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 4教师组-注塑模具优化设计及加工编程技术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注塑模具优化设计及加工编程技术二、参赛对象高等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技师学院相关专业在编教师。三、比赛方式与内容(一)比赛方式本赛项为个人赛,每个院校限报 2 名选手。(二)比赛内容参赛队在 6 个小时内根据塑件的原始 3D 数字模型(格式为IGES 或 STEP)、纸质任务书和塑件的二维参考图,完成注塑模具 CAD 设计、CAE 分析、主要成型零件型芯、型腔的加工工艺设计及 CAM 编程等任务。 1.竞赛任务:(1)在注塑模 CAE 软件中零件完成 3D 模型的成形工艺性检查,并做适当的处理。(2)在注塑模 C
2、AD 软件中完成模具初始方案设计(包括型腔布局、分型面、浇注系统、冷却系统)。(3)应用注塑模 CAE 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初始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生成分析报告。(4)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模具三维结构设计,绘制模具二维总装配图、模具主要成型零件的二维图,编写模具设计2说明书。(5)进行模具成型零件(型芯、型腔)的 CAM 编程(生成刀路轨迹-生成加工指令)并制作机械加工过程卡。2.竞赛成果提交要求:(1)模具设计方案 CAE 分析,包括分析结果文件、模具设计项目分析报告(PPT 文件)等。(2)模具设计三维总装配图、模具二维总装配图(包括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明细表、标
3、题栏等)、主要零件(包括 A板、B 板、型芯、型腔、滑块以及斜顶零件等)的工程图(包括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标题栏等)。(3)模具设计说明书。(4)提交模具成型零件 CAM 编程的工艺文件(包括制定零件的编程原文件、主要的工艺规程、加工用 G 代码等)。四、比赛技术平台(一)主要硬件技术规格(二)主要专业软件清单序号 软件名称与版本1 Win7 操作系统;Office 2007 中文版。2 西门子 NX10.0 教育包(原 UG 软件,含 MOLDWIZARD、胡波 6.3)。4 CimatronE13 中文版。5 中望 3D V2013 教育版(带 HASCO、DME、LKM 等标准模架及 M
4、ISUMI等标准件库),中望龙腾塑胶模具 V201。6 华塑 CAE 3D 7.5。序号 器材名称 规格/技术参数1 计算机 每个工位配备一台,基本配置处理器 Intel 酷睿 i7,内存8G ,硬盘100G ,独立显卡,19 寸及以上显示器。37 CAXA 实体设计 2013, CAXA 制造工程师 2013。五、评判标准与评分办法(一)评分标准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保证评判“公平、公正、公开”,采取以下措施:1.考核内容、样题和评分标准赛前一个月公开。2.技术人员赛前统一调试各比赛用设备,保证技术平台条件一致。3.裁判队伍赛前封闭培训,统一评
5、判标准,对裁判的评判进行分析对比,保证裁判标准一致。4.加强试题保密工作。(二)评分细则本赛项总成绩 100 分,具体分数配比如下:一级指标 比例 二级指标 比例模具 3D 总装配图、主流道结构尺寸合理、分流道位置、形状、大小合理、浇口位置、形状、大小合适。 15%绘制成型零件 2D 工程图、包括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标题栏等。 15%CAD 部分 35% 设计书:说明产品的材料和体积、质量、产品的收缩率、模具分型面选择、模具模架的选择、模具的浇注系统特点、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注塑机的选择、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CA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5%由制品导出文件、充模保压分析。
6、10%网格质量优化与处理、浇注系统设计分析及改进,冷却系统设计分析及改进。 10%CAE 部分 30%CAE 分析报告文件及优化、合理的浇注系统对比方案和浇口位置分析。 10%CAM 部分 30%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 10%4刀具选择、切削参数选择、进退刀设置加工轨迹优化。 15%程序后处理。 5%竞赛时段安全文明5%现场操作遵守安全规范、文明参赛、着装规范整洁,爱护设备,保持竞赛环境清洁有序、公平竞赛,遵守赛场纪律,抗工作环境干扰能力强、善于与裁判沟通。 5%六、竞赛规则(一)熟悉场地1.选手报到结束后,执委会安排各参赛队统一熟悉场地。熟悉场地时限定在观摩区活动,不得进入比赛区。2.熟悉场地
7、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严禁拥挤、喧哗,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二)文明参赛要求1.竞赛所用的相关设备、仪器、工具等由大赛执委会统一提供,各参赛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2.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 30 分钟前到达指定地点检录,接受工作人员的身份、资格和证件检查。竞赛计时开始时,选手未到的视为自动放弃。3.比赛用仪器设备、赛位由抽签确定,不得擅自变更、调整。4.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裁判同意。选手休息、饮水、上洗手间等,不安排专门用时,统一计在竞赛时间内。竞赛计时以赛场设置的时钟为准。5.竞赛期间,选手不得将手机等通信工具带入赛场。非同组选手之间不得以任何方式传递信息,如传
8、递纸条,用手势表达,使用暗语等。6.赛场内禁止喧哗,不得有影响其他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7.爱护赛场提供的器材,不得移动赛场内台桌、设备和其5他物品的定置,不得故意损坏设备和仪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8.比赛过程中,不得与非同组选手讨论,不得旁窥其他选手的操作。9.有事应先举手示意并与裁判人员协商,尊重裁判人员的意见。10.参赛选手应在赛位的计算机上规定的文件夹内存储比赛文档。11.比赛过程中,选手因个人误操作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时,裁判长有权中止该队比赛;如非选手个人原因出现设备故障而无法比赛,由裁判长做出调整(调
9、换到备份赛位或调整至最后一场次参加比赛);如裁判长确认设备故障可由技术支持人员排除故障后继续比赛,排除故障时间不计入比赛用时。12.参赛队需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由裁判员记录比赛结束时间。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13.选手须按照要求提交比赛结果,配合裁判做好赛场情况记录,并与裁判一起签字确认,不得拒签。14.竞赛结束后选手应先到指定地点,待工作人员宣布竞赛结束,方可离开。15.比赛过程中,选手如有比赛任务不能自行完成,可以提出弃权,由技术保障人员帮助完成。弃权部分不得分。16.不乱摆放工具,不乱丢杂物,完成工作任务后应清洁赛位,工具,线头、废弃物品等不得遗留在赛位上。1
10、7.文明用语,尊重裁判和其他选手。18.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指导、帮助参赛选手。619.比赛过程中,除参加当场次比赛的选手、执行裁判员、现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现场;比赛结束后,参赛人员应根据指令及时退出比赛现场。20.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 15 分钟提醒选手。裁判长发布比赛结束指令后所有参赛队应立即停止操作,按要求清理赛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21.参赛选手须经现场裁判员检查许可后方能离开赛场。选手不得将竞赛任务书、图纸、草稿纸和工具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赛场。(三)成绩评定及公布1.组织分工在赛项执委会的领导下成立检录组、裁判组和仲裁组。(1)检录工作人员
11、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进行点名登记、身份核对等工作。检录工作由赛项承办院校工作人员承担。(2)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 。裁判组设裁判长 1 名,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问题。(3)裁判员根据比赛需要分为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加密裁判负责组织参赛队伍(选手)抽签,对参赛队信息、抽签代码等进行加密,加密裁判不参与评分工作。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评定参赛队的现场得分。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选手)的比赛任务完成、比赛表现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定。(4)仲裁组负责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仲裁申诉,组织复议并公布复议结果。2.成绩评分(1)结果评分评分
12、裁判依据赛项评价标准对参赛队伍提交的竞赛作品进7行评判。(2)抽检复核为保障成绩统计的准确性,执委会对赛项总成绩进行抽检复核。错误率超过 5%的,则认定为非小概率事件,裁判组需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七、申诉与仲裁(一)申诉1.参赛队对不符合比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2.申诉应在比赛结束后 2 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如实描述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3.仲裁组
13、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告知申诉方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应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应说明理由。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结果的,可向比赛执委会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二)仲裁赛项设仲裁工作组和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提出的仲裁申诉,在接到申诉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公布仲裁结果。仲裁委员会裁定为最终裁定。八、赛项安全(一)所有人员不得在赛场内吸烟。对不听劝阻者,责令8其离开比赛现场并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处理。(二)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和移动竞赛
14、场内的任何设施设备(包括消防器材等) ,工具使用后放回原处。(三)选手在竞赛中必须遵守赛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合理地使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具,出现严重违章操作加工设备的,裁判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终止比赛。(四)参赛校在选手竞赛前应提前开展安全教育。竞赛中如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报告。(五)参赛选手不得触动非竞赛用仪器设备。(六)参赛选手入场应身穿赛事比赛指定服装。穿工装裤和绝缘鞋,佩戴安全帽,并购买意外伤害险。赛事指定服装和安全帽由支持企业提供。工装裤和绝缘鞋不允许出现院校名称及其他与院校有关的标识。九、大赛违规处理规定(一)发现参赛选手不符合报名规定条件的、冒名
15、顶替或弄虚作假的,报经大赛组委会核实批准后,一律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并通报批评。(二)参赛选手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其相应比赛成绩计为零分:1.比赛期间违规透漏选手或其单位任何信息者;2.在比赛现场内与他人(队)交头接耳,或有偷看、暗示等作弊行为者;3.比赛期间使用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者;4.裁判根据大赛要求宣布比赛结束后,仍继续作答或操作者;95.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扰乱竞赛秩序,影响比赛进程,情节恶劣者;6.其他违反大赛规则不听劝告者。(三)参赛选手不当操作造成竞赛仪器设备损坏,视情节由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参赛选手不当操作非竞赛仪器设备损坏的,由当事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并通报批
16、评;恶意破坏仪器设备的送交司法机关处理。(四)各代表队非参赛人员违反大赛纪律,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五)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裁判员、工作人员,由各项目裁判长报经组委会核实批准后,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取消其裁判资格,通报所在单位,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六)非大赛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一律不得超越赛场指定的安全范围,不听劝阻造成后果者,追求其责任,并对其所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七)各参赛队(选手)须按照大赛规定和赛题要求提交竞赛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除大赛规定的填写信息外,不能出现其他任何信息,否则视为作弊,取消相应赛项的成绩。(八)参赛队(选手)参加实践操作比赛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裁判员报告,由裁判员协调处理。未执行有关安全规程而造成不良后果,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对选手未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违章操作行为,裁判员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酌情扣除选手实践操作成绩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