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促进东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13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一)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依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和人才服务中心,大力培养熟悉国际国内组织运营管理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及各职能领域经理人,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自上而下推动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2、建设,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规划。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支持和鼓励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高等院校、先进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大力擢升使用优秀青年经营管理人才。积极鼓励支持各类企业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二)建立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全区各类企业要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制定职业培训规划,健全技能人才培训体制。将职工技能培训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范畴,实施岗位技能全员培训,推进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推行企业新录用人员先招用、再培训、后上岗的岗前培训制度。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外派培训和校企合作形式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使职工形成“终身学
3、习、锐意创新”的观念,寓学习于工作,实现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共同提升、相互促进。企业技能人才配置状况要作为企业评优和资质评估的必要条件。(三)推行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实行“首席技师工作室”创建工程。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一些主体职业(工种)和关键岗位,推行首席技师制、首席职工制、名师带徒制。首席技师在聘期间可享受区政府首席技师津贴1000元/月。“十二五”期间,全区要提升完善20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和首席职工工作室,对表现优秀、成果突出的工作室给予3-5万元的资助。二、加强技能人才培训的基础建设(一)打造国际职业教育平台整合利用全区国际职业培训资源,发挥行业企业及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支持区域内国
4、际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加大国外职业教育专家的引进力度,为职业教育国际化高端发展创造条件。发挥区属六大国有企业(集团)的作用,着力培养适应我区文化创意、旅游、商业服务、中医药等优势、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积极学习国际相关领域先进经验,为建设“国际化职业教育聚集地”贡献力量。(二)建设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重点建设我区定点培训机构,不断改善定点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提高培训质量与服务能力。建成一批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特色突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示范性国际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逐步提升培训承载力,促进技能人才培训考核社会化。根据市场、企业和职工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进文化创意、商业服务、
5、旅游、中医药等产业职业(工种)及高级技工水平以上培训职业(工种)的开发。对开发新职业(工种)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按每职业(工种)给予3-5万元的开发补贴。三、健全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一)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企业需要,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大力推行新职业(工种)鉴定,扩大鉴定覆盖面,提升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选择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开展企业内职业技能评价工作,使鉴定考核更加贴近生产需要和职工素质提高。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实施职业资格准入
6、,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劳动者追求、用人单位认可、社会上有效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二)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晋升、靠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技术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探索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使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解决技术难题、实施精品工程项目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技能人才推优工程,每年度对做出突出贡献、发挥带头作用、具有典型性和先进性的百名优秀技能人才进行评选表彰,并定期培训和优先晋升。(三)推进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
7、、制度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推动职业培训广泛开展和培训质量稳步提高。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于在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在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的同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技术等级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对参加区级组织的一类竞赛获得前五名的选手,授予“东城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推选参加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对在区级竞赛复赛中理论和实操成绩均达到60分以上的选手,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四、完善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和信息服务机制 (一)完善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设专门窗口,为技能人才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技能
8、鉴定、社会保险关系办理、档案管理等业务咨询服务。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为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水平。 (二)做好技能人才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及技能人才情况统计制度,及时掌握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状况以及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创建东城区技能人才信息数据库,实行人员信息动态管理。运用网络开设宣传窗口,加大职业培训信息公开力度,为企业和技能人才提供培训、技术交流服务。五、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区人力社保局统筹协调,区发改委、区国资委、区财政局、区工会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
9、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根据东城区总体发展需要制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全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在全社会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技能人才是重要人才资源”的观念。鼓励社会各界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人才主题活动,挖掘和保护民间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绝招绝技,并实现传承与发扬。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三)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技能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评选表彰奖励、培训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完善东城区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对定点培训机构和技能人才培训补贴,重点倾向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监督机制,确保60%以上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未按要求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区政府将依法实施统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委托区人力社保部门直属的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开展培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