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 - 质量管理部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2 - 1 目标 .5 2 SQA 岗位职责 .5 3 SQA 流程 .6 4 SQA 与各技术方向的关系 .6 5 软件工程标准与规范 .7 5.1 软件工程标准 .7 5.2 软件标准文档模版规范 .9 5.3 软件技术规范 .10 6 SQA 任务管理 .10 6.1 任务来源 .10 6.2 流程管理 .10 6.3 主要任务 .10 附件一: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12 1 引言 .13 1.1 目的 .13 1.2 定义 .13 1.3 参考资料 .13 2 管理
2、.14 2.1 机构 .14 2.2 任务 .14 2.3 职责 .15 3 文档 .15 3.1 基本文档 .15 3.2 其它文档 .16 3.3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 .16 4 标准、条例和约定 .17 5 评审和检查 .18 5.1 第一次评审 .19 5.2 第二次评审 .19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3 - 5.3 第三次评审 .20 6 软件配置管理 .20 7 工具、技术和方法 .21 8 媒体控制 .21 9 对供货单位的控制 .22 10 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22 附件二:技术月报 .23 附件 3:软件阶段评审表 .1 附件 4: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
3、3 1 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范围 .4 1.3 术语定义 .4 1.4 参考资料 .6 1.5 概述 .6 2 软件配置管理 .6 2.1 机构 .6 2.2 任务 .7 2.3 职责 .7 2.4 接口控制 .7 2.5 实现 .8 2.6 适用的标准、条例和约定 .8 3 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8 3.1 配置标识 .9 3.1.1 标识方法 .9 3.1.2 各类基线 .9 3.2 配置和变更控制 .9 3.3 配置状态审计 .10 3.4 配置的检查和评审 .11 4 工具、技术和方法 .11 5 里程碑 .12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4 - 6 培
4、训和资源 .12 7 对供货单位的控制 .12 8 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 .12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5 - 1 目标 质量管理(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以下简称 SQA,主要对研发和工程 进行软件过程的质量管理。 SQA 的目标: 保障研发的软件产品质量,为工程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平台, 提升公司产品的层次; 保障工程项目的软件产品质量和实施的规范性、成功性; 形成公司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提升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质量管理制度的贯彻与执行,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质量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制定
5、、贯彻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方针、指南、规范; 监督和检查质量管理的方针、指南、规范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的实 施情况,保证开发出的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保证软件产品、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处理。 2 SQA 岗位职责 跟踪软件过程的质量活动并鉴别活动中出现的偏差; 里程碑式技术评审,实现软件质量的过程化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利用配置管理工具,建立配置服务器环境,控制文档 与程序的修改信息和版本; 全面测试,采用适当手段对软件需求、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 现和文档进行全面测试; 软件产品文档及程序源码归档与保管。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6 - 3 SQA
6、流程 4 SQA 与各技术方向的关系 SQA 的主要职责是为研发和工程提供质量管理保障,协助各技术方向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软件过程质量管理任务; SQA 负责对研发和工程的质量管理支持,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保证计 划实施,研发和工程必须配合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1)SQA 制定的各种标准与规范,各技术方向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与规范 执行; 2)SQA 人员和研发和工程总监需要进行沟通,共同完成软件过程跟踪、 审查和里程碑式评审; 3)研发和工程提交配置管理计划和阶段性实施情况,SQA 负责指导和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7 - 监督执行。 SQA 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问题及时
7、形成软件问题单,研发和 工程按照软件问题单,提出处理意见及处理时间,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研发和工程总监定期向 SQA 提交软件开发进度表; 一个 SQA 人员需要同时支持研发和工程多个软件开发任务的质量管理。 5 软件工程标准与规范 5.1 软件工程标准 软件工程模型 1)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瀑布模型 Waterfall Model) 2) 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特点: 上一阶段的变换结果 是下一阶段的变换的 输入,相邻两个阶段 具有因果关系,紧密 相联。 需求分析 问题定义 可性行研究 计划 时期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 码 测 试 开发 时期 运行与维护运 行时 期
8、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8 - 软件工程方法 1)结构化设计方法(SD- Structured Design)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模块化、自顶向下细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等程序设 计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所提供的方法和原则,主要是用来指导软件的概要 设计。 结构化设计属于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在软件的需求分析阶段,数据流 是软件开发人员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数据流从系统的输入端向输出端, 则要经历一系列的变换或处理。用来表现这个过程的数据流(DFD),实际上就是 软件系统的逻辑模型。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要解决的任务,就是在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 DFD 图映射(Mapping)
9、- 软件系统的结构。换句话说,这类设计方法,允许把用 DFD 图 表示的系统逻辑模型,很方便地转换成对于软件结构的初始设计描述。 结构化设计分析工具: Microsoft Project,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EPMS,工作流图制作工具 Microsoft Visio,数据流图(DFD)、结构图制作工具 Sybase Powerdeigner,数据库模型分析设计工具 2)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OOA 的核心思想是利用 OO 的概念和方法对软件需求建造模型,以使用户 加工 原型 原型 快速分析 和设计 建造 原型 客户评价原型 1原型系统仅包括未
10、来系统的主要功能, 以及系统的重要接口; 2为了尽快向用户提供原型,开发原型 系统时应尽量使用能缩短开发周期的 语言和工具。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9 - 需求逐 步精确化、一致化、完全化。为此, OOA 的方法步骤为: 面向对象分析工具: UML、RationalRose 上述列出了软件工程的两个模型和两个方法,采用哪类模型和方法,可根 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经过充分的论证后进行选择。 5.2 软件标准文档模版规范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功能需求 附件一:业务流图 附件二:数据流图 附件三:业务工单/报表样张 需求分析-数据规划 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 功能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
11、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 测试大纲 使用手册 维护手册 识别对象 属性及外部服务 识别类及其结构 定义对象之 间的消息传递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0 - 5.3 软件技术规范 工作流图(EPMS)规范 数据流图(DFD)规范 IPO 图规范 数据库技术规范 VS2008(采用的编程语言)技术规范 目录结构规范 文档编制规范 6 SQA 任务管理 6.1 任务来源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研发的质量管理; 选定新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工程标准文档模版和软件技术规范的修 订。 6.2 流程管理 工程项目启动章程宣布后,SQA 任务正式启动。 6.3 主要任务 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格式与
12、内容见附件 1),根据研发和工程提交的 软件任务实施计划(人力资源和进度计划等)制定与其对应的软件质量保 证计划,组织计划的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向给研发和工程总监、开 发人员和所有相关人员发布计划,便于研发和工程总监及 SQA 人员对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1 - 其工作的监督。 选定软件工程方法,要求研发和工程采用; 制定与修订软件工程标准文档模版和软件技术规范,要求研发和工程 采用和遵循; 接收来自研发和工程总监提交的软件阶段进度信息,(格式与内容见附 件 2); 研发和工程执行的软件过程化跟踪与审查,偏离标准和规范的问题及 时的反映和处理; 里程碑式评审,主要任务是保
13、证软件执行的活动与预定义的软件过程 一致,使软件过程在软件产品的开发中得到遵循,保障研发和工程定 义的每个软件任务得到实际的执行(软件阶段评审表格式与内容见附件 3); 配置管理工作的检查和审查; 由研发和工程提出配置管理计划(格式与内容见附件 4),SQA 以软件配置 基线( 里程碑 ),软件配置项为依据,负责过程管理与监控,对研发和工程软件 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文档和程序进行有效的版本管理与控制。 SQA 人员工作过程中记录的工作结果和发现的不符合问题,填写相应 的问题单,直到问题解决,详见附件 3; 这是 SQA 的一个重要的任务,SQA 人员要对工作过程中记录的工作结果 和发现的不符
14、合问题进行处理,及时向有关人员及高级管理者反映。在处理问 题的过程中对符合标准过程的活动,SQA 人员应该积极地报告活动的进展情况 以及这些活动在符合标准方面的效果;对不符合标准过程的活动,SQA 要报告 其不符合性以及它对产品的影响,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收集新方法,提供软件工程标准与规范的改进。研发和工程软件执行 过程中,对标准和规范定义不准确或是不方便的地方,及时提出修改 意见,以便 SQA 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标准与规范; 对 SQA 制定的规范培训。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2 -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3 - 附件一: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保证计
15、划 产品名称: 编制单位: 产品编号: 文档编号: 版 本 号: 编制日期: 更改日期: 拟制人 审核 批准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4 - 1 引言 1.1 目的 本条必须指出特定的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具体目的。还必须指出该计划所 针对的软件项目(及其所属的各个子项目)的名称和用途。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 证所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项目委托书或合同中规定的各项需求,能够满足本软 件总体制定的该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单位在软件执行过程中,按照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根据各 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
16、特定的质量保证要求,剪裁后的计划 必须经相关人员批准。 1.2 定义 本条应该列出计划正文中需要解释的而在 GB/T 11457 中尚未包含的术语 的定义,必要时,还要给出这些定义的英文单词及其缩写词。 1.3 参考资料 本条必须列出计划正文中所引用资料的名称、代号、编号、出版机构和出 版年月。 GB/T 11457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5 -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2 管理 必须描述负责软件质量保证的机构、任务及其有关的职责。 2.1 机构 本条
17、必须描述与软件质量保证有关的机构的组成。还必须清楚地描述来自 项目委托单位、项目承办单位、软件开发单位或用户中负责软件质量保证的各 个成员有机构中的相互关系。 2.2 任务 本条必须描述计划涉及的软件生存周期中有关阶段的任务,特别要把重点 放在描述这些阶段所应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上。 软件质量保证工作涉及软件生存同期各阶段的活动,应该贯彻到日常的软 件开发活动中,而且应该特别注意软件质量的早期评审工作。因此,对实施的 软件任务,要按照本计划的各项规定进行各项评审工作。SQA 人员参加所有的 评审与检查活动。评审与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软件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 各个方面都认真采取各项措施来保证
18、与提高软件的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应该进行以下三次评审:第一次评审软件需求、概要设计、验证与确认方法; 第二次评审详细设计、功能测试与演示,并对第一次评审结果复核;第三次是 功能检查、物理检查和综合检查。关于这些评审工作的详细内容见第 5 章。 阶段评审工作要组织专门的评审小组,原则上由软件组长、副组长或特邀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6 - 专家担任评审组长,评审小组成员应该包括项目委托单位或用户的代表、SQA 人员、软件开发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其他参加人员视评审内容而定。 每一次评审工作都应填写评审总结报告与软件问题报告单。格式详见质量 管理制度。 日常检查:在软
19、件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填写项目进展报表,即软件报表表 头与软件阶段产品完成情况表。SQA 可以通过项目进展季报表发现有关软件质 量的问题。格式详见质量管理制度。 软件验收:必须组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软件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文 档验收、程序验收、演示、验收测试与测试结果评审等几项工作。 2.3 职责 本条必须指明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中规定的每一个负责单位或成员的责任。 3 文档 必须列出在该软件的开发、验证与确认以及使用与维护等阶段中需要编制 的文档,并描述对文档进行评审与检查的准则。 3.1 基本文档 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至少应该编 写以下八个方面内容的文档: 1
20、) 软件任务实施计划;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技术管理制度及办法之 质量管理制度 - 17 - 3) 软件设计说明书,应该包含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文档; 4) 软件测试大纲; 5) 使用手册; 6) 维护手册 7) 项目开发总结。 8) 源代码清单; 3.2 其它文档 除了基本文档之外,对于尚在开发中的软件,还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 文档: 1)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 2)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3) 软件阶段进展表,其详细格式参考质量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4) 软件阶段评审表,其详细格式参考质量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3.3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 文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阶段的产品描述。 难作确认就是要检查各阶段文档的合适性。评审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是有以下 六条: 1) 完备性:所有承担软件开发任务的单位,都城必须公司制定的软件文档 标准模版编制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在开发阶段结束时其文档是齐全的。 2) 正确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文档的内容,必须真实的反映阶 段的工作且与该阶段的需求相一致。 3) 简明性:在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