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81555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课上下结构(一)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一)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

2、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 ,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 ,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3、3 课 包围结构(一) 半包围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 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4、(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讲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

5、要内容。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2 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 1 半包围; 2 全包围。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1) 从 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2 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出示例字让学生分

6、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5 课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7、( 1) 讲 解小方型: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3) 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 1)讲解长方型: 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出示例字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出示“固”

8、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 新授(1) 重心平稳1 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2 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 1)横平竖直A 出示例字B 与病例进行

9、比较, 哪个字写得好, 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C分析比较“重”字。( 2)左右平衡3 上下对正方法同上4 位置适当方法同上5 把握斜度方法同上6 夸张主笔方法同上(2) 方正变化1 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 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 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2 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 1)长短变化 A 出示例字B 与病例进行比较, 哪个字写得好, 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川”字。( 2)正斜变化3 主次分明方法同上4 部件伸缩方法同上5 围当留缺方法同上

10、6 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三 练习写一写 , 想一想第 6 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2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二 新授1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2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

11、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 都要有停顿动作, 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 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3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4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7 课 呼应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3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

12、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呼应2激发兴趣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二 新授(一)什么叫呼应2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3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4 根据例字讲解: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5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二)怎样呼应1 出示例字“小”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3 出示“心

13、”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8 课 避让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 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避让2激发兴趣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 新授(一

14、)什么叫避让2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 做到整体美观和谐, 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3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3根据例字讲解:“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航” 、 “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二)怎样避让1 出示例字“塔”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塔”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 ”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 ”

15、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3 出示“航”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航”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航” 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 无法避让右边笔画, 因此只有将近 “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塔”和“初” ,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9 课 伸缩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教学时间: 1

16、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伸缩2 激发兴趣什么叫伸缩呢?为什么要伸缩?二 新授(一)什么叫伸缩1 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3 根据例字讲解:“惟”和“徘”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 。 “章”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二)怎样伸缩1 出示例字“降”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降”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长竖,

17、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3 出示“戒”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戒”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戒”字的笔画中,有三笔画方向相近,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边的斜钩。(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素”和“奉” ,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四)笔画未能伸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可以怎样处理?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0 课 疏密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 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18、导入1 板书课题 疏密 2 激发兴趣什么叫疏密呢?为什么要安排疏密? 二 新授(一)什么叫疏密 1 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 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 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 (密) , 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 (疏) , 这种安排叫 “疏密”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 左右结构的字, 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 (二) 怎样安排疏密 1 出示例字“

19、臻”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 3 出示“乍”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乍”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乍” 字的笔画较少, 书写时, 笔画稍向上靠, 下部空一点, 这样 “乍”字就显得生动活泼。(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通过欣赏“上”和“囊” ,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 (四)疏密处理不当的字这些字的疏密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1 课 大

20、小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大小”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处理大小; 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 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 体会大小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大小 2 激发兴趣什么叫大小呢?为什么要处理大小呢? 二 新授(一)什么叫大小1 笔画多的字要写得不挤, 需将近笔画写得松些, 但是这样容易松散;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不散,需将笔画写得紧些,但是这样会嫌小。为了使字写得既疏朗又紧凑, 并且大小又很和谐, 就需在书写时将笔画多的字写得细点,字形稍大点;笔画少的字笔画可写得粗点,字形稍小点。这样处理,整篇文字的大小有变化,又不过分悬殊

21、,就会显得和谐美观。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大小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大小关系的。 (二) 怎样安排大小 1 出示例字“西”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西”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西”字笔画较少,笔画又不向四面发散,书写时笔画可写粗一点,字可小一点。 3 出示“藏”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藏”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藏”字笔画多,笔画可写细一点,字可稍大一点。 (三)大小处理得当的字通过欣赏“颜”和“日” ,体会是怎样处理大小关系的。 (四)大小处理不当的字这些字的大小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

22、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 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 体会大小的关系。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3 课 相背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向” ;2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相向2 激发兴趣什么叫相向呢?怎样写好相向的字呢?二 新授(1) 什 么叫相向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形态同时向字的中间聚集,在结构上称做“相向” 。这类字写时容易过挤,所以要求做到紧而不挤。2 出示相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3 根据例字讲解:“锡”中“ ”的笔画趋向右上,右

23、边部件“易”的撇画则趋向左下,相向就容易互相碰撞。 “功” 、 “妙” 、 “坊”等也属于这类字,书写时要上下错开。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2) 怎 样写好相向的字1 出示例字“锡”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锡”是怎样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写“锡”字时, “ ”与“易”的向内聚集的笔画要有避让,两者之间空隙不能过小。3 出示“功”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功”是怎样处理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写“功”字时, “工”的提画和“力”的撇画上下交错,这样就显得紧而不挤了。(三)相向但不拥挤的字通过欣赏“功”和“姆” ,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四)处理不当的相向字这些字处理得怎么

24、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背” ;2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背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相背2 激发兴趣什么叫相背呢?怎样写好相背的字呢?二 新授(一)什么叫相背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朝反方向展开,在结构上称做“相背” 。这类字写时容易松散,所以要防止左右两边离得太远,要背而不离,离而不散。2 出示相背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3 根据例字讲解:“施”和“犯”比较, “施”有向字心突出的

25、笔画,所以两部件写时要靠拢。 “犯”无向字心突出的笔画,所以书写时要稍分开。“兆”和“非”的左右两部件距离不能大,大就散了。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二)怎样写好相背的字1 出示例字“施”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施”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施”字的左右部件笔画都有向字心突出的部分,如“方”的“ ”的“” ,所以书写时要靠拢点。3 出示“兆”字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兆”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兆”字是笔画偏左的字, 其中撇与竖弯钩之间的距离不能大,写时笔画稍靠左,四点要均匀分布。(三)相背但不松散的字通过欣赏“施”和“非” ,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四

26、)处理不当的相背字这些字处理得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4 课 怎样写和“可 ”组合的字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字根;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可”组合的字;3 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板书课题怎样写和“可”组合的字2 激发兴趣和字根“可”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二 新授(一)什么叫字根1 有些字字意不同,但读音相近甚至相同。细看其结构,其中有的部件完全一样。如果学会了写这些相同的部件,掌握了其中的变化,就能写好许多类似的字。这类相同的部件,我们暂

27、且称它为字根。2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二) “可”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可”组成的?让学生举例。(三)和“可”组合的字举例。出示“呵” 、 “苛” 、 “何” 、 “哥”等字。(四) “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可”在书写上的差别。1 出示“可”和“何”字2 学生观察分析“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可”在书写上的差别。小组讨论。 全班讨论。 教师总结:A “可”字占满格,字形较宽,竖钩应在字中心偏右处, “口”要写在横和竖钩间右边靠上的地方。B “ 可” 做字的部件, 只占字中的一部分, 所以形态应有相应的变化。“可”在字右时形体变窄。 也有在字的上部或下部的,这时形体就要变宽扁,如

28、“苛” 、 “哥”等。(五)字根“可”组合成的字这两个字中字根“可”是如何变化的?应注意什么?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5 课 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教学要求:1 复习什么叫字根;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主”组合的字;3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主”组合成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2 激发兴趣和字根“主”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二 新授(一)复习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二) “主”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主”组成的?让学生举例。(三)和“主”组合的字举

29、例。出示“注” 、 “驻” 、 “住” 、 “蛀”等字。(四) “主”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主”在书写上的差别。1 出示“主”和“注”字2 学生观察分析“主”字与作为字的部件“主”在书写上的差别。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教师总结:A 独体字“主”的结构特点是左右对称。“主”字形体上的另一特点是上窄下宽,重心很稳。B “主”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体变窄。(五)字根“主”组合成的字这两个字中字根“主”是如何变化的?应注意什么?三 练习 写一写练习书写和字根“主”组合成的字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 16 课 怎样写和“少”组合的字教学要求:1 复习什么叫字根;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少”

30、组合的字;3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少”组合成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怎样写和“少”组合的字2激发兴趣和字根“少”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二 新授(一)复习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二) “少”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少”组成的?让学生举例。(三)和“少”组合的字举例。出示“沙” 、 “妙” 、 “砂” 、 “吵”等字。(四) “少”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少”在书写上的差别。1 出示“少”和“沙”字2 学生观察分析“少”字与作为字的部件“少”在书写上的差别。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教师总结:A 独体字“少”的结构特点是显得偏斜,所以写时要注意把握好撇画的斜度,做到斜中取正。B “ 少” 做字的部件时, 只占字的一部分, 所以形体应相应变化。 “少”做字的部件多在字右,所以形体变窄。(五)字根“少”组合成的字这两个字中字根“少”是如何变化的?应注意什么?三 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和字根“少”组合成的字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