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家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总计划教材分析:我们已经使用过五年级教材,对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现就本册教材 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做简要的介绍。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 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1 .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 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
2、书写 兴趣和书法爱好。2 .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 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 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3 .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 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 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 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 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
3、目标要明确。 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 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 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 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4 .习作教学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 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
4、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 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 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5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 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教学总目标: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 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5、。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 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 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 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6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 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 展个性,丰富
6、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 在400万字以上。8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 表达方式写作。9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10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全册教学的重点是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的教学凭借,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突 破:11 加强词语的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地理 解词语。12 重视初读的指导和训练,在精读课文
7、的教学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 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读。13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1 .习作的教学:本册共有八次习作训练,有记实作文,有所写和读后感,还有一定不提示任何要 求的自由练习习作。指导习作,突破难点,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和 练笔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说其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质 疑问难的能力,清晰表达自己理解的能力。学情分析:30教学措施:1 .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高质量的备课才能生成高效率的课堂
8、,要树立正确的备 课价值观。在备课方面,要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切实加强课堂研究,避免上课马虎, 然后搞题海战术的做法。2 .认真上课。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学时以情感人, 以饱满的热情和教学艺术点燃学生学习情感,形成规范、和谐的课堂氛围。3 .要经常听课、说课。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面对 突发状况的教学机智,以及丰富自己对于新课程、新课改的认识。4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继续发扬以往形成 的良好习惯,并做到常抓不懈。5 .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
9、,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 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6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并能迁 移运用到习作中来。7 .要求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语文素养。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摘要完成情况备注11.山中访友2.山雨2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 口语习作13回顾拓展1 5.詹天佑6.怀念母亲47.彩色的翅膀8.中华少年 口语习作25回顾拓展2 9. 穷人6国庆节7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12.用心灵去倾听8口语习作3 回顾拓展3 13. 一个地球14.瀑布的葬礼915.这片土地16.青山不老17. 口语习作4回顾
10、拓展410期中考试1117.少年闰土 18.伯父鲁迅先生19. 一面1220.有的人 口语习作5回顾拓展5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13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1421.老人与海鸥22.跑进家来的松鼠1523.最后一头战象24.金色的脚印口语习作7回顾拓展71625.伯牙绝弦26.月光曲1727.蒙娜丽莎之约28.我的舞台 口语习作818回顾拓展8期末复习19期末复习20期末考试审批意见课时计划授课时期: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1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 .过程与方法
11、: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品析优美的谛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W景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 .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 .今天我们f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 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 .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4 .让我们跟随作g探访他的好朋友。(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 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2
1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设计思路在课堂中, 运用新课标的 理念大胆地放 手让学生自己 去学习、质疑、 探究。让学生从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 .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 情。(心情好;高兴)2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桅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
13、”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 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 练习说话。(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 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 朋友的?2 .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 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1 .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 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 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2 .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那座古桥,是我要拜
14、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 德高望重的老人 唯有你依然如旧。朗读开始来学 习课文,用竞赛 的形式激励学 生的积极性,让 他们自己得到 启示,最后再尝 试自己来写。让学生 于诵读中,品味 文中优美的语 言,体会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并培养学 生良好的语感。(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 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 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
15、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布置作业:预习作业:预习课文山中访友课后作业:抄写词语,自主背诵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第一课时)1 .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清爽吟诵唱和陡峭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2 .理解课文“出门” 心情好;高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月 日 (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1山中访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
16、、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点拨法与诵读法相结合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 那座古老的 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1 .除了 “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 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
17、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2 .交流探究,品评赏读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整 体感知的基础 上,领略课文诗 化的意境,品味 优美的话百。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让学生于诵 读中,品味文中 优美的语言,体 会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并 培养学生良好的 语感。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 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 我。(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 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 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 液变成树的汁液,在
18、年轮里旋转、流淌。(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 自然的感受)(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2)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 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 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 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
19、的男高 音多么有气势(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 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播 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道: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 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 向泥
20、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 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 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 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 恩泽?(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 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1、(4)齐读一遍。(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让学生自己 得到启示,最后 再尝试自己来 写。1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 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2 .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1 .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布置作业:预习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课后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板书设计:1山中访友第二课时走进这片树林:作者的联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2*山雨教学目标:1 .知识与
22、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结合朗读、品味。教具与学具: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磁带。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 .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 “山里的朋友”,展 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 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2 .揭示课题山雨,带
23、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 .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 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2 .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3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 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1 .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 .练习说话,朗读品评。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 有节奏的)(2)就带着这种静
24、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思路谈谈对 课文的初步 印象。朗读引 导学生把课 文读正确、 读通顺。利用磁带帮助学生很好地(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理解课文, 给学生以听 觉的感受, 引起学生情 感上的共 鸣,被山林 的美景深深 地吸引住。1 .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 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2 .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3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 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
25、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 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 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a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b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 请同 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教师配乐范读。带着遐想朗读。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 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 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 过这水淋淋的绿
26、,便很难忘却。(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 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布置作业:预习作业: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课后作业: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板书设计:2*山雨雨起 悄悄雨中 神奇雨后 韵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3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
27、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喜欢的语句。2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 灵对话”教学重点:弄清作者“游历”的过程,理解两个场景中草虫的活动,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 灵的情怀。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讨论法、结合朗读、品味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录音一一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1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2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 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
28、们 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 的乐趣吧!(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 .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 解决。)2 .寻觅作者的踪迹。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 ( 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1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2 .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 .接读课文,简单评价。2 .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设计思路针对教 学重点的切 入点读说训 练全文梳 理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
29、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 据。)预设:“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启意的?布置作业:预习作业:预习课文3草虫的村落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3草虫的村落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3草虫的村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2 .过程与方法: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
30、察大自然,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弄清作者“游历”的过程,理解两个场景中草虫的活动,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 灵的情怀。教学难点:弄清作者“游历”的过程,理解两个场景中草虫的活动,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 灵的情怀。教学方法:朗读品味、结合点拨教具与学具:关于重点句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 .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 .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肩关内容上的疑问。(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1 .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预设内容:(1) “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谛言”你能读懂作者
31、的心思吗?(抓住“真想” “可惜”)把这种心思读出来。(2) “甲虫音乐家们全未申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 般流了出来”。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听录音 虫鸣,读句子。设计思路复习旧 知体会作 者丰富的想 象和独特的 感受。(3)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 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
32、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通过回 顾课文内 容,提点总 结此文不同 的表达方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出示课文开头:“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 己。”(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 交流,讨论、总结)(三)、积累语言1 .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2 .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3 .背诵摘抄的内容。4 .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四)、回归整体,拓展延
33、伸1 .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 情趣。2 .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 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 享。3 .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布置作业:预习作业: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课后作业:背诵摘抄的内容。板书设计: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真想”“可惜”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星期)教学内
34、容或课题:4 *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的透漏出自己的情感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教学重点: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朗读、结合概括教具与学具: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做成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展示,揭题导入1 .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二)、简介索溪峪(三)、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2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5、,读通顺句子。3 .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4 .抓题眼,引入研读。(四)、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1 .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 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 ?(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 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 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赏析“山是野的。”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 “山是野的” 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
36、、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设计思路结合实 际情况,学 生畅所欲抓住重 点深入体会 课文内容。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 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大、百丈峡,它 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d有感情朗读,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赏析“水是野的。”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
37、绕 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 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o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 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 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 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 ”“返朴归真”是什么 意思?(“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
38、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 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当学生 汇报出自己 的学习收获 的时候,老 师出示课件 亲眼目睹索 溪峪的水 “野”体现 在哪些方 面。(2)合作读。(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 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
39、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 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 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 中的愉快的心情。2、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 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 布置作业:预习作业:预习课文4.索溪峪的“野” 课后作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板书设计:4.索溪峪的“野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野物是野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通
40、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 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 作。教学难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方法:讨论教具与学具: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
41、,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设计思路回顾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 生的生活经 历来为习作 做准备。充分运 用前一节课 的知识来写 作。(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 .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 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 .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至心勺、 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
42、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 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 .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 .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 .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 .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 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 .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 说听后的感受。第二、三课时习作(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 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 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
43、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选择其中的一 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 .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 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 .大胆构思,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XX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 蟀在唱歌;听雨;游X XX3 .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
44、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 导。2 .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 .组内互读互改。(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 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 .学生交流评议。3 .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 用联想和想象。(五)、再次修改,誉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布置作业:预习作业: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课后作业: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自 由发挥,注 意同学问的 交流。板书设计:我是一棵XX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X X X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小记:课时计划授课时期: 月 日(星期)教学内容或课题: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内容: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 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