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实践报告题目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指导教师 系别/班级 姓名(学号)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21目录摘要3一、背景介绍3二、调查报告的内容、对象及方法3(一)调查报告的内容3(二)调查报告的对象4(三)调查报告的方法4三、 调查结果4四、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7(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7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72.丰富生活,调试文化83.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94.扩大交际10 5.激发创造力11(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11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112、匿名方式减弱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123、稍有不
2、慎网络成瘾134、信息庞杂,不利于准确获取信息14五、针对网络文化现状的解决方法策略151、加强教育,认清利弊152、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163.加大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17六、调查报告总结18摘要:21世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化对党大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丰富生活,调试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扩大交际,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匿名方式减弱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稍有不慎,网络成瘾,庞杂的网络信息给信息搜索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信息的准确获取。加强网络文化教育,认清利弊,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及其加大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
3、度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一、背景介绍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出现,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人格异化加剧。在现实中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据资料显示,自互联网风靡世界以来,全球至少发现了2至3亿整天沉溺于网络的“成瘾”者。二、调查报告的内容、对象及方法(一)调查报告的内容1.基础信息2.上网的时间分配3.对网络文化现状的看法4.如何处理丰富繁杂的网络信息5.面对散布网络信息的看法6.网络文化与道德规范7.网
4、络的影响(二)调查报告的对象 对象: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共进行发放自编1000份抽样调查,实际有效回收率900份。(三)调查报告的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的方式进行。在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共分发1000份问卷,并在合肥学院对部分同学进行访谈3、 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龄1至5年的占62.95%,所占比例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重要最大,网络逐渐在大学深入我们的生活 网络日益流行的今天,76.85%大学生的大 面对丰富的网络游戏,60.19%的大学生认学生认识到要规范自身的行为 为网络游戏作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消遣 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给当代大学生产生了
5、 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87.96%的学生上网浏深远的影响 浏览搜集需要的信息 当代大学生上网的时间3小时以上和3小时 大学生有意学习网络技能的占据多数以上的占据大多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深远 上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什么地方XY聊天购物看电影游戏查询资料关注新闻小计大一21(87.5%)6(25%)16(66.67%)9(37.5%)10(41.67%)12(50%)24大二47(63.51%)26(35.14%)57(77.03%)30(40.54%)22(29.73%)31(41.89%)74大三2(28.57%)1(14.29%)3(42.86%)5(71.43%)2(28.57%)0(0%
6、)7大四1(33.33%)0(0%)1(33.33%)0(0%)1(33.33%)1(33.33%)3不同性别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影响的看法四、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有助于知识的扩容与更新网络将不同的信息和文化进行汇集,构成了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网络以海量的储存、丰富的资源、便捷的检索、快速的传输、跨时空的链接、高度的开放等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大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经济动态、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人文景观等,能够接触到多样的思想、多元的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将使大学生拓宽视野,而将目光投
7、向更广阔的空间。 对大学生而言,专业的学习和发展十分重要。数字图书馆、专业题库、专业网站等的建设和发展,既提供了基础知识的支撑,又有最新的学术动态,使大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和更全面地进一步加深专业的学习。这有助于他们扩大知识容量,提高专业水平。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所用教科书越发显得陈旧。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将最新的知识、最新科技动态、最全面的信息迅速集中,并同步、快捷地传递到全世界。这种学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最伟大的进步之一,促进了大学生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2.丰富生活,调试文化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文化的调适功能 网络的发展,将正在和已经形成各种文化的共享,极大地丰富着
8、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在网络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信息网络中的多媒体是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它不仅能“说”会“唱”,而且具有色彩艳丽的图形、扣人心弦的动画、美妙悦耳的音乐、形象逼真的影像,构成了一个既生动活泼,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交融的视、听画面。他们不仅在网上获取各种知识和新闻信息,更多的还是获得了许多新的消闲娱乐形式。在网上听音乐者有之、看电影者有之、浏览图片者有之、玩动画者有之、打游戏者有之、聊天者有之、网上发帖灌水者有之可谓是丰富多彩。网络的娱乐性、刺激性和神秘性深深地吸引着充满好奇心的年轻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受环境、学习、就业等诸多方
9、面的压力,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提供了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转移和释放不良情绪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娱乐也是人的天性,而网络正好满足了人的这一需求。网络娱乐逐渐成为了大学生之间的一种共同话语。它给人一种期盼、一种依赖,并使人产生一种征服感、愉悦感和成就感。 许多虚拟环境都可以把人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提高到在真实条件下达不到的程度。许多虚拟实在游戏都会在设计中,让你处在一个极其惊险、紧张、刺激的环境之中,你必须全神贯注,高度集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消灭、被虚拟情境击败。所以,许多虚拟环境、虚拟程序对人的各种能力、素质的训练和培养的效用,常常是人们意想不到的。3.
10、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 角色实践的场所,为在现实生活中胜任角色打好基础 大学生毕竟要走向社会,要使自己能够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他们的角色非常单一。一旦毕业,他们需要迅速转化角色,而且要转化为复杂的社会角色。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加强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通过更多的角色实践,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己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更好地胜任自己的角色。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练兵场”。很多大学生在网上隐匿了自己真实的角色,通过聊天工具、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扮演起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在这些网上活动中,大学生
11、“介入”了社会生活,更贴近了社会生活,将封闭的“象牙塔”开启了一扇“窗户”,在其中不断进行角色学习。在角色扮演中,体会角色的需求和情感,明白社会和群体的规范,适应社会与群体对他的期待,学习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并借助网络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检验自己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而提高把握各种社会角色的尺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扩大交际 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 诚如福山所言:“互联网代表了一种具有潜能的技术,它将自愿的社会联系推向了新的从未梦想到的 高度:人们可根据任何一种共同的兴趣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与人的交往。”网络空间的全球性,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宽的人际交流面、更具有选择性的交往对象。网际交往彻底改变了基
12、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狭隘人际交往形式,突破了基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的狭隘人际交往范围。 隐匿的交往方式给处于相对弱势的大学生以更安全的感觉。这种安全感也使渴望真诚交往的青年大学生能够在交往中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出真实的自我。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找不到适当载体显示出隐蔽在人性深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都在极力地文饰着自己。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人们在极力地释放着人性的每一个方面,网络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真实载体。在网络交流中,人际间的心理距离可以缩到最短,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网上人们为什么总是比实际生活中更乐于帮助陌生人。因为,网上的利他行为受“旁
13、观者效应”影响小。既然无法依靠别人,便有足够的空间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一定再袖手旁观。男性更愿意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帮助,女性更愿意提供情感的帮助。 平等的网络交往中,去除了个人的身份地位等的影响,每句话的价值就在于这句话本身。这是一种纯语言、纯思想的交往。青年大学生最富有的就是语言和思想。思想的交往才是真正的人的交往。黑格尔曾说:“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能思想,乃是一个古老的看法,我赞成这种看法由此看来,人的 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 5.激发创造力 形成和发挥创造力 网络文化的高科技特点促使大学生对科技作用和知识价值产生新认识,认识到脑力
14、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新时代的知识英雄,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等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激励着大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创造,实现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开放的网络中,内容丰富但良莠不齐,对大 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和不良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的世界,网络在向网民提供丰富知识和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传送着大量的未经过滤和选择的反动、黄色、暴力、迷信等垃圾信息,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网站。据资料显示,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大约有47%的 与黄色有关
15、。另外,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 络的开放性,通过网络或明或暗地向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的渗透侵蚀,大肆地倾销他们的政治观点、思想文化、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对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进行直接的诋毁和攻击。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从年龄上看他们已步入成年,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可塑性强。多年来所受的正面教育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理智和自律,对他们所看到的那些反动的、庸俗的垃圾信息会产生一定回避和躲闪。但随着上网次数和接触次数的增多,他们可能会在无所谓的想法下,放松对这些垃圾信息的警惕性,自律的约束力也开始下降,加之这些垃圾信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诱惑力,使他们会不自觉地去光顾和浏览。在这些垃
16、圾信息的长期辐射下,耳濡目染中,大学生的思想必然受到侵蚀,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改变其尚未稳定成型的科学价值观。 2、匿名方式减弱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 匿名的上网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法制意识、道德 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规范意识下降。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进入这一虚拟的社会空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关卡,任何人都可以隐瞒其真实的身份,随心所欲地以各种面目在网上出现。一个人在一种被伪装和隐蔽的状态下,又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监督和约束时,其在网上的言行不仅没有真实性,有时甚至还不负责任,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一些欺骗性的、伤害性的、攻击性的言论和行为。因网恋、网上交友、网上聊天而出现的网上诈骗、网上犯罪的
17、案件,在我们的身边就时有发生。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感受到的现象,一方面会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错觉,是非观念被混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规范意识被弱化,自律能力减弱。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我”与网上虚拟中的“我”所造成矛盾和冲突,会使学生的认知出现不协调和混乱,分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自我。规范意识的下降和认知上的混乱,一旦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游戏心态将会使这些学生在现实中的认知和行为出现矛盾,弄不清该如何与现实中真实的人进行交往。不仅会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个人事业的成败,乃至一生。 3、稍有不慎网络成瘾 因上网成瘾,不仅导致其学业荒废,
18、甚至还会 因沉迷于虚拟的“理想王国”导致性格上出现扭曲。由于网上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变化多样且充满神秘色彩的虚拟世界,对猎奇心很重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们最初只是出于对知识和新事物的追求进入网上世界,之后便爱不释手,经常上网浏览。理智者则总是有分寸的,他们仅把网络当作获取知识和一般消遣的工具。但其中也有一些学生则对网络产生过度的依赖,极度地痴迷于网上世界,甚至发展到上网成瘾。对于这些毫无节制、不能自拔的“网迷”来说,旷课已是家常便饭,成绩自然也开始下滑,考试不及格、甚至全部考试科目都亮“红灯”,最终则是被学校开除回家。 更有甚者由于过度沉迷于网上世界,使一些超级网民的心理上出现
19、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在精神上产生极度的网络依赖。他们在网上显得异常兴奋,一下线则情绪低迷,无所适从,网瘾难熬。对虚拟世界的极度迷恋,致使他们为了寻求那份虚无飘渺、虚拟的精神享受,开始无意和有意地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正常的人际依赖关系和情感交流,逐渐被“人与网络”的关系所取代,他们的注意力由现实生活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对现实世界显得一筹莫展,难以与现实社会融合,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分辨真伪,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怀疑周围他人的友谊和情感的真实性,终将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变异、性格被严重扭曲,严重影响着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4、信息庞杂,不利于准确获取信息 网络增加了学生对信息索取的盲目性,不
20、利于 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的形成时期,需要对他们实施循序渐进的系统培养,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其他形式的学习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而网上信息大多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缺少系统性的联系。如果大学生们过多地去浏览这些相互间缺少系统联系的信息,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好像什么都知道了的错觉,削减了对系统的课堂教学的兴趣,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但下课后又会觉得什么都不清楚了,考试时更是很难通过。缺少系统性的知识积累,不仅极大地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也影响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和对大学生的有效培养。 另外,长期的上网会使一些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产生过度的依赖,相应地
21、也就减少了运用其他手段和方法学习的时间和程度,使他们的一些本应具备的能力被削弱、减退。他们习惯于利用计算机和网上现成的东西来完成原本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思考和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五、针对网络文化现状的解决方法策略1、加强教育,认清利弊 加强教育,引导学生认清网络及网络文化中存在着的一些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处理好正规学习与业余网上求知、专业与博才、学业与消遣等各种关系。面对网络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我们需要进一步地认识、学习和适应它。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需要教育、引导和帮助。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应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调整工作部署。首先,应对我们的思想工作和相
22、关的思想品德课及时地注入新的内容,把对网上信息的分辨力、“网德”与“网风”、网上自我规范意识及上网时间、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理想,培养他们正确地分析和评判西方的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现象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辨认网上的各种信息,在头脑中建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增强其自我防范和辨别能力。 其次,应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如何在网上浏览信息、有效地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和组合信息,如何去补充教科书内容的滞后和不足,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网上信息,而不
23、至于被网络所“俘虏”。使其在网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拓展个人的知识面,而不再出现茫然无助的情况。 2、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要加强“红 色网站”的建设,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积极向上、健康的信息占领网上阵地。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网络阵地像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一样,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高校应精心策划、设计,创建出特色鲜明、影响力强、信息量大的“红色网站”,用先进的理论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占领网络;用丰富、有趣且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创新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内容吸引学生。 学生既然有上网的要求,
24、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学生又确实存在着积极的一面,那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高校已建起的校园网在图书馆、网络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网浏览查阅的场所和机会。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负面影响就简单地去“堵”,应在“疏”的方面做文章。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因上网而引发的问题,大多是由于他们在校外网吧上网、其行为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管理有关。如果高校能在政府部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同时,在校内为学生开辟一些场地,加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措施,把学生的上网和网上行为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才。 3.加大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 加大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促
25、 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长期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知识教育,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他们受到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就业、家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出现心理和情绪上的焦虑、躁动等。一部分外向型的乐观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和压力转移等办法,达到自我减压。而那些原本就比较内向、又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就迫切需要有人能关心和帮助其及时减压,否则,就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迷恋网络,把虚拟世界作为他们减压和发泄的唯一方式。最近一个时期,全国各高校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需要,相继开设了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旨在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从
26、我校的情况看,每天都有不少的学生到辅导室找老师,把内心的许多想法、问题和郁闷告诉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再进一步加强和扩大这方面的工作,是否能够把这一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延伸到校园网上,使他们既能在网上使用隐蔽、匿名的方式尽情地释放内心的压力,并得到老师及时、有效的指导,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自己在网上毫无益处地胡乱宣泄。那种得不到帮助的自我宣泄,不仅不能使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相反还会增加压力,因为他没有得到真正释放,没有得到专家的有效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行为。在网上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既是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27、又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得以健康地成长,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创新举措。 网络及所伴随着出现的网络文化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件新事物,对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所产生影响的认识和研究也刚刚开始,我们应正视变化了的客观世界,针对信息社会的新特点,转变工作思路,由被动认识转为主动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工作方法,化消极作用为积极影响,使我们的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成效性,与时代共同发展。六、调查报告总结 21世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化对党大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丰富生活,调试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扩大交际,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
28、不齐,匿名方式减弱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稍有不慎,网络成瘾,庞杂的网络信息给信息搜索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信息的准确获取。加强网络文化教育,认清利弊,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及其加大心理辅导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当代大学生要合理处理自身与网络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附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Q1.你的性别男 女Q2.你的学院文科 理科 艺术Q3.你的年级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Q4.平时主要的查阅资料的方式宿舍 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Q5.上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可多选)聊天 购物 看电影 游戏 查询资料 关注新闻Q6.你的上网时间每天大约一个小时内
29、一至三小时 三小时以上Q7.你的网龄有一年以下 一至5年 5年以上Q8.你觉得现在的网络秩序怎么样 好 不好 不怎么关注Q9.网络对你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十分重要 一般性 不重要Q10.网上沟通是否比显示容易是 不是 不怎么了解Q11.有了网络之后是否丢掉了以前的一些兴趣爱好是 不是Q12.是否有意去学习某种电脑技能是 不是Q13.你觉得网络的发展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么是 不是Q14.与传统的道德规范相比你觉得网络是自由的,可以不用负责任 是虚拟的,不用太认真 是不同的,要规范好自身Q15.你认为网络上散布的公共信息的可信度( )非常高 一般般 不高 非常低 看是什么信息Q16.你认为网络游戏是 消遣,打发时间 刺激过瘾 第二世界 没玩过Q17.你怎么看待网恋赞成 不赞成 无所谓Q18.你对现在网络文化的看法是什么 先进真确 良莠不齐 无用 无用且有害Q19.你觉得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规范么 规范 不规范 自己也不清楚Q20.用一个词谈谈你对网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