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学第一章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P12(一)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和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极大地扩展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2) 从专业角度而言, 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从政治角度而言, 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 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认为,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
2、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 拉斯维尔提出, 公共政策实际是 “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 ”三、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P8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 ,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水平。纯粹的公共物品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准公共物品”或不纯粹的公共物品。四、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P21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的争论第二章五、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P2627(一)国会立法(二)总统决策1 、立法倡议; 2 、立法否决
3、; 3 、委托立法; 4 、外交决策; 5 、防务政策。(三)政府机构决策(四)司法决策1 、司法审查; 2 、推翻先前的判决; 3 、司法命令。六、公共政策的特征P30321 、政治性; 2 、多样性(主要包括层次多样性、领域多样性、形式多样性、时间多样性、功能多样性) ; 3 、 层次性; 4 、 阶段性 (政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执行和反馈调节阶段)5 、复杂性(从执行结果来看,政策表现出多重作用) ; 6 、合法性(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 7 、权威性(一项政策的出台,对于那些不愿做出利益牺牲的对象而言,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 8、普遍性; 9
4、 、稳定性(保持稳定性最根本的就是政策的法律化,即将政策上升为法律,也叫政策立法) 。七、公共政策的类型P33(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1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2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二)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1 、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受益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2 、再分配性政策是政府有计划的积极行动,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再分配性政策的通常模式是资源从有产者流向无产者。由于再分配性政策多涉及金钱、权利和权力的再配置,所以往往难以制
5、定和通过。再分配性政策不仅难以通过,而且难以维持。对大多数人来说, 结果或条件的平等 (即收入或生活水平的平等) 对他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们更为关注的是机会上的平等。(三)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1 、管制性政策是对个人或团体的行动加以限制和约束的政策。管制性政策的形成通常涉及两个团体或团体联盟之间的冲突。2 、自我管制性政策受到被管制团体更多的控制,而且他们把其用作保护和促进自身成员利益的一种手段。(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八、公共政策的作用 P411 、导向功能(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从作用结果看,既
6、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2 、管制功能(积极性管制和消极性管制)3 、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方面)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第三章九、政策主体P46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官方决策者1 、立法机关; 2 、行政决策机关; 3 、行政执行机关;4 、法院(二)非官方参与者1 、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院外活动、 舆论宣传、 政治捐款、 抗议示威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是游说。
7、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 而应该调和不同的利益需求或相互冲突的政策愿望。 按照政治学的团体理论, 公共政策不是某一利益团体的一厢情愿, 而是团体冲突的平衡产物。2 、政党。3 、公民个人。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1 )以主权者的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2 )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3 )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罢工、罢课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4 )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5 )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
8、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 6 )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4、大众传媒;5 、思想库十、 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 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十一、社会问题具有如下的特征:(1)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2) 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3)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4)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5) 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6) 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十二、目标群体政策认同的缘由(1)
9、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 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 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 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 避免受到惩罚;(7) 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三、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1) 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2) 公共政策必须是适应政策环境, 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 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3) 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4) 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第四章十四、几种重要的模型P70(1
10、)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传统经济学理论示意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它认为, 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 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 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人们逐渐发现政策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难以用传统理性模型来做出解释。 其原因不在于它的逻辑体系有缺陷,而在于前提假设有问题。第一,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第二,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第三,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 2 )人的记忆能力有限。第
11、四,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第五,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2)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西蒙认为, 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了。(3) 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林布隆)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 (分析问题、明确目标、 提出方案、 优化选择等) ,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也就是“积小的变化为大的变化”的过程。(4)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基本观点 : 1 、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
12、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2 、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3 、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4 、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5 、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6 、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第五章十五、社会问题的产生P101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人物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是, 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
13、常关键的作用。观点认识上的统一有时是很难的, 只有社会上那些真正有影响的人物才能在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 人们的主观认识、 思想信仰、 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十六、问题界定p111(1) 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2) 其次,需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差距何在;原因何在)(3) 最后,需要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问题界定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复杂、 混沌的问题情境总结概括为清楚明了的实质性问题。 分析主要矛盾,关注重要因素,是情境转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问题界定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类别分析法、类别分析法、假设分析法
14、和层次分析法等。十七、 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 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十八、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内在创始型(1) 外在创始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2) 政治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 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15、。(3) 内在创始型: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客观上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 “体制内运作”是内在创始型的主要特征。十九、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1) 公民个人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将,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而引发的)(2) 利益团体的作用(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出现的某种情况威胁到这种平衡状态的存在,那么它们就肯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3) 政治领袖的作用(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政治领袖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而且
16、经常是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4) 政府体制的作用(一定的政府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组织机制)(5) 大众传媒的作用(6) 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二十、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P120(1) 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1、 自然灾害; 2 、经济灾难; 3 、技术突破; 4 、生态变迁; 5 、社会变迁。(2) 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1 、战争行动; 2 、地区与国际冲突; 3 、经济对抗; 4 、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二十一、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1) 政治原则的偏离(2) 价值体系的排斥(3
17、) 政府体系的封闭(4) 承受能力的超重(5) 表达方式的失当二十二、政策规划的原则(一)信息原则; (二)系统原则; (三)预测原则; (四)客观原则; (五)智囊原则; (六)优化原则; (七)务实原则; (八)兼听原则; (九)时效原则; (十)可行原则; (十 一)稳定可调原则。二十三、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一) 经验思维; (二)逻辑思维; (三)直觉思维; (四)创新思维; (五)逆向思维。二十四、可行性评估(一) 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可行性; (三)法律可行性; (四)技术可行性; (五)社会可行性。二十五、政策合法性的含义P169广义: 所谓具有合法性的政策就是能够被公众认
18、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逐渐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从狭义来讲, 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去解释合法性这一概念。 政策合法性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合法的决策主体、合法的政策程序、合法的政策内容。第六章二十六、政策执行相关的条件(1) 政策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威资源(2) 执行主体:执行人员的素质要求(政治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队伍建设的互补效应(3) 目标群体1、 教育 也是提高政策服从性很重要的手段;2、 执行机构也可以利用 宣传 来推动对政策的服从;3、 当有利于服从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不起作用或其他一些促
19、进服从的方法不再有效时,政策执行机构也可求助于 惩处 的方法。(4) 执行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5) 沟通:直面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E-Mail 或书面沟通第七章二十七、政策评估: 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政策未来走向作出基本的判断。二十八、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P218(1) 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2) 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影响(3) 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4) 直接成本(5) 间接成本(6) 机会成本(7) 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第八章二十九、 政策终结: 指的是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 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终结有一定的区别, 即政策终结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 而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 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旨在提高政策绩效的政策行为。三十、政策终结的对象(1) 权力与责任(2) 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3) 组织机构三十一、政策终结的形式(一)废止; (二)替代; (三)合并; (四)分解; (五)缩减精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