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26017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谊专利-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谊专利原文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申请号: 03116260.6申请日: 2003 年 4 月 9 日申请人:上海高桥石化丙烯酸厂发明名称: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说明书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丙烯酸提纯方法,使用四氯乙烯单-共沸剂或四氯乙烯、芳香烃复配共沸剂, 在采用并流喷射塔板的脱轻塔内, 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醋酸。 该工艺方法具有较高的脱水率、 脱醋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 并通过共沸剂返回塔釜的方法控制塔釜共沸剂含量, 以保持塔釜操作温度在较低范围之内,从而降低丙烯酸的聚合倾向,减少丙烯酸的损耗, 延长生产周期。权利要求书:1. 一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

2、特征在于使用含有C1-4 卤代烯烃的共沸剂,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2.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C1-4 卤代烯烃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或三氯丙烯。3. 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 卤代烯烃是四氯乙烯。4.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 卤代烯烃共沸剂还包括芳香烃溶剂, 所述 C1-4 卤代烯烃与芳香烃溶剂的重 量比为 1: 50至 50: 1,所述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重量比为 2: 1 至4: 1。5. 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共沸精馏

3、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为 2.5 : 1 至 3.5 : l 。6. 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 卤代烯烃与芳香烃溶剂的重量比为 1: 20 至 20: l 。7. 如权利要求6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4 卤代烯烃与芳香烃溶剂的重量比为 1: lO 至 10: l 。8. 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溶剂选自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卤代苯。9. 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所述芳香烃溶剂是甲苯。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精馏塔采用塔顶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及提馏段,使塔釜共沸剂含量在1530 重量范围。说明书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使用含有C1-4 卤代烯烃的共沸剂, 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 所述共沸剂还可以包含芳香烃来构成复配共沸剂。技术背景采用丙烯氧化法制得的粗丙烯酸水溶液, 其中丙烯酸浓度为3560 重量,一般除了含有醋酸、甲醛、丙烯醛、丙酸、丙酮、马来酸及糠醛等杂质外,还含有丙烯酸二聚物等副产物。由于氢键强度强, 造成脱水困难。 而且

5、丙烯酸极易发生自聚现象, 造成收率下降。 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共沸脱水法等方法来提纯丙烯酸水溶液。溶剂萃取法的第一步是以有机溶剂萃取丙烯酸水溶液中的丙烯酸, 可使用的溶剂很多,一般对萃取溶剂的要求是在丙烯酸中化学性质稳定、萃取选择性好、对水和副产物的溶解度低等特点。目前常用的包括: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醋酸酯类,如乙酯、丙酯、丁酯、异丁酯等:高级酮类,如二异丁酮、甲乙酮等:氯化烃类:醚类,如异丙醚、甲基苯基醚等,或其混合物。溶剂萃取法多采用五塔流程,包括萃取塔、回收塔、分离塔、醋酸塔、产品塔。共沸脱水法作为提纯丙烯酸的典型方法之一, 通常采用可与水共沸精馏的有机溶剂 ( 称其为

6、共沸剂 ) 使水脱水精馏, 而后通过精馏进一步分离醋酸的方法。 可 用单个蒸馏柱同时分离两种成分( 称其为 “单柱法” ) 和用各自的蒸馏柱分离这两种成分 ( 称其为“双塔法” )双塔法中, 水和醋酸分别用蒸馏柱分离。第一步涉及的为脱轻塔,即利用共沸剂与水、共沸剂与醋酸共沸的性质, 用共沸精馏的方法, 将水和多数醋酸从塔顶蒸出。利用共沸剂与水的不溶性,在受液槽中静置分层,使两者分离,共沸剂循环利用。第二步涉及醋酸分离装置,醋酸可以从分离醋酸的蒸馏柱回收。目前常用的共沸剂包括: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脂族烃,如庚烷、环己烷等:酮类,如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丙基酮等:醚类,如二丁基醚、异丁醚等;酯

7、类,如醋酸丁酯、醋酸丙酯、丁酸乙酯等。探索新的,具有较高脱水率、脱醋酸率及较低丙烯酸带出率的单一共沸剂或两种、 两种以上共沸剂组成的复配共沸剂,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心。丙烯酸及其酯是一种带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拥有的乙烯基极易自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其中丙烯酸的聚合速度比丙烯酸酯类要快的多,由于聚合反应速度很快,又放出大量的热量,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温度是引发丙烯酸发生聚合反应的最常见因素,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聚合反应, 聚合物发生的量就越大, 因此在丙烯酸提纯的生产操作中平稳地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控制塔釜共沸剂浓度在一定范围内, 是保持塔釜较低操作温

8、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沸精馏提纯丙烯酸水溶液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含有C1-4卤代烯烃的共沸剂,在蒸馏塔内共沸精馏脱除丙烯酸水溶液中的水和醋酸。所述 C1-4 卤代烯烃较好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三氯丙烯。最好是四氯乙烯。所述共沸剂还可包含一定量的芳香烃,与 C1-4 卤代烯烃构成复配共沸剂。所述 C1-4 卤代烯烃与芳香烃的重量比在50: l 至 l : 50 范围,较好为 20: l 至l : 20,最好为 10: 1 1: 10。与 C1-4 卤代烯烃混合使用的芳香烃可选自选苯、 甲苯、 二甲苯或卤代苯等,优选甲苯。单一四氯乙烯溶剂与水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四氯乙烯占 8

9、4.2 重量,水占 15.8 重量; 单一四氯乙烯与醋酸形成共沸, 共沸组成中四氯乙烯占 61.5 重量,醋酸占 38.5 重量。以四氯乙烯作为共沸剂提纯丙烯酸水溶液时,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需根据要提纯的丙烯酸水溶液的组成而改变。 如丙烯酸水溶液的水含量为 48重量, 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例约为 2.7 : 1。单一甲苯溶剂与水形成共沸, 共沸组成中甲苯占 81.4 重量, 水占 18.6 重量;单一甲苯溶剂与醋酸形成共沸,共沸组成中甲苯占 66 重量,醋酸占34重量; 采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溶剂做共沸剂的情况下, 共沸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重量之比随复配溶剂中甲苯四氯乙烯的重量比例

10、变化而不同, 可选的比例范围 2: 1 4: 1. 优选 2.5 : 1 3.5 : 1。丙烯酸提纯装置采用的塔板具体可选用筛板塔板、双流动塔板或波纹塔板,但国外公司多采用大孔筛板的结构, 目前国内首创采用无填料并流喷射塔板、 有填料并流喷射塔板、 大孔筛板三种塔板结合的脱轻塔形式, 以达到降低塔内压降,降低塔釜温度,降低塔釜丙烯酸聚合倾向,提高分离效率,延长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在并流唢射塔板的提纯装置内, 采用本发明共沸提纯丙烯酸的方法, 以 C1-4卤代烯烃为共沸剂或以 C1-4 卤代烯烃和芳烃复配共沸剂,在一定的芳烃卤代烯烃配比范围内, 可实现丙烯酸提纯过程较高的脱水率、 脱醋

11、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 同时将脱轻塔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 控制塔釜共沸剂浓度在15 重量 -30 重量,塔釜温度可维持在 82 -85,从而减轻塔底丙烯酸的聚合倾向,减少丙烯酸的损耗,延长生产周期,提高整个提纯系统的生产能力。附图简述图 l 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在双塔系统中提纯丙烯酸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丙烯酸提纯方法,采用 C1-4 卤代烯烃作为共沸剂或C1-4 卤代系统与芳烃混合物作为复配共沸剂, 进行丙烯酸水溶液脱水、 脱醋酸,不仅在共沸剂体系的选择上获得突破,在脱轻塔的工艺流程上也采用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的新工艺流程,达到降低塔底操作温度的目的。附图

12、l 是实施本发明的流程图,含丙烯酸约 35 重量 -60 重量的丙烯酸水溶液经管线1 进入丙烯酸脱轻塔Cl ,脱轻塔精馏段采用有填料的并流喷射塔板,塔顶液经管线2 分为回流液4、采出液3,其中从回流管线4 引出部分回流液经管线5进入脱轻塔Cl的塔釜或提溜段,具体进料位置可视工艺条件要求而 定。塔顶水相中 丙烯酸的含量应0 2重量%,多数的醋酸应随水一同排出。C1塔釜液经管线6进入脱醋酸塔C2,塔釜液中水含量& O.5重量,共沸剂含量维 持在一定浓度可保持塔釜较低的操作温度。共沸剂可由管线11加入脱轻塔。C2塔顶采出液经管线8返回Cl进料管线1,其中含有4重量-6重量的醋酸, 塔釜液控制醋酸含量

13、W O.3重量%,经管线10流入产品塔。为实现本发明的创新目的,关键技术是共沸剂使用了卤代烯姓单一溶剂或卤 代烯姓-芳姓复配的混合溶剂,通过选用此共沸体系,可以达到脱轻塔较高的脱 水率、较高的脱醋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其中芳姓可选用苯、甲苯、二甲 苯及卤代苯等,优选甲苯,卤代烯姓可选用三氯乙烯、三氯丙烯、四氯乙烯等, 优选四氯乙烯。现以四氯乙烯与甲苯为例, 进行溶解程度实验。由于四氯乙烯的 相对密度为165.82,甲苯的相对密度为92.13,在复配溶剂的配制过程中,随甲 苯/四氯乙烯比例的变化,复配溶剂的比重也随之变化,具体配比及现缘见表 1表1四氯乙烯水现象(g)50510上层:复配溶剂

14、:下层:水:分层明显501510上层:复配溶剂:下层:水;分层明显5020lO甲苯-四氯乙烯-水形成混浊液,不分层502510上层:水;下层:复配溶剂:分层明显由表1可知,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溶剂的复配比例在 10: 1 10: 3,复配 溶剂的相对密度在100以下,可与水分层,且分层明显;复配溶剂的复配比例在 10: 4时,复配溶剂的相对密度接近或等于100,与水形成三元混浊液,不分层: 复配溶剂的复配比例在10: 5,甚至四氯乙烯占多数比例的情况下,均可与水分 层,溶剂相在下层,且分层明显。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复配共沸剂的配比范围 从理论上可选:甲苯 /四氯乙烯,+8: ll : +00。,

15、优选范围:50: 1 1: 50, 但应避开形成三相混浊液的比例范围。单一溶剂或复配溶剂作为共沸剂的效果优劣,具体可采用脱水率、脱醋酸率 及丙烯酸带出率来衡量。以脱醋酸率为例,脱醋酸率即为塔顶排出液中醋酸的质 量与进料中醋酸质量的比。脱水率、脱醋酸率越高,丙烯酸带出率越低,则表明 该溶剂作为共沸剂的优越性越强。在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在同样的温度、 压力情况下,单一芳香烧溶剂、单一卤代烯姓溶剂或芳姓/卤代烯姓在不同复配比例下的混合溶剂,都具有不同的脱水率、 脱醋酸率及丙烯酸带出率。 以脱醋酸率为例, 芳香烃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甲苯, 单一甲苯溶剂脱醋酸率为 35 重量 -4l重量, 卤代烯烃选用

16、具有代表性的四氯乙烯, 单一四氯乙烯溶剂的脱醋酸率在48 重量 -51 重量, 而不同甲苯四氯乙烯配比的复配溶剂的脱醋酸率普遍较高,在 52 重量 -60 重量之间。但几种溶剂的脱水率均较高,都在99.75 重量以上。 作为丙烯酸水溶液共沸精馏的共沸剂, 四氯乙烯是目前该领域的首次选用,作为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 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芳香烃卤代烯烃复配的混合溶剂作为共沸剂的使用在丙烯酸水溶液分离领域也属于首创, 其不同配比情况下所具有的较高脱水率、 脱醋酸率绝不仅仅是芳香烃、 卤代烯烃两种溶剂简单混合所能达到的, 选择合适的复配比例也成为本发明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 因此,复配共沸剂中芳香烃与卤代

17、烯烃之比优选为50: 1 1: 50,更好为20: l l :20,最好为10: 1-l : 10。本发明在工艺流程上采用部分回流液返回塔釜或提馏段的方式, 改变了传统工艺为了降低塔釜操作温度而采用加大回流以提高塔釜共沸剂浓度的方法, 从而减轻了整塔的操作负荷, 从另一方而达到降低塔底温度,延长生产周期, 提高处 理能力的目的。下面,通过具体装置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必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不同配比的共沸精馏操作。实施例 l :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车5塔Cl第15层塔板。该塔装有30层塔板

18、,塔内径330001lm,其中精储 段采用 12 块并流喷射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7 :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50、塔底85、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29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9重量%,醋酸2.68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8重量%,丙烯酸98.92 重量。实施例 2: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1 第 1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四氯乙烯复配混合

19、溶剂 ( 复配 比例 20: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3: 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5C、 塔底 84.5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1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7重量%,醋酸2.41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2重量%,丙烯酸99.12 重量。实施例 3: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l 第 15 层塔板。 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 复配比例 10: 1) ,在此条件

20、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9 :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5.5 、塔底 84.2 、塔顶压力14KPA。 采自管线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l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8重量,醋酸2.26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0重量%,丙烯酸 99.18 重量。实施例 4: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尊入脱轻塔 CI 第 15 层塔板。 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 复配比例 3: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

21、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3: 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7、 塔底 84.8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82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重量,醋酸2.57 重量, C2 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1 重量,丙烯酸99.18重量。实施例 5: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 轻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 比例 l : 10)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9 : 1。在本实施例操

22、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8、塔底85、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85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07重量%,醋酸2.3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8重量%,丙烯酸98.95重 量。实施例 6: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车5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 例 1: 50)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8 : 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9.5、塔底 86.5、 塔顶压力

23、14KPA。 采自管线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2.22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9重量%,醋酸2.49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9重量%,丙烯酸98.9 重量。实施例 7: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车5塔C1第15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苯-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复配比例 10: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比例为 5.5 :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2、塔底84、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6 重量,来自管线6 的塔

24、釜采出液含水0.34重量,醋酸4 06 重量, c2 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131 重量,丙烯酸98.6 重量。实施例 8:将含有约 58 重量水、 6 重量醋酸、 36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l 第 15 层塔板。 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 复配比例 lO :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9 :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5、塔底84、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55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11 重量,醋酸3_3重量%, C2塔釜采出液

25、含醋酸O.27重量%,丙烯酸99.02重 量。实施例 9:将含有约 3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5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1 第 1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 复配 比例10: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9 :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5.2 、塔底 84.5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57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 水0.085重量,醋酸1.66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8重量%,丙烯 酸 99.13 重量。实施

26、例 10: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车5塔C1第15层塔板。该塔装有30层塔板,塔内径33000mm其中精储段 采用 12 块并流喷射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三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三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比例为 9: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1 的塔顶温度43、塔底82、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36重量,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31 重量% .醋酸3.58重量%,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32重量,丙烯酸98.88重 量。实施例 ll :将含有约18水、4醋酸、4

27、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 第1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复配比例50: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 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 料比例为 3: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4、 塔底 84.3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60%,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8%, 醋酸2.65 %,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5%,丙烯酸99.02 %。实施例 12:将含有约 48水、4醋酸、4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 第1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四氯乙烯复配混合溶剂

28、 (复配比例 l : 20)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 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8 : 1。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8、塔底85、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3的水相含有丙烯酸O.85%,来自管线6的塔釜采出液含水0.07%,醋 酸2.4 % ,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39 % ,丙烯酸98.98 %。实施例 13将含有约 38水、4醋酸、58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1 第1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5 : l 。在本实施

29、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5、塔底 84.5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0 ,来自管线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 0.07,醋酸2.30 %,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 0.25%,丙烯酸99.08 %。实施例14:将含有约 58水、6醋酸、36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Cl 第l5 层塔板。作为共沸剂使用单一四氯乙烯溶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四氯乙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2.9 : l 。在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6、塔底 85.5 、 塔顶压力14I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58 ,来自管线

30、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 0.05,醋酸2.58 %,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0.28%,丙烯酸9S.89%。比较例 l :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 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l 第 15 层塔板。 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甲苯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3: 1。在本比较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4、塔底 84.1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0.8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 0.1 重量 ,醋酸3.2重量% , 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25重量% ,丙烯酸98.98重量%比

31、较例 2:日本触媒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丙烯酸制造中高纯度地精制丙烯酸的方法”(公告号: CN 1035175C: ) 中共沸剂采用甲基异丁基酮和甲苯的复配溶剂进行共沸精馏实验,将含有约 30 重量水、 3 重量醋酸、 67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脱轻塔塔顶温度47, 塔底温度98C, 塔顶压力 100mmI-Ig ,塔顶水相中含丙烯酸0.5重量,塔底含水0.1重量,醋酸O.03重量%,。而 采用甲苯做共沸剂的实施例中, 塔顶水相含丙烯酸5.8 重量, 塔底含水 2.7 重量%,醋酸O.03重量%。比较例 3: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申请的专利 “生产丙烯酸的方法” ( 申请号: 9

32、5115847) 中共沸剂采用甲苯进行共沸精馏实验,将含有约 43 重量水、 1.5 重量醋酸、 55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脱轻塔塔顶温度49C,塔底温度90C,塔顶压力105 mmHg塔顶水相中含丙烯酸 O.1重量%,塔底含水O.5重 量,醋酸213重量。比较例 4:将含有约 48 重量水、4 重量醋酸、 48 重量丙烯酸的丙烯酸水溶液导入脱轻塔 CI 第 15层塔板。 作为共沸剂使用甲苯一甲基异丁基酮复配混合溶剂 (复 配比例1O: 1) ,在此条件下进行丙烯酸水溶液的共沸精馏操作。复配混合溶剂与丙烯酸水溶液的进料比例为 3: 1。在本比较例操作过程中, Cl 的塔顶温度4

33、3、塔底 85.5 、 塔顶压力14KPA。采自管线 3 的水相含有丙烯酸1.17 重量, 来自管线 6 的塔釜采出液含水O.38重量%,醋酸3.07重量%。c2塔釜采出液含醋酸O_35重量,丙烯酸98.74 重量。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显然可以看出, 当采用本发明进行丙烯酸水溶液提纯操作时, 可有效地控制塔底在较低温度范围内操作, 从而降低丙烯酸的聚合倾向,延长生产周期, 操作可以在稳定的条件下连续进行至少120天,各主要控制指标均达到生产需要,具有较高的脱水率、脱醋酸率及较低的丙烯酸带出率。应该理解, 上面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作出不偏离本

34、发明实质的变动。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表2 实施例与比较例主要指标对比C1塔顶 温度CC1塔底 温度CC1塔顶压力KPAC1塔顶丙烯酸含 量C1塔底 水含 量C1塔底 醋酸含 量脱醋酸 率,%脱水率,%实施例15085141.29O.092.6850.8999.80实施例24584.5140.51O.072.4155.7899.84实施例345.584.2140.510.082.2658.6799.83实施例44784.814O.82O.072.5752.8999.84实施例54885140.850.072.305899.84实施例649.586.5142.220.09

35、2.4955.1199.79实施例73284141.60O.344.0636.4599.40实施例84584140.550.1 13.3058.7599.84实施例945.284.514O.570.0851.6658.5099.83实施例104382140.360.313.5835.298.75实施例114484.3140.600.082.6553.2599.02实施例12488514O.850.072.4055.3198.98实施例134584.5140.500.072.3056.2099.08实施例144685.514O.580.052.5854.2898.89比较例14484.114O.80.103.2040.6799.77比较例2479813.35.82.70.0399.393.8比较例3499014O.10.52.354.3599.21比较例44385.5141.170.383.0741.4599.071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