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9607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fdi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FDI 与就业关系:一个对比分析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的关系是牵涉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全部建立在新古典技术分析的基础之上。基于“古典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分析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在于:FDI 与其货币工资总额增幅正相关、与其它企业货币工资总额负相关,由此间接建立中国 FDI 与就业关系。社会哲学与社会政策的分析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选择。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就业;新古典;凯恩斯;民生引进和利用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环节之一,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 1所占比重最大,其绝对数量于 2002 年成为全球之最;而就业是民

2、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1998 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指向。深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两者的关系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之根本,意义重大。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进路国外学者关于 FDI 与就业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Nigel Driffield 与 Karl Taylor(2000)以英国作为东道国分析了 1984 到 2000 期间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指出 FDI 导致的在外国部门与本国部门之间的生产力外溢(productivity spillover)加大了工资的不平等性以及对本国熟练劳动力的更多的使用,进而由工资的差异性导致了就业增加与否的不确定性 1。Edward M.G

3、raham 和 Erika Wada(2001)以 FDI 的来源以及在中国投入时分布的地区为分析的切入点,指出了在 90 年代后期(96-99)FDI 主要来源于欧洲、北美和日本,投资更加集中在本国市场、资金更加集聚在沿海省市,这使得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地1 按照正式定义,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外国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中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 ,按有关的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中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或与中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开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

4、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本文所述及的 FDI 均依本定义所包含的全部数据进行,特此说明。2区分布不平衡加剧,对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局限作用 2。Christoph Ernst(2005)以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为例,时间跨度为 1990-2002 年,研究表明由于 FDI 进入的方式和部门的原因,90 年代后大量涌入的 FDI 对于就业的影响总体是不如人意的,但相对拉丁美洲而言,中国跨国企业(TNC)对于就业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原因在于劳动力更多地雇佣在了有较高劳动密集度的部门 3。Xiaolan Fu 和 V.N.Balasubramanyam( 2005)通过将 FDI 引入

5、 Smith-Myint 的出口剩余模型(vent for surplus)并运用计量方法对中国 1978 年以来 FDI与城镇企业和乡村企业(china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有企业进行对比。作者主要侧重于说明引入的 FDI 多分布在出口部门,吸收了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对改善中国的就业情况有着积极的作用 4。Chang-Tai Hsieh(2006)在 Brian J.Aitken 和 Ann E.Harrison 的“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6、Evidence from Venezuela”基础之上,分析了 FDI 对中国本国企业的影响,指出 FDI 对于其投入行业中的本国企业的平均生产力(资本的、人力的)的提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FDI 对于就业质量的提升有正效应 5。国内学者关于 FDI 与就业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李海舰(2000)认为如果将改革开放 20 年分为三期,那么从 1980 年到 1995 年,FDI 起到了扩大就业的作用,从 1996 年到 1998 年仅起到了转移就业的作用,而从 1998 年到现在,基本上是一种扩大失业的作用 6。黄为民(2000)通过回归分析认为 FDI 对第一、二产业的就业起

7、到了负面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综合影响为负 7。牛勇平(2001)试图通过企业的所有制类型来分析外资对就业的实际绩效,认为在总量上 FDI 对 GDP 和就业有一定影响,其中港澳台企业较为显著 8。蔡昉、王德文(2004)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 FDI 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 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效应 9。张建勤(2005)在对利用 FDI 数额、FDI 进入模式、FDI 来源与结构等创造就业效应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以强调 FDI 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1011。黄旭平、张明之(2007)运用面板 VAR 方法研究 FDI 对就业

8、和工资的动态影响,发现 FDI 对就业有正向影响,但其冲击反应总体上是负向的,尽管程度非常有限 12。金碧、陈仲常(2007)从 FDI 就业效应的三个传导渠道出发,特别地在模型中加入反映 FDI 独资化倾向的变量,结论认为 FDI 与其独资化倾向均对就业有着积极而显著的正影响 13。综上,国内外有关 FDI 与就业关系问题的探讨基本上都围绕着相应的技术关系展开,虽然方法各异、结论有别,但学理基础却都是建立在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之上。我们在这里接受了柳欣老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批判,承袭了“古典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路线,力争在对比分析中实现理论的3创新与突破,进而给出相应的社会分析、政策与

9、建议。二、新古典经济学:一个纯粹的技术分析依照主流教科书中的新古典教条,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需求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投资和开放度等,我们也暂时遵循这种技术分析方法,以 CD 生产函数为基础建模如下:Q=AKLE (1)其中 A 为效率参数,代表那些既不能单独归属于资本也不能单独归属于劳动的技术因素, 为随机误差项。假设资本中性,非 FDI (K 1)与FDI(K 2)可以相互替代,效率参数 A 分解为常数项与全社会平均实际工资,并参数化得:LnL= C1 + C2LnQ+ C3 LnK1+ C4LnK2+ C5LnW+ (2)表 1 中国 FDI 与就业关系方程回归数据表(1994-2004)

10、 1D V L1 L2 Q K1 K2 W1994 406 30421 46759.4 14131.82 2910.276 14131.821995 513 32022 49938.6 14420.09 2675.814 14420.091996 540 33590 53528.6 15332.3 2735.532 15332.31997 581 34398 57116.26 16253.24 2877.739 16253.241998 587 34873 60579.02 19054.2 2910.389 19054.21999 612 35014 64358.24 20794.9 2617

11、.483 20794.92000 642 35400 69853.05 23078.88 2632.692 23078.882001 671 35841 74411.34 25855.29 3009.621 25855.292002 758 36112 82235.52 30599.64 3413.468 30599.642003 863 37023 90700.45 39511.32 3421.702 39511.322004 1033 38898 101786.2 48678 3731.745 48678我们用表 1 中的样本数据对(2)式做估计(eviews3.0) ,结果为:LnL=

12、5.039201+ 0.84466LnQ 0.086788LnK1(0.0004) (0.0002) (0.2775) 0.059493LnK20.2941LnW (3)1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单位:亿元人民币。4(0.3091) (-4.5215)R2=0.979897 F=122.8571 D-W=2.997方程(3)拟合程度较好,但 K1 与 K2 都没有通过 t 检验,主要由于 FDI 的流入替代国内资本而产生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考虑将 K1 从模型中剔除,得:LnL= 5.687101+ 0.761481LnQ 0.326662LnW 0.097720LnK2(4)(0.

13、0000) (0.0000) (0.0010) (0.0628)R2=0.978674 F=153.9692 D-W=2.549192由此可见,实际工资与就业反向相关,产量与就业基本同步,而 FDI 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三、凯恩斯经济学:一个纯粹的货币分析不同于上述新古典经济学的实物技术分析方法,凯恩斯在货币论(1930)中提出了一整套货币经济分析方法,直接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所有作为名义量值的统计变量,基本方程式为:W+ = C+ I。柳欣老师在此基础上将宏观货币加总与企业成本收益相联系,进而构成了表征整个货币金融体系与社会关系的简化模型(1999) ,如下 14:名义 GDP= W+

14、d+ r+ + T= C+ I+ G (5)公式(5)左边表示总收入(其中,W 为工资,d 为折旧,r 为利息, 为利润,T 为税收) ,右边表示总支出(C 为消费,I 为投资,G 为政府开支) 。若给定平均工资率 w 和劳动力数量 L,则 W= wL;给定折旧率 和利息率 i,则企业的固定成本(d+ r)将取决于资本存量价值 K,即:d= K;r= iK;d+ r=( + i) K;给定税率 s,则 T= t。公式(1)即可重新表述为:名义 GDP= wL + ( + i) K+ + s= C+ I+ G (6)现在将 FDI 加入到模型中,所有统计变量都被区分为“与 FDI 直接相关”(下

15、标为 1)和“其它” (下标为 2)两类,但出于简化目的而不考虑差别税收问题,同时假定企业处于利润为零的均衡状态,有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如下:名义 GDP=( w1L1+w2L2)+(+ i)(K 1+ K2) (7)若暂时不考虑境外金融资本流入和引进外资后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那么与 FDI 密切相关的是名义 GDP 的增长率:一方面, FDI 的目的是要获得更高5的利润率,而名义增长率直接联系到利润率;另一方面,名义增长率决定着市场需求,故可以把 FDI 作为名义 GDP 增长率的函数 15,即:FDI t= (GDP t 增长率) ,将(7)式带入,同时考虑到资本存量价值是由前期投资决

16、定的,即:Kt=Kt-1+It,假设汇率稳定,可得 FDI 与就业关系方程:K1t=0+1(w1tL1t-w1t-1L1t-1)+2(w2tL2t-w2t-1L2t-1)+3(1t+i1t)K1t-(1t-1+i1t-1)K1t-1+4(2t+i2t)K2t-(2t-1+i2t-1)K2t-1 (8)简化参数可得标准多变量回归方程如下 1:Y=0+1X1+2X2+3X3+4X4 (9)表 2 中国 FDI 与就业关系方程回归数据表(1994-2004) 2D V Y X1 X2 X3 X41994 2910.276 112.1678 1628.032 3638.5045 11294.11519

17、95 3133.379 148.1356 1295.465 713.3642 11594.1861996 3469.183 93.3066 886.693 1459.916 10787.6741997 3751.715 95.2921 230.0079 2228.1662 13234.3241998 3763.927 88.7488 -197.549 1290.047 11814.7831999 3337.728 101.8783 477.1218 -922.487 9360.4872000 3370.551 130.0812 650.6186 232.196 7167.9782001 388

18、0.092 157.6947 1017.005 1512.664 13237.82002 4365.538 275.8366 1054.366 2085.712 18608.012003 4428.582 315.0718 1267.324 52.233 30707.762004 5018.222 440.166 1716.538 1119.714 26682.4我们用表 2 中的样本数据对(9)式做估计(eviews3.0) ,结果为:Y=2972.383429+6.018328788X1-0.6119131802X2(18.93931) (4.636442) (-4.287970)+0.0

19、7468248805X3+0.01264590972X4 (10)(1.406999) (0.720541)R2=0.946033 F=26.294761 (9)式中:变量 Y= K1t,X 1=w1tL1tw1t-1L1t-1,X 2=w2tL2tw2t-1L2t-1,X 3=(1t+i1t)K1t(1t-1+i1t-1)K1t-1,X 4=(2t+i2t)K2t(2t-1+i2t-1)K2t-1。2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单位:亿元人民币。6上述估计结果的回归系数与方程基本通过了统计与计量检验,拟合程度较好。该结果表明:FDI 企业货币工资增长幅度每上升 1 个单位,FDI 就

20、以累积的速率上升约 6.02 个单位;非 FDI 企业货币工资增长幅度每上升 1 个单位,FDI 就被挤出约 0.61 个单位;而 FDI 与非 FDI 的利息折旧和增长幅度对 FDI 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FDI 增长与其职工货币工资总额增速密切相关,初步建立了 FDI 与 w1L1 的关系,但其与 L1 和 L2 的关系则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假定 FDI 企业的货币工资总额在其创造的名义 GDP 中所占比重为 ,即:w1L1/GDP1=,进而:lnL= lnGDP1+ lnln w1 (11)(11)式表明影响 FDI 企业就业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其创造的名义GDP1(+) 、其工

21、资成本在 GDP1 中所占比重 (+) 和其工资率水平 () 。四、理论比较与结论判断新古典与凯恩斯两条实证进路表明,中国 FDI 与就业及相关变量关系态势迥异,有必要给予逐层递进式的比较与解剖:第一个层次:单纯从计量分析的结果来比较,凯恩斯经济学显然较之新古典经济学更富有解释力,其相关回归估计均优于后者。虽然个案经验不足以验证理论普适性,但至少反映了中国数据对该模型的统计规律性;第二个层次:从直观的理论模型来看,基于“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的凯恩斯货币经济模型直接联系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货币量值的“生产函数”表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而在统一利润率基础上获得了加总可能。而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22、”为基础的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却臆造出名义与实际量值的区分,在实物加总的同时引入技术进步填补空缺,最终套用货币量值形成逻辑悖论;第三个层次:从抽象的方法论来看,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货币与竞争反映市场经济过程。而新古典经济学则以技术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不存在货币的生产函数反映所谓的资源配置。经济哲学的根本对立导致了资本争论与逻辑批判的交织。综上,无论从定量、定性还是方法论的层面看,凯恩斯经济学都能够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好地解释中国 FDI 与就业关系问题。基本结论在于:FDI 由名义GDP 增长率所决定,其对国内非 FDI 企业的工资与就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而考虑到其较高的

23、平均货币工资水平,其自身吸纳就业的能力也较为有限。7五、社会哲学与社会政策逻辑体系的优雅并不能当然地上升为经济政策的现实,一国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制度的变迁取决于社会哲学的更替、而非经济理论的争议,所以一般性的政策建议并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更需要的是一种在理论与政策之间的过渡,这正是凯恩斯笔下的“社会哲学”问题。而在经济分析中加入社会分析,也是今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自古典以来,西方经济思想的社会哲学被区分为两大对立:以斯密“看不见的手”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和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在不考虑后者被嫁接到生产函数之上的逻辑错误的情况下,这两大主义各有优劣,既反映了经济理论自身的

24、发展,又表明了人们对现实中市场经济运行的认识程度。在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制度分析与变革为己任的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它具有强烈的通过政府的力量改变社会经济制度的典型特征,并且在学理与实践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经济转型基本完成、社会转型蹒跚起步的中国而言,马克思的社会哲学思想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其强烈表达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对中国社会经济制度与政策的变革理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具体到本研究涉及的 FDI 与就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政策问题包括:整体就业指导思想的变革、关键领域重点难点的突破、FDI 与就业的利弊权衡

25、等。从指导思想上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作为解决民生之本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决不是“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教训”的教科书经济学,而应该是重视社会关系分析的古典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加以操作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从关键领域来看,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要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统筹企业破产与新增岗位以解决弱势群体困难问题;要平衡需求结构与供给质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 FDI 与就业关系来讲,一方面,扩大就业是当前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吸引外资利用技术又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在货币工资调节下的两者之间又存

26、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由此可知新古典简单的此消彼涨式政策并非最优选择,合理的出路在于利用货币工资的调整来实现双赢。一个理想化的政策取向就是建立顺应经济周期的微观企业机制,逐步扩大货币工资占名义 GDP 比重,同时限制超高收入企业群体,才是解决中国就业民生问题之核心。8参考文献:1 Nigel Driffield; Karl Taylor.(2000) ,FDI and the Labour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s Policy, Vol.16, NO

27、.3,pp.90-1032 Edward M.Graham; Erika Wada (2001)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Effect on Growt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Experience of Transitional Economies in East Asia, Peter Drysdale, edit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3 Christoph Ernst(2005), the FDI-employment Link in a Globalizing W

28、orld: the Case of Argentina, Brazil and Mexico, No 2005-17, Employment strategy papers from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4 Xiaolan Fu; V.N.Balasubramanyam(2005), Expor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the Case of China, FED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FE20050035 5 Chang-Tai Hsieh (2006), Do

29、Domestic Chinese Firms Benefit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orking Paper Series Vol. 2006-30.6 李海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分析(上)J中国外资,2000, (3) 7 黄为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0, (6) 8 牛勇平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关系J经济学动态,2001, (11) 9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 (1) 10 张建勤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一个综合分析框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5) 11 张建勤努力提高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J宏观经济管理,2005, (10) 12 黄旭平、张明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基于面板 VAR 的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 (1) 13 金碧、陈仲常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传导渠道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 (1) 14 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1999, (5) 15 柳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