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86828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事关心》教案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事事关心教学案编写者:黄君玉教学目标: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阐明观点的思路。理清文章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知识储备】1、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马南邨:原名邓拓、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1961年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由于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达到乱中夺权的目的。燕山夜话变成了 反党黑文”邓拓因此含冤自尽。 成为 四人帮” 1966 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2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时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同志(笔名马南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杂文的汇集。燕山夜话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表达了作者的独立思考, 针对性很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针对当时青年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读书”与 关心政治”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课前导学:1、自读课文,识记字词。撰zhu(n写颇p。大籁l h功名利禄l U ho嫡d床衣钵bo不可思议y i2、积累词语:大籁齐鸣功名利禄正宗嫡传撰写3、自读课本P81谈谈议论文的阅读思考:议论文的三要素:常用的论证方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有几种:4、朗读课文,理清思路课中导学

3、: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齐读并提问:这副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中心论点的?(可结合文后 思考练习”二)3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是怎样来论证它的?4 、再次疏理文章思路,归纳全文结构。三、体会语言的严密性四、总结本课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旧课。二.具体评述东林党人关于读书和讲学的观点, 帮助我们正确 评价这副对联 及其作者。1 .第7节,肯定他们为政治斗争而读书、讲学的进步性。(体会文中转折复旬的运用)。2 .第8节,指出他们在政治观点及思想根源方面的局

4、限性。这一段评述如 分为二层,如何切开?3 .宋代儒学思想体系师承关系图。创立东林书院)(重修东林书院)正宗嫡传间接师承二程杨龟山朱熹顾宪成、局攀龙IIJ程朱理学L三.研读第10节,思考如下问题:1 .就第10节而言,中心句为哪句?2 .这一节,议论的结构是怎样的?可分为几层?3本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同样”前后的句子能调换位置吗?5末句中的 这一点”指代的是何内容?四.齐读末段,体会三句话从语气上看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有何作用?5 .总结全文:6 .讨论 思考练习”四,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严密性。7 .讨论 思考练习”一,再次强调正反对比论证的好处。8 .作业: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1

5、 .字词积累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玄xuS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埋头苦干:不理会旁边的事情,集中精力,勤奋工作。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执政者提出要求。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足为据:不可以作为依据。涯ku a ng骗。省x i ngg:醒悟。脊梁:脊背。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2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 时代受进化论

6、、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 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 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 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 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 鲁迅”的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

7、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 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 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 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 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 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8、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 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 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 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 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 朱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 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 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 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 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

9、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 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3 .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我东北领土, 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希望国际联盟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而国联却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 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舆论界曾有 民族的自尊心与 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论调。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 国联的自欺与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 是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

10、神。关于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 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取材的 特点 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它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用例证、引证、喻证、归谬等多种论证方法。本文就是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1、导语: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内容2、揭小目标: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二、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1、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作者的观点的?先引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进行评析,得出古人“一面致力于读 书,一面关心政治”的结论,

11、然后分析东林党人“关心政治”的内涵,再从正面阐述“读书”和“关心政治”不可偏废,最后提出观点并发出号召。2、文章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分析评述东林 党人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进步性:一面致力读书,一面关心政治,强于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和追求功名 利禄的人。局限性:东林党人仍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而且他们只知道用“君子” 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没有反封建的因素。启发:作者评述历史人物,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能以翔实的历史资 料为佐证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其间展现出来的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分析鞭辟入里的做学问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3、这篇文章让我们

12、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这篇文章提出的论断至今还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作者邓拓为了写作这一类文章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一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在那个“突出政治” “政治挂帅”的年代,作者敢于如此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独立思考直抒己见的高风亮节。4、本文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死读书、闭门读书、不关心 社会、不关心时事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有必要重温本 文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 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5、结合刻文谈谈本

13、文在论证上的特点。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文章有其独到之处,既没有一味肯定他们的进步作用, 也没有全盘否定。作者先肯定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 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然后由追溯了东林党人思想和学说的渊源,指出了 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作者也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既指出“不读书而只谈 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又指出“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也是 无用的书呆子”,最后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这样评述历史人物和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了作者辩证的思维特点,克服了 片面性,使文章的论述既全面,又严密。三、质疑: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四、自测:1、请对下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2、分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试着仿写。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 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3、请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努力学习”与“关心政治”的关系的认 识。五、自结: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