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最新人 教版化学九 下第九单元溶液学 案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1)第1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 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同解决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3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4 .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
2、预习检测:1 .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只后水才可以用作溶剂C.溶液都是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2 .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 是()A.泥土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碳酸钙粉末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 .澄清的石灰水 C .泥浆 D .液氧4 .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B. 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溶液的形成问题讨论:(1)溶液的概念是什么?
3、(2)从溶液的概念中可以发现它的特征用哪些?媒体使用:展示五种液体:红色 (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 (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镒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设问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食盐、蔗糖分别加入水中3、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 出异议。现象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结论 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4、展示(1)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4、5、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合作探究二溶液的组成1、问题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交流: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 化钠,溶剂是水。2、媒体使用:用多媒体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实验碘、高镒酸钾分别加到水和汽油中出现的现象3、交流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 出异议。4,展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镒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5结论:何种溶质在小向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小向;小向溶质在何种溶剂中 的溶解能力也/、同问题讨论合作探究三:乙醇溶于水1、交流,小组展示问题讨论:乙醇能
5、否溶于水?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交流: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3 / 21形成溶液。2、结论: 液一液互溶:量多一溶剂,量少一溶质通常:水是溶剂合作探究四:乳化作用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分别出现的 现象。1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 分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些小油滴分散在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2问题讨论: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3交流: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倒掉液体后试管较于净。我们把这样的液体叫乳浊液,结论: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中有
6、亲水基(喜欢与水在一起的一端)和亲油基(喜欢与油在一起),当它接触油脂时,亲油基就会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 滴,这些小油滴不会聚集起来,又能随水流走。化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乳化 现象。三、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B.固体物质的水溶液下层比上层密度大C. 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是一样的D.静止后有沉淀析出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2、下列各组物质里,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A.生石灰、石灰水 B .酒精、酒精的水溶液C.氯化氢、盐酸 D .二氧化碳、碳酸溶液3、甲和乙是两种可以互溶的液体(不是水),用 8克甲和2克乙混合所 得的液体为。其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若乙
7、是水, 则溶剂是_学习反思4 / 21学习内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2)第2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同解决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难点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 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 是卜列物质中的 ()A、
8、食盐B 、硝酸钱 C 、蔗糖 D 、氢氧化钠2、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D、起消毒杀菌作用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物质溶于水时能量的变化1、问题讨论: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不变温度升高温度卜-降水中加入的溶质分别是 NaCl、NH4NO3、NaOH2、交流: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 录。对另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溶解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NH4
9、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 NaOH溶液的烧杯壁较热。3、展示:结论:NaCl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 热量?4、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 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给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 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
10、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 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 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三、达标检测1、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 U型 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 (1)第3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2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
11、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学习重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2、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c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c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
12、溶液升温,无 KCl晶体析出;D、温度小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3、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 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 液()A 、还是饱和溶液B 、变成不饱和溶液了C、硝酸钾质量没变D 、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4、在 下,在 的溶剂里, 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的不饱和溶液。5、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只有指明,才有确定的意义。6、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1、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加入 5g的氯化钠,搅拌、再加 5g氯化钠,搅拌;再加5mL水,搅拌。用
13、硝酸钾代替氯化钠20 / 21力口入5g硝酸钾,再力口 5g硝酸钾,搅拌,,力口热,再力口5g硝酸钾,搅拌,再冷却2、交流(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3、问题讨论:上述活动的 定条件”是什么?4、交流:(1) 一定温度(2) 一定量的溶剂5、展示: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合作探究二: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问题讨论: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媒体使用: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 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 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3、交流: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答案4、展示合作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问题讨论: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如
15、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2交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展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悒和溶液彳士不饱和溶液三、达标检测1.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 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减小了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溶剂质量减小了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2.某温度下,一只烧杯中盛有水,放入2g熟石灰并搅拌,有白色固体沉淀到烧杯底部,则对于烧杯中的上层清液,说法错误的是()A.是无色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饱和溶液3 .卜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饱和溶液都
16、是浓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4 .卜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B. 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5 .关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B.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6 .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具/、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7 .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不饱和溶液的一定是稀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7、D在相同温赏下,何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8 .使一杯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2)第4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2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学习重难点1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2 .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
18、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 .在一定 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 里的溶解度.2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3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4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后()溶质的性质温度压强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性质 溶齐IJ的质量A. B , C , D .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问题讨论2、媒体使用:(1)向盛有20c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 40 C 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19、。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 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c水中加入氯化钠,向 100克20c水中加入硝酸钾, 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 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 c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 100克20c水中加入 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 力?3、交流: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在一定温赏T,在等量 溶剂里,人I统一规定:在100克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引导结合
20、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 要素。4、展示(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5、投影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C时的溶解度)见课本。溶解度/g一般称为10易溶合作探究二:溶解度曲线1、问题讨论:(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2、媒体使用:课本上的图表3、交流:可得到以下信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表示了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4、展示:溶解度曲线: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作用:可
21、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作探究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问题讨论(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盖时,汽 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2、交流:(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3)对于气体物质,我们通
22、常测量它的体积,而不是去称量它的质量,所以研究气体的体积较方便。3、展示: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溶解度的概念中 强调: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那么描述气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因 素呢?学生讨论发言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五因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里、饱和状态、气体体积。:温度、压强。升局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三、达标检测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应采取的措 施是()A.升高
23、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2 .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3 . 20C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0.3 g A物质,则A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4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 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5 .图为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30c时A、B、C溶解度由
24、大到小的顺序是 .(2)温度30c时,a点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使其变成30c时饱和溶液,需加溶质 克.(3) A、B物质属于 物质.(填“易溶” “可溶” “微 溶” “难溶”)(4) P点意义是 , M点意义是.(5) 若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1)第5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 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 .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
25、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美计算。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 。2、填表: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里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克4克92克8克200克180克二、课堂探究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向颜色的 CuSO溶液。介 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 .三种溶液颜色深浅/、同。2 .它们可能是/、同物质的水溶液。3 .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同的同种
26、溶质的水溶液。活动探究1、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质量大致为1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 0.5 g、1 g、1. 5 g固体硫酸 铜,振荡静置。2、 比较三种CuSO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 管 编 号溶液颜 色比较溶剂 X/g溶质质里 /g溶液质 量/g溶质的 质鱼分 数123交流结果1 .填充上表结果(略)。2 .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 度越大。3 .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 各不相同。引 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
27、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 .定义式:(学生板书)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 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活动与探究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p k=1 g - cm-3)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109
28、02080交流实验结果(1)10 克+ ( 10 克 +90克)x 100%= 10%。(2)20 克+ (20 克+80 克)X 100%= 20%。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 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学生发言1 .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稀。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 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引 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管异O板书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
29、分数。过 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例1 .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小结板书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强调做题格式)设 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讨 论计算类型作归纳小结板书3、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引 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 又往往需要
30、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呢。讨 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 大或减小?讨论回答1 .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投 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 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 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讨论1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2 .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 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3 .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学
31、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小 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三、达标检测1 .现有20c时NH4C1饱和溶液200g,今欲改变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 20g水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20gNH4Cl固体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 20g溶液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20g水2 .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4mL 20 %的H2SO4 (密度为1.1
32、4g/cm3),需要98%&$。4的体积是 ()A. 1.8mL B. 5.6mL C. 7.8mL D . 10.2mL3 .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 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6gNaNO3晶体C.把溶剂蒸发掉 30g 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4 .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D. 16%A. 13% B. 12% C. 11%5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a、b都属于
33、易溶物质C.在25c时,a、b的饱和溶液 的质量分数相等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结晶 纯.6,下列四种K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15g KNO 3溶于85g水中B. 85g KNO 3溶液中含有 15g KNO 3C. 150g 水中溶解 30g KNO 3D. 一定质量 KNO 3溶于80g水中配成100g C溶液7、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克 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2)第6学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
34、进行溶质质 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 .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稀释溶液的有关计算的原则是:2、计算500毫升(密度为1.1克/cm3)的10%勺氢氧化钠的溶液中 所含溶质质量有以下四种计算,正确的是()、A 100X 1.1 X 500+ 100 克曰 500 cm3x1.1 克/cm3x10%C 500
35、+ 1.1 X 10%Dk 500X 1.1 克3、把100克98%勺硫酸稀释成10%勺硫酸,需加水()A、880 克B、800 克C、88 克D、100 克二、课堂探究投影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 9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 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 mL水,搅拌。(水的密度1 g cm3)提问1 .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 数。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回答1 .稀释前溶质质量是1 g ,溶液质量是9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1 g ,溶液质量是20 g ,溶质质量分数是5%。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讨论溶
36、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板书3 .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 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 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学生讨论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课堂练习1 .把200g 20 %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 多少克?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
37、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 %的盐酸,需38 %的盐酸(密度为1 . 19 g - cm3)多少毫升?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 ?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回答1 .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 都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X溶质的质量分数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程式?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 溶液
38、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问题。板书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向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3 .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涉及到体积时:溶质质量=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X溶质的质量分数4.溶质的质
39、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讨论1 .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 同?2 .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 ,溶质的质量是多少?3 .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小结1. 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2 .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 100 g ,溶质的质量 是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3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板书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转折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总结板书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步骤:1.
40、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强调1 .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2 .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3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学生活动(投影以下内容)1 .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 %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g ,水 g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3 .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 g cm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 氯化钠的烧杯里。4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5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瓶三、达标检测1、
4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C .D .2、mg 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此 变化中,KNO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3. tC时KNO的溶解度为 46g,该温度下 50g水中加入25g KNQ晶 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1.5% B . 33.3% C . 25% D . 46%4. 20CNaCl的溶解度是 36g,在该温度下,将 20gNaCl溶于100g水 中配成溶液甲,取 20g甲溶液,加入6gNaCl晶体,得到乙溶液,则 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A.甲一16.7%乙一35.9% B.甲一20% 乙一35.9%C.甲一20% 乙一26.5% D .甲一16.7%乙一26.5%5. 40g20%的NaOH容液与60g40%的NaOH液相混合,所得混合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25%B . 30% C . 32% D . 40%.6. 配制0. 9%的医用生理盐水 500 g ,需氯化钠 g,蒸储水g。学习反思2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