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品市场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的一种组织形式,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消息、服务产销、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人民群众日用消费品和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12 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场 2597 个, 总摊位数 55.48 万个,营业面积 1834.20 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 3543.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
2、交易市场 320 个, 总摊位数 19.84 万个,营业面积 1036.78 万平方米、成交额 2969.65 亿元, 分别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 12.32%、35.76%、56.52%、73.81%。(一)大型市场规模扩展,发展迅速。据统计,我省成交额 5 亿元以上的市场 96 家,占全部市场个数的 3%,实现成交额 2465.71 亿元,占全部市场总成交额的 81.4%。其中,5-10 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有 46 家;10-100 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 44 家;100 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有 6 家,分别是: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大市场、湖南钢材大市场、湖南高桥大市场、湖
3、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场、中南汽车世界大中南汽车贸易公司、湖南九华钢材物流园。全省商品成交额在 10 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 2130.15 亿元,增长 25.6%。100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 1219.59 亿元, 增长 25.9%。显示出湖南大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二)市场门类齐全,专业市场占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盖工业原材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等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市场,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主,综合市场和其他市场为辅,门类齐全、协调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全省 2597 个商品市场中,综合市场有 1586 个,商品成
4、交额为 1359.18 亿元,占比 38.36%。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 712 个,工业品综合市场 88 个,其它综合市场 777 个。专业市场 1011 个,商品成交额为2184.25 亿元,占比 61.64%。全省 320 个亿元市场中,综合市场有 121 个,商品成交额为1011.11 亿元,占比 37.8%。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 42 个,工业品综合市场 26 个。专业市场达199 个,商品成交额为 1958.54 亿元,占比 62.2%;从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看 ,专业市场比重均较高,分别为 56.5%、70.2%和 66%。(三)批零市场竞相发展,批发市场为主流。经过近几年
5、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从单纯的交易主体的聚集场所逐步转向为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与规模化经营方式发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由于内部资源的整合,批发经营比重提升。2012 年, 全省 320 个亿元市场中, 以批发为主的市场有 172 个,较 2009 年增加25 个 ;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有 148 个,较 2009 年增加 32 个;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 2248.46亿元, 零售市场实现成交额 721.20 亿元,分别占亿元市场总成交额的 75.7 %和 24.3%,批发市场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重较 2009 年提高 7.7 个百分点。(四)长株
6、潭地区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从市场分布看,2012 年,长株潭三市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 129 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 1968.34 亿元,分别占全省同期市场总数的 40.3%和市场成交总额的 66.3%,市场的集中度及辐射能力进一步显现。处于西部地区的湘西、怀化、张家界、邵阳和永州等五个市州共有亿元市场 72 个, 占市场总数的 22.5%;实现成交额451.88 亿元 ,仅占市场总成交额的 15.2%。二、我省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环境加速改善和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7、,主要表现为:(一)商业网点规划滞后,且实施难度大。多年来,由于商业网点规划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导致规划得不到落实。商品市场项目随意上马的现象比较突出,有些项目缺少科学论证,或者是不经过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就立项上马。商业项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而在新开发区、城郊结合部, 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则不能很好的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在城区, 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郊近来兴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二)市场整体辐射能力
8、较弱, 竞争压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场发展结构不够平衡,商品市场总体水平不高,各专业市场的扩张受到制约, 商品辐射面不广。同时,各市场之间的行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与市场之间经营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发展空间难以做大。2012 年,从全省亿元市场经营的商品分类看,以简单、初级、低档的日用消费品、纺织服装鞋帽类和农副产品为主的亿元市场达 140 家, 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难以带动周边小企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并且同一个市场内的商品相似性较大, 产品结构单一, 由于技术含量低 ,缺乏协调,因此同一市场内的商户的竞争压力较大。再者,基于当地产业发展起
9、来的市场, 还存在着与竞争范围内其他市场的竞争,竞争压力较大。没有产业作依托,势必增加销售成本, 减弱商品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三)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不完善, 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对薄弱。目前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参差不齐, 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 个别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 致使许多摊位摆设杂乱, 经营环境差, 违法违章行为比较普遍。特别是部分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扰乱了市场秩序, 也严重危害和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许多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随意性很大, 许多违规经营的情况以罚代管。消费者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以
10、及消费者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信心, 影响了商品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四)商品市场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我省商品市场大多建于 80-90 年代,基本属于第一、二代商品市场,规划起点低 ,基础设施落后 ,有的甚至是利用街道或其它空地搭起简易货棚建起来的,水、电、通风及排水设施都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专业规划,大部分商品市场没有配套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严重影响交通。大部分专业市场缺乏专业物流、仓储、配送体系这个“魂”,有的虽在周边自发形成了仓储和物流区,但大多是极其低端的临时建筑,缺乏规划 ,管理粗放,安全隐患大,给市场监管带来很大的难题。如长沙高桥大市场等商品市场的仓储都集中在黎托和
11、东这两个街道,因为两个街道均为武广开发片区,仓储基本上都是临时建筑,仓储交通出入、货物存储安全、信息化管理、交易方式转变等与市场需求不配套, 满足不了部分消费要求(五)新型业态对商品市场冲击大。近几年来, 电子商务、专业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店及购物中心等新型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它们运用配送、代理制等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和规范化流通运作模式,在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 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交易市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很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三、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大流通意识。流通活, 百
12、业兴。商品交易市场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广大企业产品销售与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引导群众消费、促进商品生产、活跃商贸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素质性、结构性因素影响,我省商品交易市场面临规划引导不够、创新能力不足、转型提升缓慢等问题,又受到连锁卖场、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模式和省外部分新型交易市场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化规划意识。规划是发展蓝图。好的规划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
13、,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统筹性、法定性、稳定性, 使空间与产业得以有效拓展和发展。我省要改变商品市场散、小、品质不高的格局,必须要强化规划意识。三是强化开拓意识。俗话说:“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湖北、浙江等地商品市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解解放,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让利、放权、给政策,既要大胆又要大度。 (二)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规划引导。要放眼长远, 着眼全省、全国,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总体目标,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同时要依托现有主题市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要
14、求, 通过市场布局和调整带动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优化,充分考虑商品市场集群化, 形成“大市场、大商圈”的格局。二是抓战略项目。以项目促发展, 以项目为突破口, 突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市场的建设培育,把重点市场建成上规模、高品位、配套全、设施优,集商品交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博览、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三是抓提质改造。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支持现在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提高完善市场配套设施, 提升市场档次;支持将现有分散的小规模同类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向市场集群化发展, 增强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三)提高五种能力。一是提高市场创新能力。引导重点市场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
15、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积极推进连锁经营、仓储式平价批发、代理、经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 建立信息咨询、共同代理、展销展示、配送服务等现代市场功能,把重点骨干市场培育成商品集散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商务活动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产业引导中心。建立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 集仓储、物流配送、旅游购物、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市场服务综合体。强化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功能,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探索市场与产业集群合作机制, 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提高市场信息化能力。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公告系统、联网监测监管系统等。鼓励发展适合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模式,加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12下一页 1/2 12 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