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半截蜡烛》教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58841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半截蜡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半截蜡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半截蜡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半截蜡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半截蜡烛1. 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3. 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学习通过广泛朗读,自读自悟,把握剧情,然后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感情。多媒体。一课时。一、揭题1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 课文为什么用 “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教师 :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 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

2、默读,了解故事内容。(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 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1 过渡 :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 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2 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3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1

3、)预设一 : 认为伯诺德夫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教师 :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教师 :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 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1)预设二 : 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琳,她后来才会勇敢机智地和德军周旋。 )教师 : 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学生交流

4、 : 从他说的话 “天真冷, 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 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教师 : 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学生读)(3) 预设三 : 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 保住了情报。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 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 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教师 : 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教师小结 : 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

5、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 : 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教师小结 : 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教师 : 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5 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 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和当时的情景。)三、作业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半截蜡烛,学生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 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 勇敢和镇静,以及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

6、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引导学生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 反馈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 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 学生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当然学生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 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有两点体会: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做好教学设计,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抓好文章切入点, 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人物特点, 在教学时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又一次全面认识、了解了人物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