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68837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一,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2、, 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 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1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在矿产资源方面,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 ,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大,单-可编辑修改 -。位产品能耗高。2009 年,我国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 46% ,煤炭占 45% ,水泥占

3、48% ,我国单位 GDP 能耗是美国的 2.9 倍、日本的 4.9 倍、欧盟的 4.3 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约低 20%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50%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2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 “人口红利”正在接近拐点。劳动力作为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 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今年以来,沿海及内陆省市很多外贸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缺口问题,熟练工人工资平均涨幅

4、在 20%-30% 之间。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尽管上调了工资水平,但仍面临用工难问题,工资上涨压力依然存在。而我周边国家,如孟加拉、 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正进一步显现。这些现象表明, 我国对外贸易难以继续依靠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发展。3 、出口产品仍处全球价值链低端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出口位列第一, 但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我国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获取的贸易利益比较少。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 技术含量较低、 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可编辑修改 -。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虽出口额分别占59.2% 、31.2%

5、, 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体, 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 10% 。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增长快,但质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难以长期持续。4 、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警示中国必须尽快提高外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部分外贸企业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偏低,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出口成本上升、 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情况下,一些出口行业订单下降,利润增长趋缓,亏损压力上升,资金周转困难。这一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比较突出, 部分中小外贸企业已被迫关闭或外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

6、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当前,加工贸易企业的综合成本大幅上升致使企业利润被压缩,部分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被迫调整, 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加工贸易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较多,企业倒闭、出口放缓,对社会就业和稳定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把握各种宏观调控政策中应兼顾外贸企业的承受力。5 、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可编辑修改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 我国实施的主要是以鼓励出口为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特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地区差异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也使我国对

7、外贸易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 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即出口金额及增速皆大于进口,我国连续 17 年皆为贸易顺差,金融危机后,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政策的实施, 进出口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 二是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即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体规模的 90% 以上,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较弱,但近年来,随着中央支持中西部加快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及产业梯度转移的加快,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 三是贸易伙伴发展的不平衡,截止到 2010 年底,我国与最大的前十位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76% 。这些不

8、平衡现象客观上要求我国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二、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 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对外贸易应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 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增强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可编辑修改 -。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 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稳步推进

9、贸易强国进程。主要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一)充分认识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目前我国有部分观点认为 ,中国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又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新的压力 , 所以 ,应减少对出口的支持力度,适当限制出口。事实上,出口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 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 中国需要考虑的不应是如何通过限制出口来实现贸易平衡 ,而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全面提升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在稳定出口的同时, 更加注重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把扩大进口的政策同国内产业

10、升级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通过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折旧和技术改造 , 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首先需要调整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该理论侧重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成本的比较,在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该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竞-可编辑修改 -。争中的作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我国产业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味地追求比较优势将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并会使我国产

11、业结构固化在中低端水平。应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借鉴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该理论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的优势,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竞争优势可细分为产品、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四个层面,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技术创新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强化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必由之路。新形势要求中国的外贸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2、,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的净化力度, 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培育一批创新型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要支持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含量高的新产品出口; 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 以开放的姿态对待自主创新, 通过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通过合作研发和共同开发来构建企业的创新能力。(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可编辑修改 -。产业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快产业升级和国内产业布局调整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出路。 应

13、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要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创造条件让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地向中高端制造业、 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发展;促使中西部地区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 加快东中西对接及新兴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五)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络, 构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中国需要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构建中国自己的海外势力。 有必要加强跨国公司的发展并通过构建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商业存在形式,包括银行、保险、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部分,逐步形成海外经营的盈利模式。具体应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支持贸易促进机构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布点,并提供必要的投资咨询和服务。二是加快海外经营队伍的培训,由政府出资委托有经验的科研院所展开大规模的培训, 提高海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可编辑修改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