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mind_wandering_研究提纲.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9650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ind_wandering_研究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ind_wandering_研究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ind_wandering_研究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ind_wandering_研究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ind Wandering 研究提纲1. 心智游移的特征核心特征2. 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心智游移的哪些特性1) 内容,结构(已通过经验取样调查有了初步结果)2) 与其他认知过程的关系3) 来源、功能3. 如何研究心智游移1) 行为描述、主观体验2) 神经机制层面,结合脑活动模式揭示心智游移现象的意义3) 与意识结构的关系研究心智游移的困境:心智游移是一种不可控制的体验,其不可控性是其本身的特点4. 目前对心智游移的研究1) 行为:心智游移的内容、结构、个体差异、与人格的关系等问题;A:基于个体的Singer, 60 年代盛行B:基于经验、意识流的2) 神经机制A:基于 resting sta

2、te Default Network;B:基于解构的 Mind Wandering 的构造一个预先“排练”好的 Mind Wandering;5. 模拟 Mind Wandering 的依据 Mind Wandering 可以被模拟吗?1) Mind Wandering 的核心特征可以被模拟内源、自发2) 自然情境中 Mind Wandering 大部分可以找到诱因(其中外部诱因占绝大部分) 。这些诱因心智游移的本质是自动“联想” 。可以通过练习,建立新的诱因自动联想的过程来模拟心智游移。 心智游移的本质是有着特定形式和内容的自动联想。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我们认为默认网络是信息加工

3、内外分工的表现,默认网络在静息时活跃,是因为在静息时心智游移活跃。现在试图通过多个模拟的心智游移成分任务来得到这些成分的共同相关脑区,但这个解构是以自然情境中的心智游移为基础的。静息时的心智游移与在自然情境中的心智游移是一样的么? A:静息时的心智游移的诱因主要是内在的,这一点与自然情境中不同;可否通过训练,模拟这种内内联想?B:收集静息时的 wandering 样本,观察其与日常生活的 wandering 的区别,是必要的。(可以采用自评或他评)2) 如何切实保证模拟 wandering 与真实 wandering 尽可能地相似A:训练环节 B:评分(训练中) C:穿插进行 moment b

4、y moment 的 probe( fMRI scan中可不采用) ; D: 实验结束后的 post interview实验范式思路借鉴:1)involuntary episodic memory ;2)prospective thinking详细实验流程第一部分:静息心智游移取样方法:thought sampling。步骤:1. 给被试 mind wandering 的定义;并给于样本加以分类练习;2. 静息 10 分钟,告诉被试不要特定地想一件事情,保持放松,但不要睡着,just resting;3. 10 分钟内随机给于 probe,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意识内容,并填写 wandering

5、 问卷。完成 10-20 人的静息思维取样( 是否太少)如果静息时的意识内容与之前 ESM 方法的结果类似。则开始模拟 wandering 程序。 (预期是一样的)第二部分 模拟心智游移实验核心思想:通过训练,让被试在线索和联想之间形成自动反应,在内源性加工和自发加工这两点上模拟心智游移。联想内容根据先前的经验取样构建,分成三种: spontaneous episodic future thinking, spontaneous semantic association, spontaneous visual imagery。其中,语义联想内容与个人近期经历相关,指向现在,表象任务无明确时间指

6、向,以人为主题为主。实验一:spontaneous episodic future thinking实验流程:1. 实验材料:实验任务中线索词来源:A 方案(基于被试计划的):被试自己提供 10 样在 1 天1 周内计划要去完成的事件或预计将要发生的事情或期望发生的事情,并构成一个可以生动想象的情景,构成以后在时空明确性、亲历感、细节丰富性、自发产生维度上做评分。要求在每个维度上都达到 5 分(满分) 。然后提供一对可以总结这个情景的词语,用来做线索。 线索词的词性可以固定,如名词动词。(B 方案(基于统一性):由实验者统一提供情景和线索词,对于所有被试都一样。然后要求被试根据线索词进行未来情

7、景想象。 )控制任务中匹配词对:名词动词,但两词之间无明显联系的,如,苹果+游泳。为了保证正式实验中实验任务与控制任务的差别不是熟悉性引起的,训练时要对控制任务中的词对也给于相同次数和时间的练习2. 训练程序A:/视觉呈现线索词/ 要求被试在看到线索词的同时,根据自己提供的内容进行情景想象,持续 10 秒,然后依次给出三个 scale 项目,要求被试对情景特性进行 5 级评分。待三个项目的评分均为 5 分且每个线索词的练习次数达到 10 次以上时,结束训练。一个 trial 的示意图(情景想象任务) 自发产生12345 细节丰富12345时空明确 12345礼堂 +演讲Imagination:

8、10sSelf-paced+苹果+游泳控制任务用词练习程序(?):如何设置任务使得刺激词可以得到同样程度的熟悉度,同时又不对后续的正式实验产生影响?我觉得可以提供给被试一些名词和动词的组合,只要事先用其他量表测过熟悉度和情绪激起程度是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可以了。 。 。 。 。然后对线索词进行训练因为要是对苹果+游泳进行训练,我觉得也比较容易产生情景想象的。比如我咬了一口苹果,然后跳进游泳池里面游泳。我觉得要比礼堂+演讲,色香味俱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更容易产生想象。3. 正式实验(fMRI,被试内,事件相关)被试任务:判断两个词哪个体积大刺激词:被试按键反应,刺激词消失, 刺激间隔时间随机化,平

9、均 秒。实验条件(experimental event)和控制条件(control event)下,被试的任务是一样的,都是判断词的体积。不同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用的是经过情景想象训练的线索词,而控制条件下,用得的是没有经过情景想象训练的词对。一共 20 对词,重复一次。 (是否需要加入新词?)每个 scan 完成后,做一个 post-scan interview,给被试重新回放这 20 对词,提问被试,是否有情景想象。*在做 fMRI 实验之前,先尝试行为实验的。过程和 fMRI 的设计完全一样,不同的是,在整个流程中,随机插入 thought probe,让被试回答,是否出现情景想象。* 采用

10、 thought probe 和 post-scan interview,是为了保证,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不自主的 episodic future thinking。+礼堂+演讲+实验二:Spontaneous semantic association task1.刺激材料:被试自己提供 10 对和自己近期经历相关的词,名词-名词结构(or 名词- 形容词?名词-动词?) 。然后围绕每对词造一个句子(但句子里不一定要包含这个词,只是个cue) 。如,朋友-信任朋友应该相互信任;或者,数学-学习,我的数学成绩还不够好。重复两遍。控制词对:10 对。在词性上匹配,不给于造句。2.训练程序。线索

11、词(10s,期间进行句子默念 )评分(语义,自发性) 其余同实验一。控制词对学习相同次数(任务?)3.正式实验 (同实验一)实验三:Spontaneous visual imagery task感觉这个比较好操作耶。要求被试把照片和无关词汇进行匹配记忆,这些词汇和控制词汇可以进行测试,确保被试知道这些是先前学习过的。在评分上是否可以增加对照片上人物特征的记忆分数,可以检测被试是否在测试过程中想象到匹配的人了。 。 。 。从视觉鲜明性和自发性上评判感觉太抽象了。被试很难掌握的,而且他乱说, 你也不知道。1. 刺激材料: 10 幅照片,主题都是人。每幅照片给于一对线索词。学习两遍。控制词对:10 对,词性与上匹配,但不给照片。2.训练程序线索词(10s,同时进行视觉表象再现)评分(视觉鲜明性,自发性) ,其余同实验一。控制词对学习相同次数(任务?)4. 3.正式实验(同实验一)在线影视下载站:百度影音/快播、高清在线观看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