或渐进安排(1分);(5)各站连续完成的负荷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1/3开始,练习中可逐渐增大,但最大不超过其负荷能力的 2/3(1分)。五.论述题,共15分可从下述几点加以论述:(1)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2)竞技状态的概念(3)竞技状态的形成发展规律及训练时期的划分(4)训练计划制定、安排的依据 (注,答对要点得6分,论述全面、清楚加5-7分,有创造性加1-2分。)六.应用题,共10分。应包括如下要点:(1)游戏名称(2)游戏作用(3)游戏规则(4)游戏组织(5) 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6)适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