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探析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构建_管理科学论文.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0528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构建_管理科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析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构建_管理科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探析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构建_管理科学论文管理科学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是宣扬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代表了公正公平,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健词:劳动价值论 和谐社会 意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紊的结合,这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向人们科学地阐述了什么是财富,财富的源泉是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第一句话就强调:“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在市场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的今天,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商品仍然是社会财富的物质表现形式,商品的多少代表着富裕的程度。但商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商品并不是凭空创造,它必须是劳动和自然物质的有机结合。离开了自然物,什么也创造不出来。所以马克思讲:“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

3、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 “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取得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的前提条件。就劳动本身而言,马克思也强调“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如果没有自然提供的、为人类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仅仅凭劳动什么也生产不出来,更不用说商品。 既然商品生产离不开自然物质基础这个条件,而自然物质又来自自然界,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就应该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共存的发展关系。只有这样

4、我们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是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常常被人类抛在脑后,人们为了财富常常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掠夺自然,忘记了自然界这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今天人类所面临的许多间题往往都是因为发展经济而掠夺式开发所造成。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成就的背后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2005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 2 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 2. 4 倍、4. 6 倍、8 倍和 0. 3倍。一方面,长期以来高耗能产业在我国工业结构中比重较大,造成能源效率水平

5、低,而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浪费非常严重。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煤矿累计生产 120 亿吨煤炭,消耗掉 800 亿吨储量,按照正规开采方法 800 亿吨资源储量能产出 400 亿吨煤炭,近 3/4 资源储量被浪费掉。 “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 30%我国是世界二氧化碳第二大排放国,而目前二氧化硫的排放己是世界第一;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以每年 600 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我国每天都有 500 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 1200 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 40 万公顷,且按近 10 年的平均采伐和毁

6、坏森林的速度,到 2055 年将失去全部森林;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 21 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 600 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 30。多座; 水土流失面积己达 367 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 50 亿吨沃土付之东流; 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己使我国 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 1%等等,事实都惨不忍睹。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 2010 年单位 GDP 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左右的约束性节能指标,并制定了节能减排措施,但“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 30 个省(不含西藏)只有北京市完成了任务。2007 年全国依然有

7、七个省( 区)未完成原定的节能降耗考核目标。目前石油资源、铁矿石资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电力资源的紧缺已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这些都说明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财富的创造将受到严重制约,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句空话。因此重温“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的理论,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这向人们阐明了获得财富的正确途径,为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利益关系提供了理论解决方案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它必须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

8、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口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不仅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且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者所付出的劳动越多,并且得到社会的承认,那么拥有的财富就越多,也就越富有。 劳动价值论关于财富创造的这一原理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向我们召示了人们获得财富的正确途径。由于凝固

9、状态的人类劳动是构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获得价值(财富实体 )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诚实合法劳动。目前我们国家之所以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存在不劳而获的现象。如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败以及违法经营等等,这种以非劳动手段“富裕”起来的少数“暴发户”从根本上违反了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根本原理,实质就是不劳而获。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量的通过不合理但却不违法的手段和方式取得很高收人(利益) 。这种高收人同他们付出的“劳动”极不对称,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属于少劳多得,也是极不合理的。这种不劳而获和少劳多获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是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之一。其次,劳动价值论向我们召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是构成财富的实体,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利益关系。今天我们社会之所以存在不和谐因素,除大量的不劳而获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关系没有理顺,存在 1/3 123 下一页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