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14775 上传时间:2021-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论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的成功之处3第一节对历史风俗文化改编成功3第二节对小说主体精神改编成功5第三节对影视基调处理改编成功5一、震荡人心的英雄气概6二、浓厚醇郁的民俗风情6三、深警人心的悲剧色彩6第二章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的不足之处7第一节部分主要人物情节及性格的改编7一、为什么改变成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8二、为什么安排梁山好汉中林冲是第一个死的8第二节对原著部分故事情节删减的改编9第三节对原著中智谋、计术丰富内涵的发掘和表现的缺失. 9第三章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新乡学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在中华民族肥沃的文化沃土中,催生出一部部经典的文学名著。随着时代的 发展,它们或多或少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央视版水浒传就是其中一 个杰出代表。央视版水浒传改编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改编者对原著主题 思想把握较好,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形象 而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梁山农民革命斗争的史实。但对原著的改编也存在有不足 之处。应该用一种理性的观点来看待对文学原著的改编问题。关键词:央视版;水浒传;改编;成功;不足9ABSTRACTIn the Chinese culture fertile soil fertile, gave birth to

3、 a classic of literature.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was adapted into a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more or less onto the screen. CCTV version of Water Margin*1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CCTV version of HWater Margin adaptation reason for success. Because the adapter better gr

4、asp of the original theme, character performance of the head, the story of ups and downs, exciting,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t the end of Liangshan facts peasant revolutionary struggle.But there are also original adaptation inadequate. It should be a rationa

5、l point of view to look at the original literary adaptation problems.Key words: CCTV version; Water Margin; adaptation; success; inadequate第一章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的成功之处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改编的,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经典电视剧 水浒传,在1998年春节前后搬上荧屏,电视剧播放过程中,在全国观众中引 起了很大反响,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电视收视率,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可以说, 这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先后改编和制作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 义三

6、部经典的鸿篇巨制的电视剧后,取得的乂一个很成功的电视剧。 第一节对北宋社会风俗文化改编的成功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水浒传电视剧,比较全面、真实地向观众反映了我国 北宋时期的社会风俗文化,把距今八百多年的丰富多彩的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向观众做了详尽、形象的展现,泛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做 一下具体分析。一,从电视剧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今天每天都会去的早市在宋代就出 现了。比如在电视剧水浒传在“吴用智取大名府” 一会对早市就有记教,不 过稍显简略:这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取出,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 只听放灯,便来赶趁。不移时,楼上鼓打二更。时迁上到楼上,只做买闹鹅儿的,各

7、处阁子里去看。撞见解珍解宝,拖着钢义,义上挂着兔儿,在阁前站 着。梁山好汉为智取大名府,不少都乔装改扮成赶趁夜市的小商小贩了。早市见 于水浒传“宋江怒杀阎婆惜”那回,写到宋江被阎婆惜晾了大半夜,挨到五 更天,出得阎婆惜家门:“忍那口气没出处,一直要奔回下处来。却从县前过, 见一碗灯明,看时,却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那老儿见是宋江来,慌 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来得早?宋江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王公道:押司必然伤酒,且请一盏醒酒二陈汤。宋江道:最好。就凳上坐了,那老 子浓浓的奉一盏二陈汤,递与宋江吃。”这里写了郛城县的早市,而“石秀智杀 裴如海” 一回也写了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早市:”

8、却说本处城中一个卖糕粥的王 公,其日早挑着担糕粥,点着个灯笼,一个小猴子跟着出来赶早市。”两处早市, 一个是县城里的,一个是州城里的,反映了宋代城市的早市现象。如二,现代足球原型的蹴鞠,在北宋社会中已经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强身健体 的活动,由以蹴鞠为线索直接引出了水浒传一个重要的反派人物,那就是 打击、陷害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的高俅。由市井混混出身的高俅在第一回 中就出现了。然而第二回出现的时候,已经晋升为林冲的顶头上司,主管军事的 太尉了,人称高太尉。在北宋代时期确实有高俅这个人。高俅于政和七年(1117 年)由殿前都指挥使获得武官最高行政级别的太尉,宣和四年22年)乂被授予 开府仪同三司

9、这个级别更高一些的待遇。这个官职有宰相之名,但不能行使宰相 的职权,唐、宋时称之为“使相”,可谓位极人臣。蔡京与高俅其他儿人把持当 时朝政,对上欺骗隐瞒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对下排挤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大臣,北 宋王朝的腐败在此时达到了顶点。在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事的前一天夜里,一曲映 射讽刺当时社会腐败的歌谣在东京城里悄然传唱开来:“杀了槿蒿割了菜,吃了 羔儿荷叶在。”“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槿蒿”“筒”指掌握 最高军政大权的大宦官童贯,“菜”指宰相蔡京,“羔儿”指高俅(高二,俅排 行老二),“荷叶”指何执中,因趋附蔡京,当时正与蔡京并居相位。靖康元 年(1126年),北方的金国派兵南下

10、攻打北宋,一直打到北宋首都开封城外,当 时的皇帝徽宗为了自保让位与自己的儿子,高俅与蔡京等当时的大奸臣也都跟随 宋徽宗向南而逃。当时一些主战派的正直大臣与太学生陈东联名向宋徽宗上奏逮 捕童贯一伙六大奸臣与高俅,明正典刑。但当时的宰相李纲看来这一做法稍欠稳 妥,但是为了防止高俅等人挟持宋徽宗发生历史上出现的政变,李纲就代表当时 的皇帝宋钦宗劝宋徽宗等人返会开封,高俅一伙正因为如此才逃脱一死。俗话说 死罪难免活罪难逃,高俅被朝廷罢免官职,在其罢官后不久,高俅就病死。死后, 当时清议认为高俅“以幸臣蹬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 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遂剥夺其开府仪

11、同三司之职。人们眼中的“幸臣”,指的是高俅以踢得一脚好蹴鞠,一开始就获得了还是 赵王的宋徽宗的赏识,遇到了生命中的大贵人,从此平步青云,由一个市井小混 混跻身于北宋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小说水浒传中写到: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 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 最是踢得好脚气琵,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空。后来发迹,便将 气空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 朴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城里城外 帮闲。应当说高俅踢蹴鞠的技术在当时的东京城里还是很高的,他能将“气空一似 镖胶粘在身上”,

12、不落地。在水浒传第二回中,王进说高俅“原来正是东京 帮闲的圆社高二”,这里的圆社,乂称齐云社,是东京城有名的蹴鞠俱乐部。东 京开封府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两宋之际人庄季裕说:“昔 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他说北宋时开封有“数百万家”, 可能有些夸张,但当时的人口如加上驻军、流动人口,应有100多万。踢蹴鞠是 当时北宋社会比较流行的户外活动,吸引了很多蹴鞠爱好者们的参加,众所周知, 宋徽宗就是一个蹴鞠爱好者。高俅凭着一脚“鸳鸯拐”,赢得宋徽宗的欢心,111 此命运突变,直上青云。与高俅一样在宋徽宗当政期间有一位宰相叫李邦彦,虽然自己能力平庸但喜 欢承顺风旨,政绩上

13、没有任何作为。在金朝军队打到东京围困东京的时候,他力 主通过割让北宋王朝的疆土向金军求和,此言一出立马受到一个名为陈东的太学 生的抨击,斥之为社稷之贼,在李彦邦退朝回家的路上,乂被得知其言论的东京 市民围攻,“群指而大诟,且欲殴之,邦彦疾驰得免”。李邦彦人称“浪子宰相”, 史称“邦彦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然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 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他也是一位蹴 鞠高手。宋代的蹴鞠可谓是一个全民的运动,这项运动上至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徽宗、 下至民间普通仃姓都能踢上几脚。皇家园林的琼林苑宴殿之南,就是市民击球的 场所。当时组成了许多击球俱乐部,齐

14、云社乂称圆社,最为著名,有“若论风流, 无过圆社”之说,这里的“风流”应作“影响”“名声”解释。一时也涌现了不 少球星,如王齐叟“以蹴鞠驰天下名”。这些北宋时期的社会活动不仅赢得了文 学名著的广大电视观众,而且极大地普及了北宋社会历史知识,尤其是北宋末梁 山农民革命斗争的史实。从这个意义上看,水浒传的影视改编,对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是水浒传影视改编的成功之一。 第二节对小说主体精神改编成功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对原著的主题精神把握得较好。剧作首集以“高 俅发迹”开篇。将高俅受到宋徽宗的宠信,由浮浪子弟发迹为东京殿帅府太尉, 以官挟私,逼得教头王进弃家携母逃走延安府。这段

15、故事开宗明义,揭示出“官逼 民反”这一中心主题,突出了 “乱自上作”的命意。在以后的集子中,基本上按照 原著的情节,以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等一系列的英雄相继被迫起义的过程, 深刻揭示出朝廷中奸臣当道,政治黑暗的北宋王朝的现状。其中以高俅、蔡京、 童贯为代表的奸臣,他们之间互相纠结,和分布在地方州府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 遥相呼应,结成一个上下勾连,纵横贯通,对人民残酷压榨、搜刮的统治体系,这就 是北宋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社会根源。后面诸集,突出宋江一心招安, 报效朝廷,企图名留青史。然而,宋江的招安之路却是极其艰难。宋江跟他的梁山 兄弟从招安的一开始就一直遭到上自高俅、蔡京奸臣,下

16、至虞侯、歹吏的歧视、 凌辱和陷害。最后,梁山起义军终以死散殆尽的悲剧结束了他们悲壮的一生。对 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封建统治集团听信奸臣谗言,残害忠良,屈杀功臣的毒辣本 性及其阴谋和行径,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也为起义军投降朝廷,心存幻想总结 出沉痛的血的教训I。剧作自开篇至结尾,思想内容符合原著的命意,是很值得肯定 的。第三节对影视基调处理改编成功电视剧水浒传成功之三,是基调处理较恰当,使整个改编的剧作,呈现出 令人称道的三个特点:一、震荡人心的英雄气概。剧作通过晁盖、阮氏三雄、林冲、武松、李逵等 十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使电视剧大半部分贯穿着一种壮烈、凛然的阳刚之 气,不怕官、不惧上的大无畏

17、的抗争精神,感人肺腑的道德情义,超乎寻常的智谋 勇力。那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歌,更使梁山群雄的英雄豪气,得到很 好的概括和升华,歌曲雄浑,撼人心脾!二、浓厚醇郁的民俗风情。剧作通过电影手段,运用画面和人物形象,将八白 年前的北宋民情风貌,一幕幕展现在观众面前,在镜头的画面中,上自天文地理、 典章制度、社会风尚,下至风土人情、小说戏剧、诗词歌赋;从勾栏瓦舍、琴棋书 画,到市井风物、文物古董;从人间尘世、俗气凡人,到仙子道士、三教九流,无 奇不有,无所不包。所有这一切,都在电视剧中有具体、生动、详赡的表现,使整 个电视剧具有浓厚醇郁的民俗情韵四。有人认为央视版水浒传在服装道具上 不符合北宋当

18、时的现象,其实我个人觉得编者在这方面上是做了很大的考究的。 人物的穿戴要符合人物的年代和身份。在这一点上,央视版水浒传乂突出了 它的写实风格。三、深警人心的悲剧色彩。本来,梁山起义军攻占州府,三败高俅,吓得宋徽 宗夜不安寝,完全可以打进东京去,把李逵嘴里所谓宋朝的“鸟位”夺过来。然而, 宋江为了梁山兄弟们的以后着想,力排众异接受朝廷的招安,招安后乂向朝廷主 动请求去镇压王庆田虎方的起义。央视版水浒传在表现宋江与晁盖在招安问 题的分歧上做到了顶点。比如在晁盖临死前与宋江那次谈话、李逵怒撕圣旨等多 处场合,去表现宋江的招安心迹,以及一批好汉对招安的不满。改编者这样改编为 原本已具备的悲剧性上,乂浓

19、浓涂上一层悲剧彩色。特别是电视剧重点突出起义 军众好汉在打方腊时.,或中枪落马,或身残臂断,或万箭穿身,或崖坠骨碎,损兵折 将的具体情况,以及“奏捷”之日,仅剩将佐三十六员,接着鲁智深座化,武松出家, 燕青飘然而去,其他兄弟病的病死的死。最后以卢俊义吃御膳,宋江饮御酒,李逵 喝慢性毒药酒死去,吴用自缢于忠义堂前作结局。悲剧的情调随着剧情的发展愈 来愈浓重,悲剧的结局一步步逼近观众,这一幕幕的电视画面,形象而深刻地警人 深思:为什么声势如此浩大的梁山农民起义军,一旦走上招安之路,只能以悲剧告 终?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在上述的表现上是值得肯定、称道的。:第二章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改编的不足之处第一节部

20、分主要人物情节及性格的改编所谓有得必有失,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在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较 大的缺陷。人们已比较明显感觉到的,如人物的表现,一:电视剧里部分人物形 象的塑造上,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还有部分人物情节的表现上与原著差别较 大。二:编剧在对小说改编时,对小说中的部分情节删减较多,三:原著中智谋、 计术丰富内涵的发掘和表现的缺失,而这个缺失,本是决不应有的疏漏。一、为什么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比如擒方腊,到底是谁擒获的?小说中是鲁智深在帮源洞山路上,遇到了在 乌龙岭战败而逃的方腊并擒住了他。然而在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中却改编成 了一场生动的历史典故“武松单臂擒方腊”,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21、。这个典故 在古代历史传说中可能存在,但毕竟只是传说,难登大雅之堂。也很难被观众所 接受,毕竟人们认同的是原著情节。而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是被武松单臂擒住 的,为什么要这么改变呢?但通过查资料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原因是水浒有7 个版本,最详细的版本中有两个结局:一个是武松擒方腊,一个是鲁智深生擒的。 原因是这样的(根据版本来说):武松擒方腊的版本是因为林冲被气死了,林冲 是鲁智深最好的兄弟,林冲死了,鲁智深也心灰意冷,在大相国寺真的出家了。 鲁智深擒方腊的版本是因为林冲没有被气死,跟随宋江出征,鲁智深也跟着一起。 而这个版本,鲁智深出家时方丈就参破了鲁智深的一生,说他日后能成就功名, 并能修成正果,

22、所以,方腊被鲁智深生擒就是为了印证这番话。央视这样拍也 就是说他选用林冲被气死、鲁智深真的出家那个版本,所以就由武力跟鲁智深相 当的武松来完成捉方腊的事了。央视版水浒传的编剧为什么编排豹子头林冲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第 一个离开众兄弟而去的。在电视观众和小说读者心中林冲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然 而正是这一有着威武高大英雄形象的林冲却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第一个死 的,有人肯定难以接受。在剧中林冲第一个死虽然符合人之常情,但事实上却不 能简单的如此定性,正因为这一情节过于戏剧化,反而让观众觉得可信度不高, 使林冲这个人物形象与前期其表现有太大的差距。观众心目中的八十万禁军教 头,豹子头林冲竟被改编成

23、被活活气的吐血而亡,林冲确实和高逑有不共戴天之 仇,可林冲肯定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不然肯定当不上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恨高逑不假,但他绝不会因宋江放高逑而变成那样。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在建 功立业之前被活活气死了,使人产生莫大的惋惜。但仔细思考后感觉导演这么改 编可谓是用心良苦。其实林冲是梁山第一个死的且是被活活气死的这一说法,央 视版水浒传并不是第一个。最早的来源是评书大师田连元先生的长篇评书水 浒传,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评书很多和原著略有不同,林冲被气死就是田连元 先生做出的改编,一是为了批判宋江的招安给梁山好汉带来的不利影响。央视版 水浒传的编剧其实是借鉴田连元的评书,在剧情上作出了修改

24、。这样改动有何目 的呢?第一:能够深刻的表现出林冲与高俅的矛盾之深,第二:避免了诏安之后 高俅可能对林冲做一些报复性行为而带来的麻烦。第二节对原著部分故事情节删减的改编央视版水浒传对原著中的部分情节省略较多,如:北征辽国,平定田庆、 王虎叛乱,两赢童贯等都没有任何的剧情,部分读者可能觉得少了点什么。作 为普通人的我们都能看到这一点,那些大导演肯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之所以省 去是因为在这些所谓的战争中梁山英雄都是以不费一兵一卒大胜而归,反复表现 的话难免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产生反面效果。在剧中林冲第一个死虽然符合人 之常情,但事实上却不能简单的如此定性,正因为这一情节过于戏剧化,反而让 观众觉得

25、可信度不高,使林冲这个人物形象与前期其表现有太大的差距。观众心 目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竟被改编成被活活气的吐血而亡,林冲确实 和高逑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林冲肯定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不然肯定当不上八 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恨高逑不假,但他绝不会因宋江放高逑而变成那样。鲁智深 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就半路出家,撇下梁山的众兄弟们。电视剧不拍摄远征辽国, 镇压王虎、田庆农民起义也算了。公孙胜竟也被改编成不辞而别,就这样离开了 梁山,这怎么可能!在宋江等人招安后进京驻守在陈桥驿,高俅派自己亲信李虞 候故意刁难梁山军队,以取得梁山军队乃草匪的证据,来达到自己阻止梁山招安 的目的。李虞候与一个小卒发生了冲

26、突,杀了李虞候,才有了后来宋江挥泪斩小 卒一节,小说原著中的小卒本是属于项充部队里的一个小头领,电视中竟然被改 成了三阮的部队,而且了有了姓名一何成,这一下子突出了以宋江为首的招安派 和一阮是三兄弟为代表的斗争派之间矛盾。电视剧后期奉命征讨方腊,拉开了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梁山好汉牺牲的序幕。期间演绎的梁山好汉之间的那种英雄无畏的精神和彼此之 间的兄弟情义,很符合原著的人物性格,比如孙二娘舍命救武松,虽不能考证是 否合乎原著的人物行为改编的还是比较好看的。战死,更有戏剧性,我觉得这样 :9第三节 电视剧对智谋、计术在梁山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识不 足。原著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北宋末

27、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革命斗争的 小说。它深刻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农民革命斗争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最后 归于失败的全过程。梁山的革命斗争,从石蝎村聚义到平方腊的最后失败,达十几 年之久。斗争的范围,涉及北宋王朝的大半个疆土。斗争的时间之长,地域之广, 决定了斗争内容的丰富和复杂,也决定了有关智谋、计术描写的丰富多彩。正因 为如此,原著作者以饱酣的笔墨,热情地讴歌了梁山革命的英雄们,依靠其聪明才 智,运智施谋,作计操术,取得了一个个革命斗争胜利的史实。1 .翻开水浒传,人们可以看到,梁山农民英雄无论是小伙农民自发斗争之 初,还是梁山根据地的草创之时,无论是防御官军的剿攻,还是主动攻城掠地,都

28、 能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或智取重财,作为尔后革命斗 争经济之需;或智罗术专之士,用其所长,建立奇勋;或巧赚骁将入伙,用之破阵败 敌;或运智施谋,消灭与梁山为敌的恶霸势力;或奇设机巧,痛歼来犯官军。总之, 他们把运智施谋,作计操术和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上演了一 幕幕智光四射、威武雄壮的活剧!梁山英雄们对智谋、计术的尽情发挥,对梁山整 个革命事业,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其一,通过智谋、计术,梁山才罗致了一个个身怀绝招的技长术专之士。如教 使钩镰枪的金枪手徐宇;得其以保全宋江性命的神医安道全;攻破城邑时大显神 威的轰天雷凌振;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等等。试想,

29、如无安道全的入伙, 宋江岂非早死于疮疾?那失去领袖的梁山农民革命斗争,其后乂将如何?其二,因为凭借了智谋、计术,梁山才赚取、收降了一大批如王英、杜兴、朱 仝、董平、张清、索超、卢俊义、呼延灼等等武艺高强,能征贯战的骁将,使他们 成为108将中的重要成员。如果作点统计便会瞠目发现,梁山用智谋、计术收罗 的术专之士和武将有27人之多,占108将中的四分之一。试想,若无卢俊义、关 胜、呼延灼、秦明、董平、张清等骁将的陆续上山,梁山的祝家庄、曾头市之捷, 二赢童贯,三败高俅等役之胜,又从何谈起?他其三,因为运用了智谋和计术,才有阮小七等人的偷换御酒,粉碎了敌人的招 安阴谋,使梁山受招安的行动大大推迟了

30、一个时期。所以,明确的结论是:运智施 谋和作计操术,对梁山农民革命事业的创建、巩固、壮大、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 作用。而所有这些丰富的内蕴,电视剧水浒传改编时.,却缺乏梳理、发掘,因 而使广大观众感受不深2 .电视剧对智谋、计术在梁山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反映不力。电视剧水浒传一些集子,虽然有一些关于梁山农民起义军运用智谋、计 术的内容(如“智取生辰纲”、“三败高俅”的段子),然而就整部电视剧而言,对梁 山农民起义军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的智谋、计术的运用,却表现得太少 了,或太残缺平淡了,即便是较卖力去反映的“智取生辰纲”、“三败高俅”的段子, 电视画面也远不如原著那样精彩。其实,在小说水浒

31、传中,描写梁山农民起义 军运用智谋、计术的表现形式,是极其多姿多彩的,如大略梳理、分类、概括一下, 突出的便有:1 .巧布陷阱,逗人中机:“智取生辰纲”,是最精彩的代表。2 .引蛟出渊,拦堵网擒:“时迁盗甲赚徐宁”、“吴用卖卦赚卢俊义”,是突 出的典型。3 .里应外合,多管齐下:“智取大名府”、“三打祝家庄”是出色的例子。4 .乔妆冒充,以假击真:“赚金铃吊挂”、“赚李应人伙”、“孙立反登州”, 是典型的例子。5 .诱敌深入,出奇制胜:“二赢童贯”、“三败高俅”,是精彩的范例。如果说这些分类和概括还偏于抽象的话,那么只要对比原著和电视剧中关于 “时迁盗甲”栩栩如生的情况,观众会明显地感觉到,央

32、视版电视剧水浒传对 于梁山好汉起义运智施谋、作计操术,去夺取一个乂一个胜利方面,是何等疏漏, 该有多大的缺陷:电视剧津津乐道的画面:时迁作为能飞檐走壁的梁上君子,悄然 无声、谙熟利索,不仅轻而易举地解下悬甲,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偷宰活鸡,美啖后 携甲飘然而去而小说水浒传讲的是:呼延灼受朝廷之命前来镇压梁山起 义,用连环马阵打败了梁山起义军,对于这次失利宋江心中很是苦恼。正着急时, 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汤隆献上策来:欲破敌阵,须用钩镣枪。汤隆虽会打造,但不会使用。要使用,非其 表兄徐宇不可。而此时的徐宇,却正在东京官军中任职。但是作为朝廷命官的徐 宇肯定不会上梁山帮助所谓朝廷眼中的“贼寇”使

33、用钩镰枪对抗朝廷的。这时智 多星吴用献上了一条妙计。因为他从汤隆口中听说徐宁有祖传的雁翎锁子中,而 徐宇乂视为此甲为珍宝时.,由此便计上心来。先派能飞檐走壁的鼓上蚤时迁,径奔 东京,潜入徐家,盗来锁子甲,盗后故意门户洞开,告知徐家人失盗,然后路放记号, 见酒店便入喝酒,见客店便入住宿,故意把装锁子中的皮匣子放在明显的的地方, 以此引诱徐宁的追赶。当时迁“闪纳” 了腿终被徐宇赶上时,盛中的皮匣子却是 空的。原来,时迁并非以真甲引诱徐宁,而是假装伤腿故意让徐宁赶上,好再逗引 他往泰安州的路上来。正当徐宇朦然不察,乂被引到往泰安州路上来时,乐和乂扮 成汤隆以往结识的兄弟,拽出辆空车,假装说是从郑州做

34、买卖回家,正要回泰安州, 巧妙地把徐宁骗上了车。过一段时间感觉离梁山不远了,乐和乂以口渴了到酒店 沽酒为名,在酒中放了蒙汗药麻翻了徐宇,利利索索将徐宇弄上了梁山。虽然徐宇 人是被赚上了梁山,但是作为朝廷命官的他一开始肯定不愿入伙,更不会尽心教 使钩镰枪。吴用为徐宁死心塌地于梁山,乂操二术,使徐宁一解念妻之忧,二绝回 京之路:(1)针对徐宇药醒后,首先担忧家中妻子必被官司擒走的恐惧,着汤隆带着锁 子甲,往说徐夫人;“锁子中是夺回来了,只是哥哥在路上染了疾病,将死在客店里, 叫嫂嫂和孩子来看视J把她也赚上梁山。I(2)当徐宇醒来直叹:凭时地,我们不能够回东京去”!汤隆却说:“我乂教哥 哥再知道一件

35、事:在回梁山的半道上,遇见了一伙做生意的商人,我把哥哥家传的 的雁翎甲穿在身上,脸上抹了些灰,冒充了哥哥您的大名,劫去了那伙商人的财物, 如果您现在回去,朝廷肯定会发放文书捉拿哥哥”。如此之下,徐宇怎不死心塌 地!于是徐宇在梁山尽力教使钩镰枪。很快,梁山起义军借此大败呼延灼的连环 马。显然,电视剧在“时迁盗甲”中,突出的是时迁飞檐走壁的轻功和谙熟麻利的 盗技,而把握不到原著中有关智谋计术的成功运用及其深远意义,因而没能按原 著这一丰富的内蕴,组织和展开应有的内容和情节。而且,在电视剧水浒传其 它故事中,类似的仅取其皮而忽弃其“肉”的,还远非一例,这不能不是让人 们为电视剧水浒传扼腕叹息的一大缺

36、陷第三章结论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上映至今20多年的时间证明,央视版水浒传 本身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其他作品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使央视版 水浒传名至实归地成为了当代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成功创造了 把小说名著改编为电视剧的奇迹。这部电视剧观看之后,会使观众在心中产生一 种舒坦痛快之感。这一现象可谓产生已久,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经说过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心央视版水浒传的改编者在尊重小说水浒 传原著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创新,1998 年,搬上荧屏播出后,引来了各方如潮水般的好评,出现了所谓的万人空巷的场 景。在全国广大观众心中引

37、起强烈反响,跟其它三部央视改编的四大名著一样, 在一代人心中成为了永久不可磨灭的经典。:皿水浒传剧情给人一种壮阔豪 迈之感,是一部讲述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好汉戏。每个人观看完央视版水浒传 后,都会对梁山众好汉的一腔心中热血、反抗压迫的能量所感染,让人心中久久 难以忘怀。皿水浒传描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到失败的一个悲剧 过程。其深刻地揭示了北宋农民起义起义的社会根源,赞扬了梁山起义英雄无畏 的反抗斗争精神和他们的理想抱负,也全方面的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社会历史 原因。把小说文字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向观众展现总会不可避免产与原 著产生一些分歧。但是我们到底该怎样评价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与小

38、说原著两者 之间的关系呢?恐怕这就是一个所谓的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似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参考文献1赵凤翔.名著影视的改编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5862.2张庆成.视听风尚改变下的名著改编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810.3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4 20.4李昌宪.从水浒传谈宋代社会社.中国文化报,2013, (2) :3134.5施耐庵.古本水浒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194198.6朱嘉琪.电子媒介影响下的水浒传传播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6) : 143

39、-148.7赵静.论水浒传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11.8刘鹏.宋代蹴鞠运动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10.9蔡金成.宋代民间歌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9.10王天奇.水浒故事现代影视传播探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02) :45.n施耐庵.水浒传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56264.12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10 213.13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324330.14 .冯文楼.水浒传一个文化整合的悲剧J.陕西师

40、范大学学报,1997:4 6.15邓晋东.理性看待水浒传改编J.嘉应大学学报,1999, (10) :68.致谢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 号,我将面对乂一次征程的开始。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 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 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 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 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 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 文才得以成型。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 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马 建华老师、毛建军老师、杨鸣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