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宏观习题选集1.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34255 上传时间:2021-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习题选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宏观习题选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宏观习题选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宏观习题选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宏观习题选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宏观经济学习题选集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民收入帐户对于下列哪一项特别有用A.获得可用性资源的信息B.测度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整个经济和经济的某一部分的影响C.预测政府特定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影响D.以上各种说法都对E.以上各种说法都不对2.在考察一个民族 (包括人力和非人力的)全部财富时 ,下列哪项不应包括进来A.国家公路B. 海洋中的鱼C.某一公司股票的所有权D. 一个大的发电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从理论上 ,在一特定时期内是 ,通常都不采用这种方法, 因为 : ,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应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该时期的国民收入.但A.这将使总收入数值比已有的大得多B.消费者将不得

2、不因为他们收入统计的增加而多付个人所得税C.要确定每一时期这种服务的合理的,精确的数字几乎不可能D.这将导致重复计算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4.公共部门的产出A.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B.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C 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他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D.是可分的 ,因而可以单个售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5.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6.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DP 的特征 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 它没有计

3、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7.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 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8.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E.以上各项都不是9.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A.国民收入B. 国内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E.以上各项都不可得到10.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A.社会保险基金B. 公债利息C.公司收入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E.以上各项都不是1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伍军人津贴B. 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E.以上答案都不对12

4、.1955 年的GNP 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 亿元 ,1965 年的 GNP 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 亿元 ,相当的价格指数1955 年为91,1965 年为111,那么 ,1955 年与1965 年的GNP 实际值 A.保持不变B. 增长约 40%C.增长约70%D.增长约 90%E.增长约 20%1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内生产净值B. 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内生产总值14.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 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购买 40 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 购买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15.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度,G

5、DP 的基本缺点是A.它测度的是一国的生产而非消费B.它不能测度私人产出总量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D.它不能测度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6.已知 :消费额 =6 亿 ,投资额 =1 亿 ,间接税 =1 亿,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 亿 ,出口额 =2 亿 ,进口额=1.8 亿 A.NDP=8.7亿B.GDP=7.7 亿C.GDP=8.7亿D.NDP=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7.已知 :工资额 =10 亿,消费额 =9 亿 ,利润额 =3 亿 ,投资额 =2 亿 ,出口额 =3 亿,进口额 =2 亿,所得税 =2 亿 A.GDP=12亿B. 政府预算有1 亿的赤

6、字C.政府预算有1 亿的盈余D. 储蓄额 =2.5 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8.在 SNA 体系中 A.一个未发行债券的政府比一个发行债券的政府富有B.政府债券不算作经济财富中的一部分C.拥有未分配利润的公司比没有为分配利润的公司富有D.政府可以通过从人们手中借入更多的钱而使其更富有, 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它们的资产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9.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20.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 ,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 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

7、300 亿元 .这样 ,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500 和 200 亿元B.2500 和2200 亿元C.500 和 300 亿元D.2300 和 500 亿元E.以上结果都不对2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 GDP 的政府支出是指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2.所谓净出口是指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NP 减出口E.GNP 减进23.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 等于 。A 消费 +投资;B 消费 +投资 +政府

8、支出;C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D 消费 +投资 + 净出口。2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 直接税;B 净出口;C 间接税;D 折旧。25.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增加值法。26.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 消费 +投资 + 政府支出 +净出口;B 工资 +利息 +地租 +利润 +间接税;C 工资 +利息 +中间产品 +间接税 + 利润。2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 GDPB NDPC NID PI。二、填空题1()是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用货币表示

9、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2国民生产净值是国民生产总值与()之差。3四部门经济包括()、()、()、和()。4消费是指()。5()是指生产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物品的行为。6储蓄是指()。7总投资等于()和()之和。8某个部门的(),是它的产出减去他在生产过程中向别的部门购买的投入品价值之差。9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可以使用()和()两种方法。三、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2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3存货投资4实际国民生产总值5国民收入四、问答题1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2现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有哪些缺陷?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何重要作用?4储蓄 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

10、于计划的投资?五、计算题教材 P438-439:4、5、 6、7、8 题。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A 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 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 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 消费下降,储蓄下降。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增加;C 储蓄增加;D 利率提高。3线性消费曲线与45 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 自发性消费;B 总消费;C 收入;D 储蓄。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 边际消费倾向;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 平均消费倾向;D 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

11、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A 大于 1 的正数;B 小于 2 的正数;C 零;D 等于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A 大于 1 的正数;B 等于 1 小于 1 的正数;C 零;D 等于 1。7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8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 亿元,投资为400 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A 770 亿元;B 4300 亿元;C 3400 亿元;D 7000 亿元。9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B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C 边际

12、消费倾向为0.4;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3。10投资乘数等于()。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 )的倒数。11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 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 ,增加 100 亿元投资将使经济()。A 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B 出现 50 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C 出现 200 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D 出现 50 亿元的紧缩缺口。12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 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 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0.9 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A 500 亿元;B

13、 50 亿元;C 10 亿元;D 30 亿元。13若净投资大于 0,则资本存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14政府支出乘数()A 等于投资乘数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C比投资乘数小 1D 等于转移支付乘数15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税收乘数值为()A 5B 0.25C -4D 2E-116政府购买乘数 K G、转移支付乘数K TR 和税收乘数 K T 关系是()。A KG K TK TRB K T K TR K GCK TR K G K TD K G K TR K T17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是由于()A 物价水平上升B终产品与劳务增加C失业率上升D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二、填

14、空题1消费函数表示()和( )之间的函数关系。2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支出(),消费函数在图象上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3平均消费倾向表示()和()之比。4()表示消费支出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5储蓄函数表示()和()之间的函数关系。6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储蓄就(),储蓄函数的图象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7()表示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比。8边际储蓄倾向表示()。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支出乘数和消费支出乘数就()。10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及同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相比,(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 )次之,( )最小。三、名词解释1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2消费函数

15、3平均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5投资乘数四、问答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3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4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五、计算题教材第十三章P473:第 10 题和第 11 题。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选择题1 IS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 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2 IS

16、曲线表示()。A 收入增加使利率下级;B 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C 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D 利率下降使收入减少。3一般地说,位于IS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 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 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4、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 曲线()。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保持不动;D 斜率增大。5在萧条时,如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各个可能利率上的国民收入()。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6若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则 IS 曲线()。A 横截距增加;B 横截距减少;C 纵截距增加;D 纵截距减少。7

17、 IS 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A 过剩;B 短缺;C 均衡;D 过剩或短缺。8 LM 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A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 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9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A 为正;B 为负;C 为零;D 可正可负。10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A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攻击的非均衡组合。11货币供给量

18、增加使LM 曲线右移,表示()。A 同一利息率水平下的收入增加;B 利息率不变收入减少;C 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利率息率提高;D 收入不变利息率下降。12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大;B 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小;C 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D 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13在IS 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A 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 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C 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D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14 IS 曲线左下方、 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

19、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15 IS 曲线右上方、 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16 IS 曲线右上方、 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小于求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小于求。17 IS 曲线左下方、 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18价格水平上

20、升时,会()。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 曲线右移; 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 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 曲线右移; 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 曲线左移。19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 美元,会使 IS ( )。A 右移 10 美元;B 左移 10 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20如果净税收增加 10 亿美元,会使 IS ( )。A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21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21、)。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22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 ,货币供给增加10 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 右移10 亿美元;B 右移k 乘以10 亿美元;C 右移10 美元除以k(即10/k);D 右移k 除以10 亿美元( k/10 )。23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时,有可能()。A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C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B 利率上升,收入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二、填空题1货币是()。2货币

22、有下述功能:()、( )、( )和()。3流动偏好是指(),也称为货币的需求。4货币的需求动机取决于()动机、()动机和()动机,在这些动机下形成的货币需求称为( )、( )、( )。5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资余额主要取决于()。6流通中的货币即通货包括()和()。7利息是由()和( )决定的。8流动偏好曲线表示()和( )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9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它不受利息率的影响,因而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线。10流动偏好曲线和货币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水平。11在流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在图像上表现为货币供给曲线()移动,均

23、衡利率趋于( )。12投资需求曲线表示()和( )之间的关系,它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13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表示()。14()反映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15流动性陷阱表示()。三、名词解释1投资需求函数2 IS 曲线3流动性偏好4 LM 曲线5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四、问答与简述题1为什么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2简述 IS 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3简述 LM 曲线所描述的宏观经济含义。4运用 IS-LM 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5运用 IS-LM 模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与变动。五、计算题教材 P510 第 5、 6、7 题和 P511

24、 第 8、 9、 10 题。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选择题1.货币供给增加使 LM 右移m/k,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 的移动量 ,则必须是 ( )。A LM 陡峭, IS 也陡峭;B LM 和 IS 一样平缓;C LM 陡峭而 IS 平缓;D LM 平缓而 IS 陡峭。2下列( )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 LM 陡峭而 IS 平缓;B LM 垂直而 IS 陡峭;C LM 平缓而 IS 垂直;D LM 和 IS 一样平缓。3政府支出增加使 IS 右移G kG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LM 平缓而 IS 陡峭;B LM 垂直而 IS 陡

25、峭;C LM 和 IS 一样平缓;D LM 陡峭而 IS 平缓。4下列()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5“挤出效应”发生于()。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 对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 所得税的减少,提高警惕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6在凯恩斯区域内,()A 货币政策有效;B 财政政策

26、有效;C 财政政策无效;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7在古典区域内,()。A 货币政策有效;B 财政政策有效;C 财政政策无效;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8 “双松政策 ”使国民收入()。A 增加较多;B 增加较少;C 减少较多;D 减少较少。9 “双紧政策 ”使利息率()。A 提高;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10 “松货币紧财政 ”使利息率()。A 提高很多;B 提高很少;C 下降很多;D 下降很少。二、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2 货币政策3 挤出效应4 凯恩斯主义极端5 古典主义极端三、问答题教材P534:第9、10、11 题。四、计算题教材P533-534:第3、6、7、 8

27、 题。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选择题1财政政策()。A 涉及政策支出和税收水平;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C包括最低工资安排,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2财政政策是指()。A 政府管制价格的手段;B 周期性变化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平衡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3根据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 尽量增加政府税收;C实现充分就业;F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4自稳定器的功能()。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 推迟经济的衰退。

28、5()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 累进税率; B政府开支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多收多支,少收少支;E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F 农业支持方案。6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A 经济衰退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B 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C经济高涨时应增加政府开支提高税收;D经济衰退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税收。7如果目前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 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出。8若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在短期内将导致()。A 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 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

29、不确定9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总收入小于总支出,这可被认为()。A 投资大于储蓄;B 储蓄大于投资;C税收已上调;D 税收与支出相等。10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1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12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税收13通货是指()。A 铸币、纸币;B 储蓄存款;C 活期存款;D 定期存款。14下

30、列哪种情况是M2 的一部分而不是M1 的一部分()。A 活期存款;B 储蓄存款;C 旅行支票;D 其他支票存款。15银行创造货币的做法是()。A 出售自己的部分投资证券;B 增加自己的准备金;C 把超额准备金作为贷款放出;D 印刷更多的支票。16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 法定准备金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17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 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B 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C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D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18当法定准备金为20% ,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 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

31、造的货币总量为()。A 20000 货币单位;B 80000 货币单位;C 15000 货币单位;D 60000 货币单位。19公开市场业务是指()。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 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C 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0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A 增加和利率提高;B 减少和利息率提高;C 增加和利率降低;D 减少和利率降低。E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1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他的意图是()。A 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B 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C 提高

32、利息率水平;D 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扩大货币供给量以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目的;E 无从所知。22假如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储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将使商业银行的储备()。A 变得过剩;B 增加一倍;C 变得不足;D 维持在原来水平;E 无从所知。二、填空题1政府制定宏观财政政策的目的是消除经济的()缺口和()缺口。2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3财政支出政策是指()。4()政策是指通过改变税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5内在稳定器主要有()、()和()。6按照累进税制度,税收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因而对国民收入的扩张起着()作用。7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福利支出在萧条时期趋于

33、(),从而对国民收入起着()作用。在繁荣时期趋于(),从而对国民收入起着()作用。8 政府的税收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直接向个人征收,称();第三类介于两者之间,如()等等。);一类从商品的交易中征收,称9如果政府只增加支出而没相应的增加税收,或者只减少税收而没相应的减少支出,政府的预算将出现( )。10政府债务的刺激效应是()。三、名词解释1内在稳定器2权衡性财政政策3赤字财政4法定准备率5公开市场业务6再贴现率四、问答题1什么是内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政策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2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

34、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缺点?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五、计算题P576 第 5、 6 题。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一、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A 、政府支出的减少;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C、货币供给量的增加;D 、私人投资减少。2根据 IS-LM 模型,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A 、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B 、名义货币量不变,物价水平下降;C、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增加D、名义货币量与物价水平都不变,政府购买减少3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 支出乘数较小;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大。4总需求曲线()。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回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确定。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 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 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C 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