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资源欢迎下载1散步【预习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莫怀戚以及本文写作背景。自主积累:将这篇散文的重点字词摘抄至摘抄本上。自我感悟:感悟尊老爱幼、珍视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遇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了解作者莫怀戚的生平与写作背景。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写作背景、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文章内容。2、再次默读课文,、圈划、朗读我,妻子,儿子,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同时在文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 赏
2、析。【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及词的有关知识,理解积累“熬、分歧、粼粼”等词语。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文章,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合作探究,品味文章精彩词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作者以 小见大的写作手法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培养尊老爱幼、珍视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二、写作背景
3、本文写于1985年,其写作契机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全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时,确实在南方的田野散过 步,有了一定的感慨。另一个是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识后,就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行过交谈, 柯尔特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这就引起了作者理性的感慨,在感慨之余,写下了此文。三.散文散文(Prose;Essay )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 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 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
4、散文、议论性散文。预习自测:嫩芽()波光粼粼() 熬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散步() 咕咕()分歧()霎时()()2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嫩芽(n an ) 调皮(ti co )B霎(s a)时依偎(w ai)C蹲(d下背(bai)起D粼粼(l n) 拆(ch a)散3解释下列词语信服:相信并佩服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脉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研自探导学】1、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段落,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 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明确: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蓬勃的生机 珍爱生命 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明确:7段:菜花,桑树,鱼塘 春天的召唤 热爱生活2、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你更喜欢哪一个?(提示: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我”诚恳,孝敬父母;妻子贤良,温顺;母亲年迈,顺从儿子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
6、懂事导入:(约3分钟)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明确目标:(约3分钟)教师阐述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背景及积累“熬、分歧、粼粼”等词语的有关知识,重点阐述关于精彩语句的分析方法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梳理并精要概述知识点。学情检测:(约5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预习检测”题,学生独立在白板上完成,教师重点强调“散步,分歧,霎时”,等字词。预习梳理:(约2分钟)教师对本节
7、知识的梳理与概述,学生巩固自学成果,并明确知道自己的疑难与困惑。强化字词记忆加深理解,完成相应的更正、识记、背诵与练习等活动。整体感知:(约3分钟)把握脉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概括。这一家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讨论探究(约9分钟)教师对每个探究点都提出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与要求,例如探1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指导,探 2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探3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以及探 4的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师巡视学3、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试结合本文进行具体分析。(提示: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感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4
8、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戛星系“莪”和 妻子身为父母与子女的双重身侨及文章妻表达的中心耒分析)明谶;我和妻子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中点上,肩负着学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腱养老人的义务, 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冢地表明了我对生活有一种庾命感。中年人既要嘘养老人,又要抚 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萋不是这样?拓展延伸: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说说你家中的亲情故事(100字左右)【当堂检测
9、】(一)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F en q i( ) xin f u ( ) ch a s cn()霎时() 嫩() 芽 熬()过2、“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了?()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B、因为孙子要走小路C、她怕儿子为难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 ,恰当的一项是( )(1)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2)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A、度无奈生长 B 、拖高兴覆盖C熬信服铺 D 、活犹豫滋生(二)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散步() 咕咕()分歧()霎时()嫩芽() 波光粼粼() 熬()2
10、、文中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日 老人本来没有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C表现了祖孙三代互相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DX母亲是老一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3.、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合适的词语。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有的; 树上的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一。情并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巡视情况,在讨论即将结束时,分配展示任务到小组展示质疑:(约18分钟)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必要、典型的问题或做出精讲。教师指导点评同学的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 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组织其他
11、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做好评 价。检测矫正:(约5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检测题目,学生用白板作答教师巡视并准备提问展示、组织纠错(教师抽批、组长批、对 子批都可以)。教师用课件打出矫正题目,只针对当堂检测出现的一道典型错题,组织学生用白板作答矫 正,并由学科班长讲解。归纳小结:(约2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教学反思】【日清过关】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 音字)注音.嫩(nan)芽霎(sh a )时强(qi a ng)壮(s a n)强散桑(s a ng)树水波粼粼(l f n)背(b e i)起了母亲目散步勉强(qi 3g)我背(bai)上的“2 .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
12、意思。霎时:极短的时间两全:,顾全两个方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3 、 根 据 原 文 填 空 (不 要 看 课 本!) (1)、母亲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3)、 我 的 母亲 又过 了 一 个严冬。(4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有的浓,有的淡;(5 )、小家伙突然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6)、我的母亲高大,很瘦,不算重;儿子很胖,幼小,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4 .、一家人散步遇到了怎样的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 ()5 .这篇短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例如: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反复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再完成以下练习支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息得最迟日 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做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