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质效视角探析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倪玲(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财务处,江苏 南京 210042)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产的数量迅速增长,资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用好、管住资产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强化意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核算等角度对提升高校资产管理质效提出了建议。关键词:质效 高校 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产的数量迅速增长,资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用好、管住资产已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和完善高校资产的管理,可以提高
2、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降低高校管理成本,节减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对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2资产是指学校所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见表 1)表 1:江苏省高校 2010 年末资产情况表资产价值(万元)项 目年 初 年度增加 年度减少 年 末流动资产 1,706,720 1,890,632固定资产 3,609,942 454,060 130,630 3,933,3721房屋 2,365,938
3、309,846 108,954 2,566,8302汽车 24,622 2,441 913 26,1503单价在 20 万元以上的设备 210,660 27,218 2,286 235,5924其他固定资产 1,008,723 114,555 18,477 1,104,801对外投资 70,181 10,187 5,671 74,697无形资产 321 0 0 321其他资产 98,186 732,467 770,683 59,970资产总额 5,485,350 5,958,991当前高校资产来源呈现多元化格局,既有政府财政补贴、学生学费收人等传统收入形成的资产,又有负债形成的资产,并且负债形
4、成的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比重正在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在多元化筹资的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财务风险将比以往更加突出。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资产管理部门分散。一些高校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和健全的管理体系,资产的管理权常常与使用权相分离。相关部门“各扫门前雪” ,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核算,设备部门负责教研设备的购置和管理,后勤部门负责生活设施的管理,而对于高校整体而言,由于管理权分散,很难3完整监管到资产的采购、配置、使用和清理等各个环节。2、资产购置和使用效益偏低。目前高校的资产购置主要采用投资计划的方式,一般包含在年度部门预算中。而在编制年
5、度部门预算过程中,财务部门更重视经费的收支平衡;对年度资产的投资计划,资产管理部门关注项目可行性和增量预算额度。两部门信息不畅,又站在各自立场,再加上缺乏资产配置规划,因此容易造成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资产的现象。同时,对于资产的使用,高校一般不实行绩效考核。有的高校也尝试对各部门的资产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但由于缺乏财务指标的支撑,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使用部门出于争资源的考虑,对使用资产实行“占有式”的管理,致使闲置资产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很难进行部门间的调剂,造成需要使用资产的得不到、不需要使用的却闲置资产的情况。3、会计监督缺乏力度。高校固定资产从入账开始,一直到清理报废,其数据很少有变化,因为高
6、校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只反映历史成本,而与实际价值不符。同时,由于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科目是依据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 (共分为 16 类) ,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科目是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共分为 6 类) ,两者在核算科目上不能一一对应,再加上凭证传递上有先后顺序,导致资产在双方的管理系统中入账时间也不一致。分类科目和入帐时间的不一致是高校普遍存在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的4主要原因。4、存在一定程度的资产流失。有的高校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导致很多无形资产流失。实际上,许多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都是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长期教
7、学和科研开发中积累形成的,却在资产管理中被忽略。有的高校与其校办产业未彻底脱钩,被这些企业占用的人员、资金、设备、房产等资产不计提折旧费用和不计算资金占用费,校办产业应上缴的费用也不上缴或只是象征性上缴,使得高校资产变相流失。有的高校部门将资产当作部门自有资产随意处置,出现资产未经评估或评估价过低的情况,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已遭淘汰的设备等资产,也不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二、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高校资产管理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惯性影响,不少高校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上,对资产
8、注重需求而不注重使用效益,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很多高校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对资产管理比较淡漠;对有形资产管理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忽视;重视采购和使用,忽视管理和资产处置,造成资产投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流失。2、管理机构不健全。有些高校资产管理职能分散,实5行多头管理体制。多个部门都在管, 但哪个部门都没法真正管,责任不清, 权利不明,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模式,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利于资产的灵活配置,节约购建和高效管理。有些高校虽然成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但没有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成熟的资产管理模式。3、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受到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管理环节多、管理人员自身
9、素质限制及更换频繁等因素影响,与资产相关的管理制度容易缺位,或者虽然制定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失去制度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如果不能从制度层面上对资产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及协调程序进行明确,就容易导致在具体工作中因责权不清而导致推诿扯皮现象。4、管理流程不完备。资产购置管理流程需要资产和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既要职责分明,也要相互协作。但有时资产使用部门因强调急需使用,经领导特批,就直接把资产采购申请交给采购部门,由其购置,到付款时,财务部门才发现该资产并无预算,但采购合同已签订,木已成舟。与此相类似,有时高校基建完成后,只注重建筑物质量的竣工验收,却忽略了内部设施设备的对口交付工作。加上基建竣
10、工财务决算滞后的特点,造成这些内部设施交付不到位,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5、管理方法不科学。一些高校对资产管理对象不加区分,不分主次,不论类别,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不能有重点地关注重要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动态变化,影响了资产6管理效率。目前很多资产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不能全面覆盖使用,导致不能对所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监管。即使有软件的单位,其资产管理软件也往往侧重于统计功能和数据库的管理,而忽视了业务流程控制。这些软件在单个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体系,与财务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信息并不互通共享。三、对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建议资产是教学、科研和其他事业发展的必要物资保障,资产管理也是高校管理
11、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必要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充分调动财务、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通过加大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努力让资产管理深入人心。高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重视对资产的管理就会造成学校财产的巨大损失,后果严重。高校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通过经营各类资产而产生效益,进而创造高校事业发展所需的现金流入,应该是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共同追求。高校资产使用部门要树立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共享意识,并主动配合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只有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到高校资产的管理中来,才能保证高校资产的安
12、全、完整,才能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健全资产管理机构。高校要加强把握全局,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切实强化对各项资产的调剂机制,打破部7门、学院、学科、专业的界限和自我封闭的资源配置体系,明晰资产管理权利责任,让资产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凡是与资产相关的决策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并报经最高决策层集体研究决定。要逐步完善资产购建的决策程序,认真论证资产设备的购置计划,避免重复购置。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使申购、管理和使用部门真正负起责任。3、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结合高校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具有约束力和规范作用的资产管理规
13、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一是制订资产配置规划。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较快,财务和资产部门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制订中长期资产配置规划。而在年度部门预算中的资产配置计划应根据中长期资产规划,在摸清存量资产,考核其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对各部门上报的增量资产进行评价、审定。二是健全各项资产日常使用和维护制度,规范高校资产管理业务的全过程,强化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三是规范资产处置程序,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各个资产项目应在经过评估的前提下报批处置,理顺职责,照章办事。四是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考核制度。通过设计科学的量化指标,考核评价资产使用效益,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加强资产核算工作
14、。要采取定期全面清查,不定期重点清查等措施,摸清资产家底,全面掌握资产的使用状况,确保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做到账账相8符,账实相符。财务部门要完善工作程序,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第一时间掌握资产及人员调整的动态,从源头上解决人员调整后名下资产变更滞后的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造册登记,履行严格的借、还、用手续,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资产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财务人员在岗位调动时要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并填写相应的书面说明。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严格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计职责。特别是对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效益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固定资产管
15、理中存在的问题。5、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一是建立资产的基本信息库,关注资产存量和增量的变动,及时反映资产状态的相关信息,为有关部门掌握资产使用情况提供便捷途径,同时对分析资产使用效率、处置闲置资产等资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有效依据。二是通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整体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一只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的资产管理队伍。三是加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计算机、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平台、条码识读、数字照相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资产管理制度固化为数字化的管理程序,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参考文献1张耘财务视角:也论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J 9会计之友(中),2010(10):4-62黄茹论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0(3):72733周亚奇高校资产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初探J江苏大学学报,2008(2):58604杨晓斌普通高校资产管理规范化刍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基金项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校资产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研究”(编号:2010LC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