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最新教科版科学六下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设计者:胥口中心小学王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 ,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 ,地球挡住了太阳 射向月球的光。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 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
2、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5、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日食的成因和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地球仪,乒乓球 便携式幻灯机、三球仪、利用实验室窗帘控制实验室光线以模拟太空环境。学生准备:小弹珠、半球面地球仪、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播放日食和月食的动画。(
3、 动画片海尔兄弟“河神遮住太阳”片段和宝莲灯片段中关于“天狗吃月亮”的片段。 )2、提问:刚才大家在动画片中都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怎么知道这就是日食和月食的? 有关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他们是怎么认为的?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3、提问:你认为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待学生各抒己见后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板书课题“日食和月食”)二、新知探索1.对日食发生的过程和特点作出假设1 .提问:刚才好多同学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提出了好多假设, 到底谁的观点比较科学呢?要知道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我们最好怎样啊?对了 , 我们最好先观察到这种现象。大家亲眼看到过
4、日食和月食这种天文现象吗?那么你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这种天文现象的?对, 我们很少亲眼看到过, 只是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络一些媒体间接的了解了一下。现在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 去年 8 月 1 日在我国新疆北部曾经发生一次非常壮观的日全食, 你们想看看吗?好, 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次美丽而又壮观的日全食全景。请大家根据这段录像观察日食发生时有哪些特点?(播放录像)2 . 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1 )太阳似乎被一个物体挡住了;( 2 )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 3 )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4 )推测挡光的物体应该是月球。3 .提问
5、: 作出进一步推测:日食是怎样发生的?4 .分组模拟日食的发生验证假设。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告诉大家这种实验我们可以称为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们怎么设计呢?3、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 1 )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 2 )如何做实验? 三球的距离应怎样来模拟?( 3 )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 4 )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 ( 5 )观察时我们应处在什么位置?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 ,一生手持 半球面地球仪代表 地球 ,一生手持 小弹珠 当
6、月球自西向东运动 ,用小弹珠绕半球面地球仪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会看不见太阳。请大家模拟出发生日食时的场景。5. 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模拟演示天体的运动。要求:当你认为发生日食时就停止运动。( 情境设置:利用实验室窗帘控制实验室光线以模拟太空环境,扮演太阳的同学用幻灯机对扮演地球、月球的同学打光。 )学生分别带上模型上讲台演示。6、交流:(1 )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 (2 )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 )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5 )日食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3、复述日食的成因。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
7、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 ,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图并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2、播放日食成因的录像以验证学生的推测。3、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 页日食的成因。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 、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 ,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 、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四、学生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
8、原因。月食发生时, 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2、学生思考推测。(预设: 在月球运动过程中 ,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5、出示月食成因示意图。6、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7、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五、总结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对于日食和月食你还有什么问题吗?2、模拟场景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发生日食和月食的位置,思考:
9、边模拟边提问:月球围绕地球一圈 ,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日食和月食了吗?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3、出示我国未来八年(2008-2015) 能观察到的月食和日食情况表(表略 )和2009年 7 月 22 日的将要发生地日全食现象。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上述表格得出结论: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不是每个月都发生的。教师利用三球仪,幻灯机 ,地球仪 ,排球和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汇报情况作进并让学生了解全食、偏食、环食;了解月食为什么不可能发生环食。以及 今年能观察到得一次日全食。板书设计:4、日食和月食(学生画的日食示意图)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地球 月球 太阳(学生画的月食示意图)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月球 地球 太阳日食和月食流程图播放动画海尔兄弟和宝莲灯片段揭题日食和月食5播放录像日食发生时的场景学生根据录像分析日食发生时的特点5分组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0场景模拟日食是怎样发生的学生复述日食的成因播去日食成因录像出示日食成因后解得出日食成因的结论5分组独立探究月食的成因出示月食成因图解得出月食成因的结论 10小结本课并探究日食和月食为什么不每个月都发生出示我国未来八坪“月食和日食情况表”3科学探究没有止境,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索2,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