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32019 最新人教版音乐九上月之故乡说课稿月之故乡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月之故乡。一 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教材所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月亮颂”第一课。月之故乡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 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 , 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 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 , 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 , 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2. 教学目标( 1) 认 知目标:通过学习
2、, 了解月之故乡的调式结构知识。( 2) 感 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 , 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台湾同胞的感情。( 3) 能 力目标: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 并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 1、临时变音#4 的音准。3、旋律中5、 6 小节与13、 14 小节的区别。4.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 , 以学生为主体,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 , 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提问法, 讲授法 , 示范法 , 直观教学法。三 , 说学法 : 学生
3、的学习需要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 这节课 , 学生们将在听、唱、创作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我所采用的方法有:视觉图像法、听赏法。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我运用提问的方法问学生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请他们说说在中秋节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从而引出主题。通过这一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2 . 新课教学:( 1)聆听:完整的聆听歌曲月之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 2)并指导学生按按节奏的强弱朗读一遍歌词, 特别体会一下重拍 ,符点 , 和切分节奏。( 3)对学生进行提问歌词“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一个
4、在水里 , 一个在天上。”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老师解释, 学生聆听教师范唱歌曲 ,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跟琴轻声的演唱歌曲。3深入 :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 , 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 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 ,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 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 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 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在演唱方面 , 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 还要注意各乐段轻响情绪方面的细微变化 , 以形成对比。当唱到“看月亮 , 思故乡”时 , 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 而
5、后的“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 可以加大力度 , 放慢速度 , 然后恢复原速, 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 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接下来我们有感情的再次演唱。4. 拓展:多媒体播放香港, 澳门回归的视频。5. 创编:即兴的为歌词:“天上一个月亮 ,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创编旋律。每小组都要创编至少一段旋律。然后请一位同学代表演唱这两句新创编的歌曲。6.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月之故乡这首歌曲同时同学们也都参与了即兴创编的创编过程, 我觉得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 , 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拿一些熟悉的歌曲像今天的课一样为歌词编配旋律,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即兴创编能力有所提高。同学们 , 宝岛台湾是我过神圣的领土 , 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相信总有一天两岸人民会迎来团聚的这一时刻 , 最后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歌声来共同祝愿两岸人民早日团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