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78503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下第一单元春之声说课稿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课第一单元春之声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 , 通过让学生聆听、表演、学唱、配乐朗诵描绘春天的新疆之春、春晓、春、渴望春天等音乐艺术作品 , 让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 , 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 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 让学生体

2、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着青春气息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 并结合学生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赏能力;本节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唱、舞、编)表达“春之声”这一主题体会音乐艺术与其它相关文化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 而音乐欣赏恰恰就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加上十三、四岁的学生, 处于青春发育变声期 , 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 知识 , 通过聆听音乐 , 找到切入口 , 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 开阔音乐视野, 并积极参与音乐

3、实践活动。三、说教法、学法根据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及初一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 我认为本课音乐欣赏不必要精讲细唱。只需从整体上把握,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知力 ,开阔音乐视野, 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鉴于这点认识 ,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试唱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运 用多媒体及教具电子琴等辅助教学。自学法:在本课中,通过欣赏、演唱、表演等着重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习 惯,达到自觉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四、说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播放蓝色多瑙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 进入多媒体教室。营造课堂音乐氛 围(一)、欣赏

4、 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1、让学生听音乐片断,并边听边思考这段 音乐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2、播放课件,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并思 考: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在聆听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小提琴的演奏 形式。请学生谈谈听完乐曲的感受。(小组讨 论后回答)3、学生背唱B段的主题旋律片断(加入伴 奏乐器)。4、让学生伴随B段音乐即兴跳简单的新疆 舞蹈动作。让学生欣赏、感 受乐曲的风格特 点,加深感受,哼 唱主旋律,有利 于学生对作品的 把握。(二)、欣赏春晓。1、请同学们吟诵唐诗春晓,2、播放音乐春晓,启发学生感受乐曲 的风格特点,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3、这首乐曲由几个乐句构成?乐句采用了 什么节奏

5、型?学生吟诵全诗,理 解词曲结合歌曲 的深刻内涵,并了 解唐诗是中华文 化的瑰宝。(三)、配乐 朗诵春。1、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2、请同学跟着音乐有法情地朗t遍。体验文学作品与 音乐语言的完美 结合。从文学的 角度加深学生对 “春之声”的理解。(四)、歌曲渴望春天。1、让学生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 感情表达的作用。2、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启发学生体验在 清新流畅的音乐 中焕发着的青春 气息及对大自 然、对生活的热 爱之情。并了解 艺术表现形式的 多样性及审美特 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描绘春天主题的器乐、 声乐、散文等作品,让同学们明白了音乐与大自 然、与生活、与相关

6、文化的密切关系。总结巩固掌握课 堂知识要点。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的美术作 品。体会音乐艺术与 绘画艺术结合而 产生的美感。布 置作业可巩固知 识掌握春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 动,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着青春气息及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年级初一年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具电子琴、打击乐器及多媒体等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赏能力。难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唱、舞、编)表达“春之声”这一主题 , 体会音乐艺术与

7、其它相关文化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声中进入多媒体教室)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春天奏鸣曲和春节序曲 , 感受到了“春之声”回荡在我们的周围 , 春天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 感受到无限美好的希望, 也给艺术家以丰富的创作灵感。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有许多 ,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经典的“春之声”作品 , 进一步去感受这浓浓的春意。三、讲授新课(一)、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1、让学生听音乐片断, 并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维吾尔族)2、播放课件, 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 , 并思考: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豪放、乐观、奔放、流畅、

8、欢快、载歌载舞等)在聆听的过程中 , 认真观察小提琴的演奏形式。(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 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 , 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 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请学生谈谈听完乐曲的感受。(小组讨论后回答)(了解到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3、学生背唱B 段的主题旋律片断(加入伴奏乐器)。4、让学生伴随B 段音乐即兴跳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二)、欣赏春晓。1、请同学们吟诵唐诗春晓。(这首诗渗透着诗人对大自然, 对春光的热爱之心和喜悦之情。)2、播放音乐春晓,体验文学作品与音乐语言

9、的完美结合,启发学生感受 乐曲的风格特点,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这首诗优美的意境与歌曲的旋律结合自然,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精 妙的水墨画卷,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给我们带来一种古典的音乐美感。)3、这首乐曲由几个乐句构成?乐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节奏型?(这首乐曲由四个短小乐句构成,四个乐句的音型基本上采用了 X-X X_ X X的节奏型,这种田附点节奏的使用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三)、配乐朗诵春。1、让学生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作品起始便勾画出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接着便是细致入微地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春草一花 木一春风一春雨,春境中的人们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也以只争朝夕的精 神投入工作。2、请同学跟着音乐有表情地朗诵一遍。(四)、复习歌曲渴望春天。1、让学生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2、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描绘春天主题的器乐、声乐、散文等作品 ,让同学们明白 了音乐与大自然、与生活、与相关文化的密切关系。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的美术作品。 5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