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 (下)_政治理论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四、股市狂跌与国民经济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2000 年,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股市狂跌推动国民经济下降;国民经济下降又反过来促使股市猛烈下泻。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前所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2000 年第一季度为 4.8,第二季度为 5.6。但由于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主的美国股市各种指数全面下降,美国同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下降到 2.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0 世纪 90 年代下半期以来少见的这种突然大幅度下降,大大出于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意料之外,引起美国国内一片哗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这种突然下降,反过
2、来又促使股市价格下泻。美国股市价格在 2000 年10 月 12 月的再次狂跌,就是在这种恶劣经济形势下发生的。股市价格狂跌与国民经济恶化的相互作用,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不是在说“网络经济”吗?正是因为网络,经济良好的信息传播十分迅速;经济恶化的信息传播也十分迅速。在这种恶性循环的信息迅速传播的影响下,全国对国民经济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化为悲观情绪所笼罩。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一场新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之势已开始形成。目前,这种危机势头开始形成的表现大致如下: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峰跌了下来。在美国 50 个州中,美联储共设立了 12 家联邦储备银行。每一家联邦储备银行有一个管辖区,代表美
3、联储管理其所在地及附近若干个州的金融业务,并负责定期向美联储报告其分管地区的经济走向和发展趋势。据美联储 2000 年 12 月 6 日公布,当时向它报告呈现出进一步证据证明经济发展减速的联邦储备银行,在 12 家中已经有八家。它们是,设在波士顿、克利夫兰、里士满、芝加哥、圣路易斯、堪萨斯城、达拉斯、旧金的联邦储备银行。这些报告涉及的地区,包括新英格兰、中西部、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部,除了包括纽约在内的东部地区以外,经济不景气之风差不多已经涵盖全国了。时间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就传出了更坏的信息。如上所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000 年第一季度折成年率为 4.8,第二季度为5.6,第三季度
4、即陡降到 2.2。那么,第四季度呢?格林斯潘先生 2001 年 1 月 25 日在美国联邦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说了一句引起全国震惊的话:“据我们判断,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一次急剧下降;的确,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于零。 ”六天以后,即 1 月 31 日,美国政府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根据不完全材料初步断定,2000 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折成年率为 1.4(待 2001年 2 月再作调整) 。这个断定虽然比格林斯潘的判断略高,但美联社在就此发出的一则电讯中指出,这已经降到了美国经济 1995 年以来的最低点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000 年下半年如此急剧地从高峰向下坠落
5、,一直降到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理论,这种情况说明,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已经结束,它已经开始向一场新的经济危机迈进了。第二,商品零售市场疲软。由于担心经济危机降临,担心失业,广大体力、脑力劳动者家庭开始削减开支,减少商品购买量。尽管电子商务在美国日益发展,为人们购买商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它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面前仍然无能为力。据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人口普查局公布,2000 年 10 月和 11 月,全国商品零售总金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0.5。在正常情况下,即在每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6、,每年 12 月的圣诞节都是美国商品销售旺季,这个时间内的商品零售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 2000 年 12 月的圣诞节期间的商品销售却基本上处于疲软状态。由于销售额锐减,经营亏本,美国一家商品零售连锁公司-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当年 12 月即关门停业;另一家打折扣的巨型商品零售商布拉德利斯公司也已向法院申请破产。第三,一些巨型垄断性高科技企业经营处于困境。美国历史最老的电信企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 ,在巨型垄断性高科技企业中是受到 2000 年股市风暴严重冲击的第一家。当年 8 月,占这家公司经营收入 50以上、金额达 56 亿美元的电信业务发生了困难,使公司债台高筑。当
7、年 10 月 25 日,这家公司不得不正式宣布,把这家“百年老字号”拆散,一分为四,即在两年内逐步组成为四家独立的企业。另一家巨型电信企业-世界通信公司,是在 2000 年受到股市风暴严重冲击的垄断性高科技公司中的第二家。由于公司股票价格不断下跌,这家在一年前还拥有总资本 1500 亿美元的企业,到 2000 年 11 月就仅剩下 500 亿美元了,使它不得不在夕阳西下、奄奄一息的状态下挣扎。与上述两家处境类似的高科技企业,还有斯普林特公司。美国规模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制造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 ,以及著名的苹果、惠普、施乐、英特尔、甲骨文、思科等等一系列公司,在 2000 年也无一例外地
8、遭受了这场股市风暴的严重打击。第四,工业的主体-制造业陷于衰落状态。从汽车制造、钢铁冶炼到纺织业、造纸业在内的整个制造业销售不畅,生产萎缩,库存增加,是从 2000 年 8 月开始的。到 2000 年 11 月,汽车销售不畅、生产萎缩之风几乎已经刮遍美国大地,通用、福特、克里斯特三大汽车公司无一幸免。汽车制造公司是钢铁的主要用户。既然汽车生产萎缩,钢铁工业陷入不景气之中就不可能避免了。尽管钢铁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产品仍然卖不出去。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LTV 已经被这股风刮倒了,不得不于 2000 年 12 月 29 日宣布破产。据负责对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收购情况进行调查、从而评估制造业经营
9、状况的“全国收购管理协会”公布的统计,2000 年 12 月,全国制造业经营状况指数已经从当年 11 月 47.7 分降到 43.7 分。按照该协会所下的定义,这个指数低于 50 分,就表示生产萎缩,经营衰退。这个协会公布的 2000 年 12 月美国制造业的指数,已经降到了 1991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就表明,美国制造业已经衰落到了最近八年以来最严重的程度。该协会 2001 年 2 月初公布的统计,2001 年 1 月,美国制造业已进一步陷入“衰退”之中;非制造业也急剧下降,从 2000 年 12 月的 61.1 分猛降到 50.1 分,也已经降到“衰退”的临界点了。大量库存积压给
10、美国制造商们带来了十分沉重的压力。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仓库来储存那些卖不出去的产品了。在这种状况下,他们进一步削减生产就成为必然的了。对于非制造商们来说,情况也是如此。第五,建筑业开始出现不景气。据华尔街日报2000 年 10 月 4 日报道,美国新住宅销售从 2000 年 8 月开始下降。据全国房地产协会公布的统计,全国现存住宅的销售额 2000 年 12 月比 11 月下降 7.4。现存住宅销售在全部住宅销售中所占的比重达 80。住宅销售的萎缩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一连串消极影响,包括家电、家具等行业都将陷于不景气之中。另据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人口普查局 2000 年 12 月公布的统计,由于住宅销
11、售不畅,建筑业的建筑费开支也随之下降,当年 11 月比同年 10 月下降了 0.6。我在三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一书里较为具体地说过,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私人房地产、美国垄断资本的象征、属于洛克菲勒家族财产的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在美国 20世纪 80 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初期发生的那一场经济危机期间曾被迫出卖过一次。这一次,在 2000 年就要结束的最后一周,洛克菲勒家族又不得不再次把这个中心出卖。第六,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股市狂泻、经济萎缩、企业破产,已经威胁到华尔街金融垄断资本的中心-商业银行业。由于大量贷款、特别是从事金融衍生品赌博赌输了的那些赌徒们所借的巨额贷款难以收回,包括美利坚银
12、行、大通曼哈顿银行、杰?普? 摩根银行(这两家银行正在合并)和纽约银行在内的若干家全国性、国际性大银行以及一些州际区域银行,目前业务经营都存在严重难题。加利福尼亚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亏损严重、不能向它的 1300 万用户提供能源的太平洋煤气和电力公司欠了美利坚银行大量贷款,难以偿还;加上金融衍生品赌徒们的难以偿还的贷款,已经把这家银行拖下了水,使它陷于困境。据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所做的研究,在经营状况最差的美国上市公司中,2001 年将有 96 家左右无力偿还债务。另据商业周刊报道,与 1998 年比较,2000 年企业难以偿还的“问题贷款”总额增加了一倍。因此,美国银行业的困境还将呈现进一
13、步发展之势。第七,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元将处于疲软状态;大量资金也将逃离美国。第八,由于包括制造业公司、商业公司、电子计算机制造公司、网络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收缩经营、减产裁员,美国工人阶级的失业率已呈急剧上升趋势。据路透社 2001 年 2 月 4 日纽约电讯,从 2000 年夏季到年底,美国制造业工人已经有 25万人失业;2001 年 1 月,又有 65000 人失业。目前这类裁减职工的消息正从美国不断传来。仅克里斯勒汽车制造公司 2001 年 1 月 29 日宣布,在 2002 年年底以前,它将关闭六家制造厂,在 2003 年以前将裁减职工 20,共 26000 人。综上所述,可以初
14、步断定,近年内美国陷入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之中将难以避免。应当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生早在 2000 年年底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危险。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 2000 年 12 月 19 日刚刚召开的例会上还决定不降低利率。2001 年元旦刚过,他不等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预定的月底召开例会,就抢在 1 月 3 日、4 日两次突然决定降低利率,包括“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 。这种突然行动大大出于人们意料之外。他如此匆忙地采取紧急行动,实际上就是在救火。五、反危机的两只手难以奏效我在三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一书里较为具体地说过,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衰落阶段以后,统治集团用以反危机的两只
15、手-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已基本失效;在 20 世纪 80年代末期至 90 年代初期发生的那场经济危机期间,这两只手已被砍断,除那场危机的一头、一尾以外,它们未能发挥任何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衰落阶段,统治集团就越是依靠债务经济度日,导致债务(包括政府负债、工商企业负债和居民负债)负担沉重,缠得美利坚合众国喘不过气来。在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 一文里,我也重申过这一点。那么,近来几年的情况又如何呢?还是先说联邦债务。尽管美国政府财政部宣布,19982000 财政年度联邦财政均已实现平衡,并有节余。即使如此,由于债务利息在继续支出,1998 年以来,联邦负债总额仍在增长。据
16、美国政府财政部公共债务局统计,按 1996 年美元计,联邦负债总额 1997 财政年度为 53696 亿美元,1998 财政年度为 54787 亿美元,1999 财政年度为 56060 亿美元,2000财政年度预计为 56863 亿美元。工商企业债务也在大幅度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初期,美国工商企业的负债总额即由 14000 亿美元上升到 35000 亿美元。90 年代,随着美国巨型企业兼并风越刮越猛,企业负债总额进一步增长。1994 年,美国企业增借新债 3000 亿美元;2000 年上半年,这些企业增借的新债折成年率为 9100 亿美元。有一个统计材料说,仅 2000 年上
17、半年,全世界的工商业公司拖欠的债务总额中的 85,都是美国公司欠下的。据 经济学家报道,目前,美国公司欠下的债务总金额已达到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由于资金不足,也不断借债。它们通过发行债券和票据举债,其借债金额已经从1989 年的 24000 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七万亿美元。此外,美国的家庭债务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举债高峰期占年均可支配收入的 80;2000 年,这个比重已上升到 98。美国是一个家庭储蓄率极低的国家,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在这种严重情况下,通过美联储降低利率行不行呢?答曰,不行。因为降低利率通常要到九个月到一年才能对需求发挥作用。到那时,美
18、国的这场新的经济危机可能早已经发生了。前述格林斯潘紧急救火在美国金融界仅仅引起了为期一天的短暂欢腾,第二天就冷却下来,股市照样在低水平上徘徊,原因在此。那么,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再降低利率行不行呢?答曰,更不行。例证之一,是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期发生的那次经济危机。在那场危机期间,美联储曾经 18 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七次降低“贴现率 ”,都未能制止危机的发展。主要原因是,虽然利率很低,但债务负担沉重的工商企业和居民家庭或者对进一步借债畏缩不前;或者是借新债还旧债,因而难以刺激经济,对危机难以发挥起死回生的作用。例证之二,是日本 1990 年泡沫经济破灭以后。从 1990
19、年到现在,已经 11 年了。在此期间,日本中央银行曾经多次降低利率,一直把利率降到零,甚至实行负利率;但都没有起作用。其原因与上述美联储降低利率未能发生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这 11 年间,日本经济除一年外,一直处于危机和停滞状态,至今尚未复苏。那么,通过政府实行减税、增加财政支出,行不行呢?答曰,也不行。因为实行减税、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要到一年以后才能发生作用。到那时,要制止这场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危机发生以后再实行减税、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行不行呢?答曰,更不行。例证之一,还是美国上次发生的那次危机。危机期间,由于联邦政府负债总额过高,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增加财政支出,实行
20、减税。尽管老乔治?布什总统尽力之所能增加了一些财政开支,并依据凯恩斯“战争增加财富”的理论,在危机期间大打了一场海湾战争,发了一笔横财,用以补充国内开支,还是未能制止危机的发展。例证之二,还是日本。由于日本政府负债总金额高达四万亿美元,手脚被捆住了,难以大幅度增加财政开支以刺激经济。尽管日本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台振兴经济方案,尽力增加财政开支,但于事无补。日本经济的危机、停滞状态还是拖延了下来。总之,美国经济的病情已经很严重,难以诊治。格林斯潘先生和小乔治?布什总统本领再大,充其量只能延缓而不可能制止这场危机的发生和发展。问题仅仅在于危机发展到何种严重程度,是七级以上的大地震,还是四、五级以
21、下的较轻微地震?六、美国发生地震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现在,世界经济的走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因为每当华尔街打喷嚏时,世界许多地方都要患感冒。据华尔街的美林投资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2000 年华尔街股市狂跌,资本主义世界的股市大多数也随之下跌,只有少数例外。这一年,韩国的股市下跌了近 60;泰国下跌了45;我国台湾省下跌了 44;土耳其下跌了 38;芬兰股市下跌了 14以上;俄罗斯的股市也下跌了近 6。此外,日本股市也下跌了 25。2001 年 1 月 4 日出版的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谈美国经济恶化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的标题就是:当美国打喷嚏时 。首先讲了美国这次发生“衰退” 、也就是我们所说
22、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以及这种疾病的治疗难度。它指出:“货币政策通常至少需要经过一年才能对需求产生明显影响。以前的历次衰退都未能被降低利率所制止。财政政策发生作用需要更长的时间。接着指出,生了病的美国经济将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外出口“疾病” ,“主要是通贸易,商品价格,对外投资,汇率,股票价格。有些国家将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受到美国的伤害。 ”列举的美国经济危机对世界其他国家可能产生的冲击主要是:(1 )美国发生衰退将消减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将首当其冲,因为它们对美出口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 25到 13 之间。美国在信息技术开支方面的下降将打击南朝鲜和台湾,因为它
23、们是电子产品的巨额出口者。(2 )美国的衰退将使它对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需要萎缩。这些产品的价格将下降,给这些产品的生产国造成伤害。(3 )第三个渠道是对外投资。与对美贸易相比欧洲和日本将更容易受到对美直接投资的伤害。德国的在美国设立的子公司的销售金额比它对美出口高五倍。这些子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将受到一场美国衰退的挤压。(4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受对外投资和威胁是不同的。如果一场美国衰退引起资金向安全地带转移,这些发展中国家将发生大量资金外流。一些需要资金弥补大量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在这方面所受的打击将最严重。(5 )美国经济买力削弱将使美元疲软。过去两个月来,美元对欧
24、元的比价已下降了12。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将打击欧洲的制造业。(6 )最后一个渠道是股票市场,因为全球的股票价格都是跟着华尔街走的。所幸的是,在大多数国家里,技术股所占的地位没有美国那么重要。金融市场对信息技术公司的的投资等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5(已经从 2000 年 3 月的 50降了下来) ,而在德国仅占2,在日本占 7,国家亚洲国家也只占 5。因此,在这些国家里,技术股份格的崩溃在它们国内开支中所占的份额将大大小于美国。但是日本有它自己的问题美国经济的大幅度下降可能把日本再次拖入衰退之中。这篇的上述观点,应当说是对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第一,对美国经济危机对欧佩克成员国和包括俄罗
25、斯内的拉美、欧洲、非洲其他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的打击,对主要依靠出口原材料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打击及其严重程度,说得不够。第二, 经济学家没有提到,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总人口达两亿以上的印度尼西亚,在1997 年那一次金融、经济危机中受到严重伤害,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而且苏哈托虽然被迫下台,支持他的力量依然存在,印度尼西亚的政局并不稳定。一旦美国发生地震,将对印度尼西亚带来进一步的打击。如果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与政治再次陷于混乱之中,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也将受到不利影响。至于东北亚,包括日本和韩国,就更不用说了。第三,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经济目前的趋势已呈下降趋势。欧洲与美国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欧洲与美国互相以对方为主要贸易伙伴。为了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大门,双方都以在对方直接投资为重点。如果美国发生了地震,欧洲也会受到很大震动,很难幸免。 经济学家的对此估计不足。总之,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之下,世界各国的经都被不同程度上拴在一起了。如果美国发生地震,其对世界经济 1/2 12 下一页尾页.dx(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