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1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 .理解人的价值及评价标准。3 .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知识点1人的价值、自学教材基础1 .哲学上的价值(1)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 和属性。(2)特征: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2 .人的价值(1)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 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2)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
2、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 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课堂师生互动背景材料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成熟时色泽娇艳,人称 “狼桃”,那时候人民只观赏而不敢吃它。16世纪,英国公爵罗伯特 达拉里把西红柿带到了欧洲I,将其献给伊丽莎白女王,没想到西红柿颇受女王的青睐。后来,欧洲人把它们种在花园里,但还是不敢吃。大约又过了两个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冒着“中毒”的危险尝了一个西红柿,感觉味道不错,人也安然无恙。后来人们分析了它的成分,证明它营养丰富, 这才把西红柿从花园里请进了菜园里,从此,西红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问题探究(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
3、发现了它能观赏和 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了什么?(2)西红柿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3)你能比较出商品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有什么不同吗?答案: (1)说明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不是一回事。西红柿的价值是指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3)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的价值在于创
4、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知识升华1 要从 “ 关系 ” 上理解价值的概念(1)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 。就是事物以它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的一种“满足关系” 。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就有价值;满足的程度大,它的价值就大;满足的程度小,它的价值就小;不能满足,甚至对主体有害,它就没有价值。(2)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即主体的需要, 二是事物即客体的某种性质、 结构和属性,二者缺一不可。(3)价值的大小归根结底就是意义的大小、作用的大小、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2 全面准确把握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1)
5、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通常认为前者是贡献, 后者是索取。 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 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2) 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 “贡献越多,索取越多” 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 贡献始终是首要的、 第一位的。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精神。典题印证2016 年
6、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哲学依据是()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落后的价值观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A. B. C. D.解析:选C 之所以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因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正确且符合题意; 是对价值观概念的解释, 而非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原因,排除;落后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的歪曲
7、反映,错误;故选C项。知识点2 I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自学,教材基础1 .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课堂师生互动背景材料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人的行为的扭曲,这也就产生了社会上的扭曲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有的人为英雄写赞歌,有的人对英雄而不屑;有的人勇于扶起倒地的老人,有的人对倒地的老人熟视无睹;有的人为了植树而呕心沥血,有的人为了利益而砍树不已。问题探究(1)什么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
8、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知识升华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含义。人们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 确定自己的具体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应该指向什么。价值观正确与否,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从作用的性质看,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 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错误的、非科学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从作用的内容看: 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一个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不同, 人们对某一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该不该做的回答就不同。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9、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价值观不同, 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 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典题印证(新课标全国卷I)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 制约和规范作用 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10、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 B C.D.解析: 选 A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符合题意。观点都错误。 学业水平达标 热点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范畴。据此回答12题。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体现了 ()A.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变化
11、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人们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C 项正确。 A 、 D 两项不符合题意。 B 项说法错误。2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范畴,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这充分说明()A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C.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D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人生选择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价值
12、观的导向作用。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范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 项正确。 B 、 D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C 项表述错误。热点二 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动国人传递正能量2016 年 2 月 14 日, “ 感动中国 2015 年度人物评选 ” 结果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颁奖盛典。 “ 感动中国 ” 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 2015 年度 “ 感动中国 ” 十大人物平凡中的不平凡事迹震撼着我们,并用榜样的力量感动国人传递正能量。 据此回答34题。3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
13、的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此外,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这反映了 ()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自我牺牲人既创造价值又享受价值A. B.C. D.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感动中国人物 (群体 ) 因对社会或他人作出的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认可, 并获得光荣称号, 这反映了人不仅创造价值还享受价值,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当选;错误,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错误。4到了年终岁尾,全国各种“感动人物” “最美人物” “孝星” “道德模范”等评选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大事, 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享受一次精神大餐。 举办上述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正确的价值观标准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可以激励人们发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A. B.C. D.解析 :选 D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 ,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举办“感动人物 ” “ 最美人物 ” “ 孝星” “道德模范 ” 等评选活动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正确的价值观标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