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01248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180 大小:5.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第四季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元春,汇 报 内 容,第一部分:目前关注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宏观现状分析;第三部分:宏观复苏与反弹的实质和内涵;,第四部分:“前高后低”的趋势性分析;第五部分:中期力量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第六部分:政策方向与建议。,第一部分: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1、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处于持续复苏的路径之中? 1)复苏-繁荣论; 2)正常回落-持续复苏论; 3)小幅回落引领加速下滑论;“持续高位”、“前高后稳”还是“前高后低”?,2、通货膨胀是否将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关注点? 1)中国将在未来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冲击。价格问题应当是货币政策

2、的第一目标。 2)通货膨胀依然处于可控区间。增长和结构问题依然是宏观经济的核心。是否进入加息周期?如何看待负利率时代?,3、房地产市场何时发生变化?房地产政策是否会持续偏紧?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变化将如何引领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 1)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政策调控已经到位 2)没有实质性变化,政策应当持续偏紧 3)出现明显反弹,房产新政必须持续加码博弈各方的力量的变化如何?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政治任务之间的权衡;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与民生目标之间的权衡;住房购买者对后市的判断,4)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 1)二次探底论 2)准衰退与通缩论; 3)持续复苏论 4)过渡阶段波

3、动论,5、贸易战、货币战与中国贸易形势。 1)贸易战是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货币战是否可以全面避免? 3)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与中国货币的前途? 4)贸易形势看好与看跌? 5)汇率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关注的核心是出口、热钱、通货膨胀输入还是其他?,6、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应当全面放松? 1)退出论; 2)全面放松和二次刺激论; 3)稳定性、连续性和相机决策性,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一、GDP实际增速依然处于高位运行,1-9月实际增长10.6%,但增速逐季趋缓。其中第三3季度同比增速回落比预期幅度要小。,二、三次产业复苏性增长趋缓,一次产业增长保持稳定,二、在重工业生产波动的作用下,工

4、业增加值增速趋缓,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3%。,三、PMI指数连续16各月高于临界值,7月为51.2%,8月为51.7%,9月53.8。1-9月主要工业产品累计增速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发电量16.1%,钢材19.0%,水泥15.9%,汽车35.3%。,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企业绩效得到大幅度改善,1-9月财政同比增长22.4%,1-8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0%,1-7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1%。,五、劳动力市场大幅度逆转,局部出现的“民工荒”。,六、在消费政策持续刺激、通胀预期以及收入上台阶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增长持续高位运行,消费信心指数持续上扬。同比增长18.3%,

5、与上半年增速持平。,七、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作用下,贸易复苏良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1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出口11346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相抵,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八、价格水平逐季攀升。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6.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1%;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0.3%。9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九、内陆与沿海港口运输量增速回升。,十、货币供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十分宽裕的状态。,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4.4万亿元,增长20.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2万亿元,增长13.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3万亿元,同比少增2.4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

7、0.3万亿元,同比少增1.4万亿元,十一、宏观景气指数处于高位,特别是一致指数达到历史高位。,静态、总体、表面地看,中国宏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处于快速回升的状态,很多指标达到历史高位,宏观经济健康良好! 引出的思考: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超越了萧条与复苏阶段,进入到高涨阶段,并快速步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中国经济依然延续了2009年2季度以来的复苏,但短期V型反弹已经结束,开始向中期的“W”型转变,复苏路径存在波动,1-8月中国宏观经济在11个方面依然保持持续复苏的态势,但回落趋势逐步形成。,第三部分 宏观复苏与反弹的实质和内涵,一、危机带来的潜在供给损失可能是导致产出缺口快速收窄、产出快速增长、

8、价格快速回升的原因之一,目前繁荣、高涨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和虚假性。(产出缺口的形成来源于两个大方面的原因:潜在总供给的变化和总需求的变化),二、剔除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深度下滑带来的强劲的基数效应,许多宏观参数依然处于一个正常的增长区间,2009年2季度以来的反弹只是弥补了2008-2009年深度下滑的缺口,同比数据的高涨不可过度诠释。,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涨是基数效应的产物,目前工业生产在弥补缺口后,没有回到危机前的增长轨道之中。,工业增加值增速1-8月达到16.6%,达到近1年来同期高位。但是,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25%,折合年率平均年增长率为12%,增速略低于危机前的平

9、均水平(15%左右),2、发电量增速高涨是2009年重工业深度下滑与2010年高能耗产业偏向型复苏的产物。,虽然1-8月达到17.2%,出于近10年来的高位,但是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16.5%,平均年增长率不到8%,低于中国正常年份的增速。,3、利润指标并没有完全恢复,一是基数效应;2009年同期企业利润下滑了22.9%,因此2010年较2008年同期仅增长39.8%,年均增速不到20%,低于2003-2007年的平均增速(37.5%)二是盘子效应;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利润来源基础扩大,而利润率却出现了明显下滑。1-5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同比增长了38.2%,剔除该因素,直接导

10、致2010年的工业企业利润率较2008年同期下滑了24.5%,三是价格效应;2010年1-8月PPI大幅度上涨5.6%,而2009年同期却下降了5.9%,直接导致利润总额增长幅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4、财政所对应的宏观经济状况并没有数字反映得那么好。,第一、剔除2009年同期下滑6.7%的因素,2009-2010年年均增速仅为11%。第二、如果考虑目前非税收入增长、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各种税率调整等因素,与宏观经济增长直接对应的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到20%;第三、与宏观经济相对应的主要税种的增长状况并不良好。例如较2008年同期相比,今年1-5月增值税仅增长7%,企业所得税增长12%,海关税收入仅

11、增长8.7%。,5、贸易状况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路径之中。,与2008年前7个月相比,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增加9%;出口增加5.9%,进口增加12.7%。其中今年7月份进出口总值较2008年同期增加5.7%;出口增加6.5%,进口增加4.8%。,5、价格因素的翘尾因素较为严重,在剔除粮食价格和燃油价格之后的核心CPI依然处于正常区域。,三、各类数据1-8月虽然处于历史同期的高位,但相当部分指标都呈现出高点回落的趋势,目前强劲反弹的局面不可持续。,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逐月下滑的局面,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的因素,非房地产类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速度很大,很可能超过了动态平衡的临界值。,2、

12、名义消费增速虽然依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消费增速也略显疲态。,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与繁荣时期的差距较大,3、进出口增速都快速上涨,但贸易顺差持续处于恶化的状态。,4、工业增加值和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出现逐月下降的趋势。,5、PMI 指数连续大幅度回落,6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出现回落,财政当月数据下滑较猛,1-7月财政政策实际偏紧,四、在投资偏向型政策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作用下,总供给的增速明显超过总需求增速、重工业增速明显超过轻工业增速,这种重工业偏向型复苏和中间品需求驱动型复苏很可能使中国总量平衡和结构性问题在经济反弹过程中进一步恶化,动态平衡与可持续问题将面临挑

13、战。,1、1-7月份,进口增速(47.2%)超过出口增速(36.5%)、原材料进口增速超过产成品进口增速反映了国内生产性需求大大提升,投入型膨胀十分明显,这预示着未来国内的产成品供给可能大幅度放量。,2、1-5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增速(20.5%)大大超过轻工业增加值增速(14.0%),重工业增速与轻工业增速之差连续4个月超过6%,大大超过重工业-轻工业动态平衡的临界值重工业与轻工业增速之差5.5%。,3、重工业偏向型经济反弹直接导致对高能耗产业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导致能源消耗增长幅度大幅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到5月份为止单位GDP 能耗系数恶化了2%,发电量与GDP增速之差达到13.6个百分点,

14、处于历史高位,4、重工业偏向型反弹不仅与过度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项目有关,同时在原材料和产成品领域的投机活动也促推了重工业领域的需求,近期重工业回落迅速,5、投资的增速的年度之差过大,导致总量动态平衡可能出现问题 2009与2010年投资实际增速之差可能达到14个百分点,超过动态平衡的临界值(10个百分点),五、目前经济增长的三核心动力机制刺激性政策、存货调整和出口复苏的性质决定当前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固,具有强烈的易变性和敏感性。刺激性政策的逐步退出、存货周期调整的逆转、世界经济的不确定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逆转的压力日益加剧。,1、深入分析导致目前GDP快速增长的行业,我们会发现,1-7月

15、增加值增速超过22%的行业主要集中在4万亿刺激方案中重点扶持和建设的行业,2、如果对目前GDP增长因素进行分解,我们会驱动目前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以下3个方面,并分别具有行政性、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表2 中国GDP增长及其核算,3、外需持续增长的基础不扎实,(1)基数效应;(2)对6月份政策调整的逆向选择;(3)世界存货调整的不对称效应。,图27 美国存货调整与中国出口,结论 2010年1-7月中国宏观经济虽然延续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强劲反弹,许多指标都达到了今年来同期高位。但是这种经济的反弹和复苏是建立在强劲的刺激性政策、强烈的基数效应、潜在产出短期损失、结构恶化以及动态平衡等因素之

16、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严重依赖于刺激政策的延续、存货调整的回调以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复苏,因而其增长态势具有短期性、脆弱性、多变性等特征。,第四部分 “前高后低”的趋势性分析,一、从各类先行指数的变化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内已经见顶,下行力量在5-6月开始显现,第四季度宏观经济下滑将比较明显。,图28 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图29 OECD中国先行指数(%),二、各类先行参数表明,目前工业增加值增速见顶回落可能是一种趋势性的下滑,而不是短期波动。(1-7月下滑幅度达到6个多百分点,7月为13.4%,8月13.9%),图30 工业增加值及其趋势,图31 PMI指数开始下滑,图32 O

17、ECD中国工业生产指数,三、在政府投资计划增量性退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清理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非房地产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随着投资性刺激政策的进一步退出,以及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清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为核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进一步加速。,图33 政策退出引领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图34 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四、房产新政的持续实施,必将使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从而导致总体固定资产在4季度可能面临加速下滑,引发投资动态失衡和总量失衡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不会硬着陆,但可能诱发宏观经济总量的失衡。,“销售下降”-“价格下降”-“投资下降”需要5-7个月,10月房地产

18、企业的资金问题将大规模出现: 1)销售下滑导致资金回笼只有计划的50%; 2)还款将在4季度中下旬大幅度出现; 3)贷款将逐步收紧; 4)开发投资寻求资金具有惯性; 5)国家清理土地市场,对土地拍卖资金到位率、土地开发速度、房地产开发速度进行清查; 6)外部融资的资金成本较高 7)112家上市公司普遍资产负债上升,现金流量枯竭(77家现金流处于0),保障性住房投资难以弥补商品房与投资的下滑,房地产的中国地位涉及的增加值占GDP比重:6-7% 投资总额占全社会投资:19% 涉及的信贷占全社会信贷:23%左右 占居民财富总额:70%涉及的税收和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40%多 销售额占GDP比重

19、:13.1%,中国房地产的相对规模已经较为庞大:商品房销售额2009年达到4.4万亿,开发投资达到3.6万亿,分别达到GDP的13.1%和10.8%,五、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发达国家存货周期逆转、全球复苏的不确定性气氛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低迷、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刺激性贸易政策的逐步退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速高点已现,增速将逐步回落,到4季度可能面临加速下滑的风险。,图37 OECD先行指数领先中国出口增速4个月,1、OECD综合领先指数的见顶预示中国出口在4季度面临下滑的压力,图38 中国出口订单指数,2、中国出口订单指数连续3个月的下滑,预示着未来出口下滑压力将加剧。,3、发

20、达国家存货投资的见顶预示着中国出口增长的在四季度中旬出现明显变化。,图39:OECD国家存货投资对于GDP的贡献率,4、中国汇率的“被升值”和中国重返“汇改轨道”,将使人民币出现实质性升值,并在4-6个月左右对中国出口产生冲击。,图40 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图41 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比价,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刺激性政策的逐步退出将通过各种途径对于中国出口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1)支点效应整个欧元区和欧盟经济;2)隔山打牛效应对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和东亚);3)金融传染效应银行体系;短期国际资本流动;4)贬值效应欧元过度贬值。,6、中国刺激性贸易政策的逐步退出也将影响中国未来的

21、出口。,7、外向型企业的工资水平的上调,也将对出口产生相应的影响。,8、世界贸易依然处于恢复期,世界贸易增速的减缓将直接导致中国贸易增速的减缓。,图42 世界贸易变化及其趋势,9、发达国家PMI指数的波动和回调将对中国等制造业大国带来偏向性的冲击。,六、价格压力虽然持续存在,但在基数效应、信贷持续收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世界通货紧缩压力开始显现、工资成本冲击短期难以出现、总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的作用下,CPI将在8月见顶之后出现回落,并于4季度出现明显下滑。,1、由于宽松货币政策长期持续、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以及输入性价格上涨难以在短期消化等原因,未来价格上涨压力依然持续存在。,图43 来自货币

22、冲击的价格压力,图44 M2-M1增速之差(%),图45 中国粮食消费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表3 中国食品类价格上涨惯性系数,2、翘尾因素不仅是上半年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下半年价格水平回落的核心原因之一。,图46 2010年CPI构成要素,3、PPI已经出现明显的缓和,在投资增速下滑、存货调整逆转、重工业增速下滑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等因素的作用下,PPI高点已现,下半年将步入回调期。,4、工资的上涨必定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持续提高,使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并不会在近期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5、在美元走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国际资本市场波

23、动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调和波动将大大缓和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图50 美元指数于大宗商品走势,6、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复苏速度下降、金融去杠杆化还没有完成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通货膨胀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出现强烈的分化,但总体处于低价格水平运行状态,中国与世界价格水平之间的联动性决定了中国难以出现持续物价攀升的现象。,图51 世界平均价格指数(%),图53 世界主要国家的物价水平,图52 中国与OECD价格指数的联动性,7、中国总需求增速的放缓和总供给增速的提升所导致的产出缺口的逆转将从根本上缓解中国价格水平的上涨。,总结:1)在房地产新政、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结构调

24、整政策的加快等多重政策的作用下,再加上外部环境的恶化和内部周期性力量的转变,3-4季度中国总需求的下行压力逐季加强,很多下行因素很可能在第4季度同时加速,从而产生下行的叠加效应。2)总供给在上一轮投资膨胀和潜在产能恢复的作用下逐渐放量,产能过剩问题在第4季度全面显现。,3)由于投资增速下滑过快、存货回补的逆转较猛、重工业与轻工业增速之差过大等原因,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很可能在第4季度恶化。4)产出缺口开始由1季度的正向缺口快速缩窄,并于第4季度转变为负。5)多重政策同时出台的叠加效应;内部与外部的短期周期力量同步回转的叠加效应;不同部门和区域同时分解实施一个政策目标的叠加效应;多重下行力量在

25、4季度同时爆发的叠加效应;,上述5大特征,直接导致中国GDP 增速在2010年呈现出典型的前高后低的态势。估计2季度增速达到10.5%,3季度下落到9.2%,4季度跌破9%,为8.5%,中国宏观经济“远虑”胜过“近忧”;本次回落的底部可能在2011年1-2季度,第四部分 中期力量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一、从中国经济周期和世界经济周期变化来看,中国和世界依然处于旧周期和新周期过渡的阶段,宏观经济并没有步入新的周期,中国与世界经济一起将渡过一个“无创新、低增长、高波动”的过渡阶段。,图55 中国经济周期相位,2011-2015 lnY 2010 2009 lnY* 2008,图56 中国的宏观经济周

26、期(年度),图57 经济周期:季度,图58 世界经济增长与周期,图59 发达国家的产出缺口,表4 按国际专利标准分类的EPO年专利申请比重及平均增长率(单位:%),二、2008-2009年为挽救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所进行的强烈的救助政策决定了世界将在过渡期中面临刺激政策退出的强劲冲击。这将给过渡期的经济稳定带来绝大的不确定性。 1、全球财政赤字和债务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财政的可持续性要求未来世界各国进行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由此带来的财政同步退出的叠加效应将对世界经济复苏和新周期的全面启动带来强烈冲击。,表6 政府结余(占GDP百分比),表7 债务削减对GDP增速的影响(%),2、世界利率处于历史

27、最低水平,大量的损失核销、政府购买的有毒资产的回购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收紧必将对金融市场带来进一步的冲击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图60 各国的基准利率(%),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还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1.3万亿美元的损失还没有核销;2)1-2万亿美元PPIP方案实施面临各种困难;3)4万亿美元负债和救市资金的最终来源问题;4)4.2万亿美元的去杠杆化影响企业融资;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冲击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6)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波动,发达国家流动性依然偏紧,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欧元和共同货币市场为杠杆,它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超越了以往局部金融动荡带来的冲击,其传递的机制、冲击的范围、持续的时间具

28、有高度不确定性,短期的平稳可能孕育了中期更为深远的冲击。,表8 欧洲主要国家的债务状况,图62 PIGS5国的主权债务风险,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表面上是南欧5国财政不可持续的产物,但其根源却在于欧元区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缺乏应对国际性危机的统一政策调整工具,欧元区各国的竞争格局恶化、国际货币体系冲突等深层次问题。欧盟和IMF采取的各种救助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因此,金融信心波动、各种金融资产价格震荡以及资产持续恶化的现象依然可能出现。,图63 欧元区各国经常项目差额绝对值(20002009年)单位:十亿美元,各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及世界排名,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变化情况,2、欧洲主权债务

29、危机的风险虽然并没有在主权国家之间传递,但在金融市场上却引发了强烈震荡,特别是通过银行信贷系统的传递尤为持久和深远。,图64 各国的主权债务风险,图65 银行信贷违约风险,各国持有德国、法国、英国资产情况一览,图66 BIS会员银行对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合并未尝债权(10亿美元),流向东欧各国的资本将进一步减少,国际援助也将持续减少,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复苏,使各类资本流动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分化了各国经济复苏的步骤,大大削弱了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力度。,图67 国际银团贷款总量依然低迷。,4、虽然南欧5国占世界出口的7.4%,占中国出口的3%,GDP占欧盟的23.5%

30、。但是,它将通过汇率、贸易融资以及贸易伙伴国经济下滑等多重渠道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同时,汇率的巨大波动一方面可能导致欧元区内部经济进一步分化,使欧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弱化,另一方面将对美国和盯住美元国家的经济复苏带来巨大影响,从而使全球贸易反弹受挫。,图68 人民币对各国货币的汇率指数,5、欧元主权债务危机加快了高债务国家财政政策的退出速度和退出幅度,从而使世界经济复苏在各国同步削减赤字中出现大幅度下滑的风险。,G7的债务率比战后水平还高!,四、从周期调整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扩张期,城市化进程、人口结构、中国居民财富结构的革命性调整以及中国住房需求的特殊模式等周期扩张的中期力量依然存在,

31、供求的不平衡再加上通货膨胀预期、流动性的泛滥以及政策调整的扭曲等短期因素决定了周期扩张阶段的房地产价格偏离其均衡价格,因此,行政性的价格调控虽具有短期合理性,但难以起到在中期改变周期波动的效果,中期周期性力量必定在行政管制结束后出现爆发性的释放,从而有可能引发周期上行波幅的加剧。,1、对于四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周期模式的分析发现,不同城市周期形态差别较大,但都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了周期性调整,2009年房地产政策的强度刺激,使本轮周期力量快速释放。目前依然处于周期的扩张与波峰阶段。,图69 四大城市房价的周期成分图,表9 四大城市房价周期划分(“谷-谷”法)注:*单位为季度。,2、对四大城市均

32、衡房价的测算表明,不同城市对于均衡价格偏离的程度不一,目前并不存在全国普遍性的房地产泡沫。,图70 1994Q4-2010Q1四大城市实际房价、均衡房价与偏离幅度,3、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且这种状况可能将在中期延续。如果不改变状况,很多调整措施难以发挥作用。,图71 中国房地产供求关系图,图72 城市新增家庭数,按照人民大学的测算,近年来城市新增家庭数量平均为450万,潜在住房需求在200-250万套,面积达到2-2.3亿平米,现有6.2亿城市存量人口,按照以往11年住房改善的速度,近年来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平均在6亿平米左右。因此,目前住房短缺在36%左右,图73 城市存量人

33、口改善性住房需求,4、中国的人口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将使中国在未来5-7年内保持较高的城市住房需求。,图74 中国购房适龄人口,在城市化每年提高0.8%的情况下,2015年城市购房适龄人口将达到2.43亿,而2015-2029年期间都将保持在2.4-2.5亿之间,图75 中国城镇化每年增加0.8%对应的购房适龄人口,5、中国收入的增长以及资产结构的多样化也决定了未来对于不动产需求的强劲。,图76 中国GDP增速与房价,图77 各国住房贷款占居民储蓄比重,图78 各国住房贷款占GDP比重,图79 储蓄与房地产价格同比增长,五、随着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拐点式变化,中国市场化的结构性调整

34、将全面展开,并将取代以往行政性调整,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逆转,改变以往结构性调整缺少支点的困境。,1、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引发了中国低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引发中国工资形成机制的变革,开启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图80 各地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供给比,图82 中国人口结构,图81 最低工资标准增速与劳均名义GDP增速,2、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革命将带来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从而启动中国市场化的收入倍增变化,并加速中国“收入-消费升级”的台阶效应的到来。,表10 中国各阶层可能分别同时处于“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临界点,图83 人均GDP超过4000美金导致对服务业需求的加速,农民工的

35、工资形成机制由以往的“生存工资定价法”向“劳资双边协商定价机制”的转变是中国市场化工资形成机制变革的核心!,3、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东西部各种要素成本的差异将加速推行中国产业在区域上的“梯度转移”,并使中国产业在“加速性梯度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克服以往行政化产业升级和行政化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种问题。,图85 2009年外资流向中西部,表11 多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纷纷布局内陆,第五部分 政 策,目前的政策取向,1、重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A、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 B、积极财政的内涵;2、区域政策的全面推出(13个区域统筹发展,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3、新兴产业计划;

36、4、新民营资本36条的细则,总结与政策说明 2010-2011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是一个处于周期交替的过渡期和市场主导型结构调整的拐点期,2009-2010年上半年的强劲反弹只是强劲的刺激性政策、存货周期调整以及世界经济同步反弹的产物,因此它也必将随着刺激政策效应的衰竭、存货回补的逆转、世界经济的动荡而出现反转和波动。我们不仅要洞悉短期反弹的性质和内涵,而且要高度重视短期力量变化的趋势和中期周期性力量变化的规律。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当为适应周期性的过渡期和结构调整的拐点期服务,而非绝对地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或物价水平的稳定。,第一、未来周期力量以及经济增长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小幅

37、的下滑,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让市场自我良性运转。但是,在中国脆弱的社会结构的约束下。宏观经济政策应当防止宏观经济出现总量性的失衡,避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第二、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决定了未来结构性价格上涨压力长期存在,我们必须容忍5%以内的价格上涨,中国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应当适度调高。,第三、周期交替的过渡期往往具有“无创新的复苏”、“经济增长动力源泉多元化”、“新兴产业不确定”等特点,政府不宜过度采取行政措施,行政性地找寻下一个周期的增长源泉,人为推广那些没有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的产业。而应当在市场机制改革和创新体系改革上做文章,同时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以为市

38、场自动寻找新增长点和产业方向打下基础。,第四、从新世纪以来的各种行政性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失败证明了,任何不顾世界分工体系变迁规律、中期产业调整逻辑的结构性调整都注定会失败的。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开启了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工资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从而开启了中国市场化结构性调整。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这种拐点性变化的重要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应当以促使这种拐点机制的启动而服务,因此强化低端劳动力人群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劳动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改革应当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第五、2010年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关注目前下滑力量抬头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应当看到这些下滑力量的滞后性和同步爆发性;不仅要重视

39、多重政策同步调整产生的叠加效应,重视多个部门分别同一个目标产生的过度调整,还要重视周期性力量与政策性力量的叠加、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叠加。第六、在短期应当密切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下滑,防止由此带来的总量的失衡和动态的失衡。一次总量性的失衡成本比局部调整的成本要高得多,投资增速回落具有合理性,但不能诱发总量的失衡和动态的失衡。,第七、未来的出口状况具有强烈的下滑趋势和强烈的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退出速度应当慎重。第八、中国消费加速不能依赖于一次性的行政刺激,中国的消费刺激力量已经达到极限,一次性补贴刺激将带来强烈的后遗症问题,消费加速已经出现,消费增速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消费刺激应当更多从一次性

40、刺激转向中长期制度性调整之上。,第九、房地产新政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总体供小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深层次的制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行政性手段为主的本次新政快速推出可能带来报复性的房价暴涨,因此,房产新政必须在持续稳定实施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供不应求的局面,并缓慢出台制度性政策以达到“稳需求、扩供给、挤泡沫、纠扭曲”的目标,因此,政府不仅需要落实廉租房的建设、同时还必须放松对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各种约束,房地产交易税等制度性改革宜渐进推动。具体来讲:,1)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应当进行转变,不宜多元化,“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应当为核心。由此“供给推动”要优于“需求管制”、“制度建设”要优于“泡

41、沫挤压”和“价格打压”;2)工具选择应当重新权衡,压需求与扩供给、房地产信贷管制与利率调整、商品房投资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土地出让金制度与房产税等工具应当进行权衡;3)对于商品房开发投资必须给予扶持,房地产信贷政策不能再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上一刀切;,4)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进行结构性大调整,应当坚持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为主体;5)政府财税体制改革虽然是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化的关键,但不能由此放松了对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整。政府一方面要改变在土地市场上的“胡作为”,同时也要改变在保障性住房上的“不作为”,房产税的出台是大方向,但考虑房地产投资的深度下滑会带来全局性的总量失衡,出台的时间可以延后。6)在房

42、地产供不应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前,房产新政不宜退出,但也不宜进一步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第十、由于未来经济下滑的力量不进来源于总需求的周期性收缩,而且来源于上一轮周期投资膨胀和衰退时强烈刺激所带来的供给方量,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启动常规性的需求政策,以防止总需求过度下滑,另一方面应当启动供给管理政策,应当将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过剩产能的治理上升到供给管理的层面加以推动,以回避经济上升期进行产能治理带来的各种利益冲突。第十一、中国虽然在中期都面临结构性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政策应当作出以下调整:,1)鉴于中国核心CPI并不高,CPI上涨带来的宏观总量问题不严重,严重的

43、是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恶化问题,因此,我们要防止将通货膨胀的民生问题宏观化,应当通过社会体系的建设(如低收入补贴通货膨胀指数化、最低工资通货膨胀指数化)以加强低收入人群低于通货膨胀冲击的抵御能力,将货币政策从民生问题和生活问题解放出来。2)鉴于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重大变化的阶段,结构调整、深层次改革带来的价格上涨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应当适度调高通货膨胀的目标值,而不是简单照搬过去和发达国家的目标值。3)货币政策一要关注下半年经济下滑力量的加速,二要关注目前流动性依然充裕带来的问题,三要关注大量留存于房地产和其他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的变异,同时还要关注大量资本流入所带来的流动性注入问题。因此,货币政策在适度总量收缩的同时,必须强调结构性的调控。4)加息政策必须慎重。,第十二、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进行总量适度收缩的同时,应当保持总量宽松的原则。1)虽然各种刺激性政策不宜加码,但存量收缩不宜过快,还应当以增量收缩为主。2)财政支出应当加大在各种社会福利、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放,不宜保持过多盈余。3)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不仅涉及到中国债务风险的问题,更涉及到地方与中央分权体系的有效性问题,因此中央政府将其作为体系调整的重点。,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