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摘要20 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中国高等教育代写论文一个大的发展和变革时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要求大学无论是内涵或是外延都要不断拓展。创办大学新校区,对于大学扩大办学空间,寻求新发展,无疑是一个机遇,但同时,在许多方面,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如果应对不好,处理不周,反而会影响原来大学的管理、教学与科研秩序,分散发展力量,影响学校整体发展。而如何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则往往是大学新校区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新校区 学生事务管理 规章制度 一、新校区的含义及其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
2、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之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异地办学的新路子,开辟新的大学校园。据不完全统计,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全国各大学各类新校区总共不下 100 个,而笔者所在的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自己的新校区。 “新校区”一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大学新创建的校区,而另一种是指大学合并后,即相对合并后的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园之外的校园。本文所讨论的“新校区”是第一种。这类新校区一般以下几个特点:(1)校园基本是新建设起来的,校园的规划、建筑、基础设施和有关教学科研设备大多或者全部是新的。 (2)新校区不是独立法人,而只是原来
3、大学的一个新校园,是原来大学空间的扩展部分。 (3)新校区一般在与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区相隔较远,有的甚至在另外一个城市。 (4)新校区一般处于政府兴办的大学城或大学园区中,大多都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如政策优惠等。 (5)新校区一般有“年级型”与“学院型”两种基本模式。前一类是指大学若干个本科一年级全部集中在新校区学习,而其他年级学生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后一类是指大学将若干个学院集中在新校区学习,其他学院则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 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学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所涉级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学生心理卫生、纪律和法律、健康医疗
4、、就业指导和学术支持等多领域。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对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与干部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概括的多,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上升到专业化、科学化高度的少。同时,在面对新校区工作的形式下,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任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应对这些新课题,承担新职责,如何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探索工作的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二、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挑战 1.资源相对短缺 首先,人力资源略显不足。第一
5、,表现在新校区一般只有部分管理人员驻守,长住校区的专业教师很少,来校区的教师大多也是来去匆匆。第二,表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散在多个校区,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内部整合和调配。第三,表现在校区间学生交流不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去新校区,难以发挥“老人”带“新人”的作用。 其次,是物质资源也无法与老校区共享。一个学校的建筑、绿化、图书资料、科研设备、文娱设施等都是需要长期建设和积累的。新校区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教学生活设施,或者规模上是老校区相差较大,同时沟通成本较高。 第三,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与老校区相差较远。无形的文化资源是新校区最缺乏也是最难在短期内积累或移植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2.功能界定不清 各类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组织在新校区是否要设立工作机构、设立什么机构、工作人员如何配置及新的机构与本部机构的权限怎样划分和职能怎么定位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大多数在新校区的学生工作人员都承担了大量原来在老校区无须承担的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教务、后期等工作) 。 三、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 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因学校不同,而各有不同。我们就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体制、环境及信息化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