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晨颂的教学随笔晨颂的重要性,相信我不 说大家也都知道,接下来就 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 这个晨颂的教学随笔吧。每天利用晨 诵课 15 分钟学一篇日有所 诵,到学期末正好把日有所诵上完每一篇日有所诵都要求学生能 够背诵,较简单 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在 15分钟晨诵课内完成背 诵,较复杂的内容,需要学生晚上回家背 诵。每天在学新 课之前,先 让学生齐背一遍前一天所学的日有所 诵,然后花 3 分钟左右的 时间抽查学生背 诵 。有 时候是开火 车背诵,有 时候是指名背 诵 ( 大多数是指名后 进生背诵 ),对于学生的背 诵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 时在班上划分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大约有 4 个成员
2、,安排了学 习组长 ,要求每天利用 课余时间找组长背诵前一天所学的日有所 诵,我也会利用 课余时间抽查学生的背 诵情况。我认为日有所 诵的文章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 1、内容的 动作性比 较强,课文内容适合学生加上 动作朗读、背 诵,加上 动作之后,学生很容易就能背下来。2、如果只是我 讲解,内容不容易理解, 讲解内容的 时候适合借助 图片,低段学生基本没有抽象思 维,形象思 维比较发达,我 经常借助 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有助于理解、背 诵。 3、内容适合学生拓展,这样的文章可以 让学生接着 创编,争当小 诗人。在日有所 诵教学中,我也定期 举行日有所 诵背诵比赛,每组 4 人,随意抽一篇文章
3、,如果组中的 4 个成员都会背 诵,且能 够正确、流利地背 诵,这一组就被评为优秀小 组,以此来激 发学生学 习日有所 诵的兴趣,鼓励学生背 诵日有所 诵。日有所诵的朗读形式多 样化,要把日有所 诵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 联系,不能脱离生活这个大环境日有所诵中的很多文章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快 乐中学习。1、让学生在日有所 诵中认识汉 字,扩大学生的 识字量。2、让学生读儿歌,喜 欢读富有童趣的 课文,激 发了学生 阅读的兴趣。3、让学生创编,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 维,激发了学生 创作的兴趣。4、拓展了学生的 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 识面。1、比赛的次数 较少。2、没有真正把日有所诵当课上。3、日有所 诵
4、的一些 讲解没有与孩子的生活 实际相结合,学生只是会背 诵,可能 对意思的理解不 够透彻。1、把日有所 诵课当成真正的 语文课来上, 认真备课 。2、提高 对日有所 诵重要性的 认识,正确看待日有所诵这门课 程。3、定期开展背 诵比赛,评选 “背诵 大王 ”,激 发学生学 习日有所诵的兴趣。4、把日有所 诵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晨诵开启每一天的快乐- 参加晨 诵专题 培训心得星期四的早晨,我有幸参加了汉滨区新教育晨 诵专题 的培训,活动由新教育 实验校培新小学主 办。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茅塞 顿开,受益匪浅, 让我再次领略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之所在。我们首先观摩了培新小学各个年 级的晨诵
5、课。当我听到 “早安,老 师,早安,同学 们 ” 一首首 亲切而又温馨的开启 诗在校园 荡漾时,蓦然间我发现晨诵原来是一种 这么美好的氛围,一股暖流油然而生 ;当我跨 进教室,目睹到孩子 们尽情地朗 诵着各式各 样的诗歌时,我想到了新教育中的一句 话: “让每一首 诗都成为一粒小小的种子,每一天早晨 让它悄无声息地埋在孩子 们的心中。 ”是呀, 这些美好的种子定会生根、 发芽、开花,直到孩子 们长大定会 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 这些,正是我 们现在教育可望而不可及的。下 课铃响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座位,那种意犹未尽的表情激励着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 带领着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晨诵吧!让晨诵
6、开启每一天的快 乐;让晨诵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 阅读的窗口 ;让晨诵在孩子 们的心田播下智慧的种子, 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晨诵课后我们满怀 期待, 观看了培新小学 读书银 行的成立 仪式。当全校学生 举起手中的阅读存折时,那种书香满园,徜徉 经典的恢弘气 势高涨全场。一个个幸福洋溢的孩子似乎全是一个个精神富翁。我深深地体味到:孩子们手中的存折会随着读书的历程一天天填满,那将会 储存下一生中多么可 贵的精神 财富,这种激励 远远超过了任何物 质奖励。新教育倡导的 “让阅读 成为一种 * 惯 ”,是 对国人的一种 唤醒,是一种唯美的教育境界。随后,我 们又聆听了培新小学三位教 师的 “晨诵 ,我
7、们与黎明共舞 ”“生日 赠诗,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晨诵庆 典,精彩 绽放校园 ”的 专题讲 座。每位老 师的讲座都深深的触 动了我,我才发觉 原先我 们 所 的晨诵实 在是上不了台面,最多是教 师带领 学生在早晨最美的 时 光中朗 , 常要求学生机械性地反复朗 读 ,直到背 诵 ,太重于功利化了,将那些美好的 诗文扭曲成了一个个生硬的字符, 塞 学生, 这 在孩子 的心中能感受到 诵读 之美 吗?当然不会,孩子 会 认为 是在完成背 诵这 一硬性任 ,何来 乐 趣而言呢 ?听完 讲 座,一个想法不断地再次冲 击 着我的内心:校园内,教室里,快 乐 无 不在,只是我 大部分教 师 没有改 心
8、,缺少 发现 美的眼睛。我 教 的确应该 改 自己的行走方式,更新理念。教 不能成 , 永 没有学生的成 长 ;教 如果不快 乐 ,那永 远 没有学生的快 乐 。 教育成 一种快 乐 完整的幸福生活,就从教 师 的改 变 开始吧 !不要只做表面文章,要脚踏 实 地,就从晨 诵 做起吧 !每天清晨,当旭日的光 辉铺 面 桌,和着 鸟鸣 ,不妨同孩子 一起用来自内心的声音 诵读诗 歌,走 进诗 的意境,去 领 路 歌的语 言之美, 让 晨 开启每一天的快 , 不是一种美好幸福的教育生活。今天下午我 们 学校所有 文老师 在会 室举 行了一 以诵读 ,为 人生奠定底色 为主 的教研,在教研 过 程中
9、,我受益匪浅。在教研中,三位展示 课 的老 首先进 行了交流和展示,他 们 三位老 师 不同的引 领风 格让认赞叹 ,接着由各位 语文老 师说出了他 的 讲课亮点,其中, 聪聪老 师这节课 是 我印象最深的一 节课 ,他很用心,并且大胆地 新,以独特的教学 风 格 述春天,她以歌曲和律 操在老师 的 下让 学生全部 动 起来开启晨 诵课 ,激 了学生的晨 诵热 情,然后复 习 旧 之后,学 习 春天 首 的 程中先 让 学生一起 然后 学生 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并以 笔画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很新 颖 ,另外, 学生感受 应该 以那种心情和 语 气去 。整 晨诵课给 了我很大的启 发 。泳男老 师
10、 的欢 迎小雨点以 读 和演相结 合的方式调动 了低端孩子的 诵读热 情,俊杰老 的 , 妈妈 的 爱 首 很 切, 我很感 。 合三位老 师 的 ,联 系我 班的晨 诵课 ,取长补 短。我也会在教学 时间 和学生的 诵读质量上多下功夫,特 别是有些同学拖音, 读书没感情,不注意小 节与小 之 的停 顿, 速 快等, 针对这 些问题 我也会慢慢地 正。俗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 难买 寸光阴 ”。我 们 学校就利用早 的时间 来晨诵 , 我 收 了不少,也 让 我 懂得了很多,更 让 我 增 了 古 的理解和 展。在 晨 期 ,我们读 、背了不少好 其中,像 书 湖阴先生壁、岳阳楼 、 零
11、丁洋、 龟虽 寿、秋夜将 晓 出 凉有感 都 人 难 以忘 。但是, 我最印象深刻的 还 是这 一首诗 望湖楼醉 【北宋】 苏 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 风 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每回有感情地朗 读这 首诗时 ,我都仿佛身 临 其境,和 诗 人一起感受那磅礴气概。刚开始时,天上 乌云密布,像是不知 谁打翻了墨水瓶一 样,到处乌 黑一片。不一会儿,就下起了 倾盆大雨,持 续了一段 时间后,忽然雨后天晴,白雨跳入了船中以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一 阵风吹过以后,就把 乌云吹散了。 这时的望湖楼下,波光 闪闪,异常亮眼。从这首诗中,我感受到祖国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神奇景象,和那
12、诗人的磅礴气概。今天是周三,按照惯例,早自 习是晨诵,这学期我班晨 诵的内容我 选择的是 诗经,虽然诗经难读,诗句也不容易理解,但是我选择诗经就是让学生在 诵读中品读我国文学史上的精 华,感悟我 们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有三天早自习练习诵读 ,有时候每周只能 进行一首 诗练习 。在 诵读中不仅要解决 难懂的字, 还要帮助学生理解 诗句的大概含义。无形之中 给诵读 增加了很多的困 难,但是学生 们的热情非常高,特 别是分角色朗 读时,爱朗读的孩子 们都挣着抢着领读,生怕自己被落下,失去展示自己的机会。因为这一活动进行了两年了,但是朗 读稍微差一点儿的学生 们就是不敢表 现自己,就是怕同学 们嘲
13、笑,特 别是王静茹 这个孩子,在集体 诵读时,不仅声音动听,而且表情丰富, 总是能随着诗句的节奏表现自己。 记得有一次,我看她表 现的这么好,就 让她到黑板前面 给全体同学做示范,可是她走到黑板前就是 满脸通红、扭扭捏捏, 说什么也 张不开嘴。 问其原因,就是害怕。没有 办法,只有 让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今天又要 让学生们领读 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我规定领读过 的学生不允 许再领读了,让没有领读的学生 进行领读。当没有 领读过 的学生 举起手来 时,我看见王静茹也把手 举得高高的, 这让我想去 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来,半学期过去了, 这个孩子有胆量领读吗 ?带一着试试看的心情,我 让王静茹按照我的指导试一试,当王静茹的朗读声在教室里响起来的 时候,我惊 讶了!王静茹朗 读的太好了。短短的半学期,这个孩子变化真是大,是什么 让她有如此大的 变化呢 ?我想:她的 变化和我 们每天都在 坚持的诵读分不开的。在诵读中学生 们感悟的不 仅仅是诗句本身的内容,更多的是学生们在诵读中提升了气 质、丰富了自身的、增加了自信。在 诵读中锻炼了胆量,但愿班 级有越来越多像王静茹 这样的孩子通 过诵读发 生翻天覆地的 变化,让书香永远伴随着孩子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