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活力课堂 以“氯气的生产原理”为例李宏春 (浙江省台州中学 317000)摘要: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教学,阐述了创设教学情境与构建活力课堂的几种有效途径。关键词:情境教学;活力课堂;氯气的生产原理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是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化学情境教学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化学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活力课堂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不可能具有活力。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通
2、过激励、情境、体验等激发出来,而情境教学的核心恰恰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说化学情境教学是构建活力课堂最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教学,谈谈化学情景教学与活力课堂建构几种有效途径。1 让美丽的故事走向课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有限,教学创意无穷。即便是引入新课我们也要讲究情境创意。若我们能够营造起“课始激情情即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导入情境,会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要构建化学活力课堂,必须从“头”开始。【案例1】历史的足迹1774年舍勒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当他使软
3、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研究后得出这种气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氯气。【教师】舍勒的这一无意发现正是后人在实验室用来制取少量氯气的方法,利用MnO2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生成的是MnCl2、Cl2、H2O。请大家书写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设计意图:氯气发现到命名中间相隔了40多年,化学发展的道路是缓慢而艰辛的,并且化学研究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此
4、外,让同学们体会到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就是利用舍勒的偶然发现,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2 让化学实验秀出精彩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最鲜明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知识趣味之中充满哲理,平淡之中蕴含神奇,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化学学科的特殊魅力。从认识的直观原理讲,情境背景向学生展示的鲜明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印象深刻的体验,进而达到从形象感知到理性顿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而自觉的行为。化学实验是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最具有价值的情境营造手段,我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自实验的探究机会
5、,比如将某些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改造,并用于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案例2】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探究微型实验探究一覆有滤纸的玻璃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石墨棒铁棒(1)滤纸放在玻璃片上(2)滤纸滴加两滴饱和食盐水,再滴加1滴酚酞溶液(3)连接电源正极的石墨棒和连接电源负极的小铁棒平行相隔约2cm平放在滤纸上,用手压紧,再将淀粉碘化钾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在石墨棒上。探究二(1)用小塑料瓶吸适量的饱和食盐水(2)石墨棒相连的电线接电源的正极,与大头针相连的电线接电源负极。(3)小塑料瓶末端插入到装有洗涤液的井穴板中(4)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井穴板上方,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井穴板上方。设计意图:教材电解饱和食盐水不
6、便于学生分组实验,改进后的微型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有关理念,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比直接给出化学方程式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故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设计创新能让教学更灵动,给化学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因此,精湛的实验技能是优秀化学教师必备的素养,把看似简单的实验做出与众不同的效果是实验的“王道”。3 让落幕尽在回味之中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一堂课如果有良好的开端、成功的过程但结尾却草率收场,极有可能功亏一篑。要知道,精彩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发人深省,给人力量,催人奋进。因此,化学课
7、的结尾也是要精心构思的,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等情况采取不同的结尾方式,让学生总有新鲜感,这样才可以形成强烈不断的刺激,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邵守义教授所说:“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案例3】课尾知识拓展提升【教师】19世纪初,伏打创造电池后,不少化学家利用教材所示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试图制取氢氧化钠都未获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学生】电解后产物中,氯气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教师】如何改进?【学生】在装置中加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的设备。【教师】课后请大家上网查找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改进的资料。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又带着问题出教室,为化学反应原理带膜的电解槽教学埋下伏
8、笔,从而使课堂活力延伸到课外。故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策略,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体验,从解决问题中感受化学的学科魅力。总之,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拥抱文本,亲吻化学,做到润物无声。从而使化学课堂活了,学生活了,知识活了。参考文献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40-412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493 张少文.巧用化学小实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