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人教新资料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控 3单元知识网络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是A.B.C.D.解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扩大海外贸易,增加资本积累。B 项是社会根源,D 项是直接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 C2.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是A. 非洲 B.C.美洲D.解析: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奢侈品如香料、瓷器等主要来自东方如中国、印度尼西亚等。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3.
2、以下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经过印度洋的有A. B.C.D.解析: 哥伦布的远航只是在大西洋上。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为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及大西洋。 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为从欧洲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达伽马的航行路线是从欧洲出发,沿迪亚士的航线继续前行,到达了印度。 故迪亚士和哥伦布的远航没有经过印度洋。正确答案为C答案: C4.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B.C.D.解析: 16 世纪,世界历史进入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正是答案: CC5.A.B.C.D.解析: 葡萄牙开辟的新航路是向东, 故葡萄牙的殖民地多数在东方。是向西,
3、故西班牙占领的殖民地多数在西方,即南北美洲。故正确答案为答案: A而西班牙开辟的新航路A6.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 ,这里的“商业革命”的含义是A.B.C.D.解析:“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美洲所特有的一些农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等,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正确答案为 B答案: B7. 以下有关荷兰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B.C.D.答案: D8. 以下关于英国海
4、外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英国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 拓展殖民地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为争夺殖民地提供了武力后A. B.C.D.解析: 是英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是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措施;是英国进行答案: D9. 英荷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B.C.D.解析: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 ,主要靠贩运世界各地的商品来赚取利润。因此,荷英矛盾激化,引发战争。答案: C10. “最信仰基督的国王陛下将对以下各地的全部权利割让并保证交给不列颠国王陛下,即加拿大及其
5、所在属地,以及布雷顿角岛和圣劳伦斯河。”根据上述和约内容判断A.B.C.D.解析: 英国、法国在海外扩张的激烈争夺中,多次发生战争,以“七年战争”为最重要。最答案: B11. 以下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B.C.18D.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于 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 18 世纪末开始向欧美扩展。它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它虽然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但是它并没有使世界迅速实现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只是在欧美主要国家中的地位确立下来。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 B12.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A. 圈地运动结
6、束B. 君主C.“日不落帝国”形成D.解析: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实力大大增强,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在英国国内,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生产方式。确立了资故正确答案为 D答案: D13. 对于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包括A.B.C.D.解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 19 世纪中期。它的形成是通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等途径完成的。而亚非拉地区的落后不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原因,它们是被动卷入世界市场的。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14. 以下关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解析
7、: 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在美洲,而不是亚洲; 它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是开拓海外商品市场;颁布实施航海条例的是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故正确答案为项。答案: D而不D15.(19 20 世纪之交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B.C.D.解析: 此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中心点是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是世界性的。 “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是指通过两次工业革命, 原来的民族本身的经济基础 重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
8、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并逐渐瓦解。这句话还是强调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故正确答案为D 项。答案: D1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A. B.C.D.解析: 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 A17.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A.B.C.D.垄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条件。经比较可知, A、C两项是客观因素, D 项是第二答案: B1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以
9、下历史现象有着密切关系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A. B.C.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胜利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条件。而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 C19. “不断扩大商品的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这些工业品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对这段话的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B.C.资产阶级致力于开拓D.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不断扩
10、大商品销路的需要”说明资产阶级致力于开拓商品市场, “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料的获得伴随着殖民掠夺,成本不可能大大提高。A答案: A20.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A.B.C.D.解析: 首先,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次,这个体系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一类是剥削和掠夺广大殖民地、附属国和不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另一类是被剥削、被掠夺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但这个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题 9 分,共 40 分4 小题,第21 题 9
11、分,第22 题11 分,第23 题11分,第2421. 阅读以下材料:19 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 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 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 亚麻和铁矿石。 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 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 往各国。 所有的布匹都按我 的款式制造,原料 来, 又将 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并使之符合人 需要;我 的船只 着 种按照自然法那么,用原料 制成品1 19 世 上半期,英国在国 分工中 于
12、什么地位?3 分2英国的 种国 地位是怎 形成的?3 分3随着工 化在欧美的 展, 种国 分工格局会 生怎 的 化?3 分解析: 此 主要考 史知 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 英国政 家的 述,我 可以看出英国在当 世界上的地位:英国吸收世界各地的原料,把 些原料制成工 品,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地 售。英国只是起到了一个“加工 ”的作用,即“世界工厂”的地位。回答第2 ,要注意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形成的几个要素,即工 革命完成,生 力大 展;殖民地广 ,原料来源和商品 售市 多;最早确立 本主 制度等。回答第2 ,要注意 干中“国 分工格局”一 。国 分工格局是指在国 的生 和 售中,每个国家所 的地
13、位。第 3 上是指以后英国国 地位的 化,即随着第二次工 革参考答案: 1 19 世 上半期,英国成 “世界工厂” , 其他国家提供工 制成品,消耗它 的原 2首先, 英国于 17 世 早 行 革命,确立了 在国内的 治地位。其次,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 , 有广 的殖民地。第三,英国于18 世 中期率先 行工 革命, 193随着第二次工 革命的 行, 英国之后,一些新 的 本主 国家在工 迅猛 展22. 以下材料一: 由于 易商、 教士和殖民主 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 和种植园 的 展 不熟 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 最初企 奴役美洲的
14、印第安人,但他 一般 以管理。 个 在16世 由于非洲黑人的 入而得到了解决。材料二: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 中拿不出一大捆 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 的人 几内 的 都 趣 厚。 真是一股浪潮, 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 取百分之百的利 并不稀罕。有 一次出航得 利可达百分之三百。1737年,“活 ”号 船首次出航,装 了价 1307 英 的 物,它返回到利物浦 ,运来了殖民地的 品和 3080 英 的 支票。其中 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 算在内。材料三: 1762 年,皇家非洲公司 得英王特 ,很快就成 西非黄金和奴隶的最大 主。但是由于英国同荷 争相向非洲人出
15、售武器 , 争十分 烈, 人武器很快在某些森林国家中 散。 多非洲国家的首 来 , 掠和 奴隶成了一种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干的事。 如果他 拒 干,欧洲就会向他 的 手提供武器, 些武器可能被用来 掠他 的臣民 奴。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殖民者 运黑人奴隶采用了“三角 易”的方式。在“三角 易”航程中,运奴船装有大量黑人航行的航程是 2 分A. 欧洲到非洲B.C.美洲到欧洲D.2 3 分3根据材料三,英国在西非掠买黑人奴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3 分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奴隶贸易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3 分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黑奴贸易的状况以及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首先回答第1问时,要理解
16、 “三角贸易” 的内容。殖民者从欧洲到非洲运送的是工业品和手工艺品,此即“初程”;到非洲后,用这些工业品换取黑奴,从非洲运往美洲,此即“中程”;到美洲后,卖掉奴隶,换取当地的原料和黄金、白银等,运回欧洲,此即“终程”。经过这些航程,贩卖黑奴的赢利很高,达到百分之几百。回答第2问时要明确,奴隶贸易的兴起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大量被屠杀, 美洲缺乏劳动力有直接关系。奴隶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促参考答案: 1 B 2原因:殖民者采矿业、种植园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需要。动机 3 423.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
17、掠夺使世界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末 20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实现环球航行的是谁?我们可以从这些航海家的身上学习到什么? 3 分2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 分3两次工业革命促使哪两个时代的到来?2 分4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3 分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从新航路的开辟到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过程。通过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经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回答第2问时,要了解其实质上要求答出资本掠夺的负面作用以及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回答第 3问时,两次工业革命主要促进
18、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第4问要求答出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首先是殖民者的殖民扩张,随之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 资本的流通,参考答案: 1 2殖民扩张和掠夺为殖民者积累了原始的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资本主义国 3 424.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完成以下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3 分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们各有什么影响?3 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之处?3 分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属于对历史问
19、题的分析及概括能力。回答第 1问时, 可以从两次工业革命后的时代名称得出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蒸汽时代,故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发明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是电气时代,故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发明是电的发明和应用。回答第2问时,首先必须理解“经济组织形式”的含义, 其次再答其影响。 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是大企业、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组织和垄断组织。回答第3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时, 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比较:科学与技术是否真正结合;首先发生参考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是“万能蒸汽机”的制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
20、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它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大企业、 国际联合企业、 跨国公司等新型的经济组织及垄断组织。 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该国的经济命脉,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其他国家进程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规模大, 发展迅速;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多为经验丰富的工人和技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多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